每年的國慶檔電影,小編都在沖浪第一線,主打一個絕對不錯過,今年也一樣。即使網上都說千萬別看《749局》,但越這么說,小編越好奇:
“749局,難道真的這么難看嗎?”
作為一部國產的怪獸片電影,《749局》自開拍以來就備受期待,更是在上映第一天就拿下票房冠軍,但這種榮光也就維持了僅僅一天,就與#難看#的詞條緊緊鎖在一起了。
咋說呢,《749局》可以說是《上海堡壘》2.0+plus版。
影片一開場用概念插畫、偽紀錄片的手段展示了關于749局的來歷,這一段還真挺有意思的,硬控小編5分鐘。遺憾的是,在小編看來,這也是這部電影最好的部分了……
等故事進入主線,直接斷崖式坍塌。
影片的設定其實很簡單,外星飛船意外墜毀導致里面的怪物被放了出來,又恰好被采礦工人挖了出來。
馬山(王俊凱 飾)因自己父親的基因擁有和怪獸對話的能力,也就是說,馬山就是堪稱“救世主”一般的存在。但749局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對著馬山就是一頓歧視+虐待,硬是把馬山活生生給逼走了。
咻的一下,好幾年過去了,怪物也長大了。一看世界又要毀滅了,749局開始想方設法的把馬山逼回來讓他對付怪物,還配了一堆“特異功能少年團”和馬山一起并肩作戰。中間故事,小編就不細說了哈(主要也沒啥太有價值的點)。
最后的結局毫不意外——好人團隊有人壯烈犧牲,然后戰勝怪獸,大團圓結局。
整部電影無論是站在“人物成長”,還是站在“事件發展”上其實都很難找到一些值得可以推敲的邏輯,似乎是為了悲壯的結局而強行悲壯,讓小編看下來全程都有點如鯁在喉,有一種“這是啥,干嘛呢?”的冒犯感。
如果有人說專門就是為了去看怪物的設定、異能的畫面等,大概率也會有些失望。
雖然《749局》嘗試將怪獸、異能、災難、超自然以及科幻等各種元素呈現在觀眾面前,但堆砌的內容越多,效果越適得其反。每一個元素都只是給人一種淺嘗輒止的觀感,看起來不震撼也不爽。
比如異能的設定,會飛、會用意念挪動物品等,俗套,毫無新意;
各種怪物的樣貌,沒有任何記憶點,不震撼,讓人看了就忘;
諸如此類的原因讓《749局》上映一天后被網友各種吐槽,雖然影院的排片占比仍然在增加,但很明顯場均人次直線減少。
就在前兩天,導演陸川在微博放話:有什么事沖我來,別碰我的演員和主創!
小編覺得陸川說的確實也算句實話吧,畢竟影片搞成這樣,作為唯一的編劇和導演的確得站起來挨打……
不過說句真心的,小編倒是挺佩服陸川導演的。畢竟他在文藝片上也算是略有建樹,咋就這么想不開非得來觸碰一下科幻片呢?
當然,這也倒不是說非要為《749局》找補。
而是有一種中國電影即將走下坡路的悲哀感,畢竟《流浪地球》打開了中國科幻的大門,但一扇大門的背后還有無數扇門,《流浪地球》推開了第一扇門,那第二扇?第三扇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