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繞高原
李成智
第一章:入伍第一年
第九節 分到皮康機務站
汽車開到了我們的連隊,和自己心中想像的完全不一樣。這個地方有些荒蕪,皮康機務站和兵站孤孤兩個單位相靠著,就像一對受苦的孩子依偎著,連個大門都沒有,就是缺個口的籬笆墻。
車子開了進去,有十幾個戰士站在道的兩旁敲著鑼鼓,算是在歡迎我們,我的心中有些寞然和凄涼。望望對面的山,沒有樹木,山上有草和植被,能看到高高的山頂有黑色的點點在蠕動,那是老百姓的牦牛在吃草。我們這面的山是陰山,一年四季太陽光照不到,山上還有樹木,山頂上有積雪,半山坡上有點綴著的杜鵑花。杜鵑是從山腳慢慢向山頂開放的,能一直開到七八月份。
有樹有草,心里多少好受些,我們分來的新兵有十五個。其中河南籍三個:他們是李成智、張志清、靳青山(病故);四川籍十個:他們是余啟根、曾國和、楊順才、袁成章、鄧挺富(病故)、余剛民、何啟忠、馮光劍(病故)、杜發明、廖福祥;還有兩個藏族新兵洪塔和美金。大家暫時住在一起。
連長休假還沒回來,連隊眼下只有副連長和副指導員。指導員蘇慧敏不知犯了什么錯事剛被免職,我們在營里的菜地見過他,別人說是皮康機務站蘇慧敏指導員。有個董排長和徐金元醫生,他們看上去都有二十八九歲了。我們剛到連隊,給我們放了幾天假。這里也沒有洗澡的地方,當天晚上,連隊燒了一大鍋的水,就在一個房子里用盆子弄點熱水兌些涼水,把身上沖沖擦擦,算是洗個澡。
第二天,我和兩個一起分來的輝縣老鄉張自清、靳清山一起,把被罩、衣服拿去河邊洗,順便在連隊周邊轉轉。河離我們連隊還很遠,約有七八百米,我們走過一片灌木叢,前面是個平壩,走到平壩邊緣,河在很深的溝里,離平壩上有百余米,往下有斜斜的羊腸小道能到河邊,這就是全國地圖上能看到的尼羊曲。
河水很急,河面有一百多米寬,河上有個用鋼絲繩棚著木板的小吊橋,對面有老百姓村莊。我們三個人把衣服放在河邊,從吊橋走到對岸,吊橋搖晃的非常厲害,剛開始有些怕,走走蹲蹲,一會兒適應了。三個人在橋面上互相搖蕩,你走我搖,我走你蕩,身體在吊橋上趔趄,真是好玩。在這荒涼的地方,我們也只有慢慢適應了。
(未完待續)
1975年新兵八一營部訓練合影留念
(本文插圖均由作者提供)
- 作者簡介:
李成智:1956年生,1975年入伍西藏軍區通信總站部隊。任過載波技術員,1983年至1985年在武漢通信學院學習。畢業回原部隊。任過司令部作訓股長,營長。1993年轉業至河南孟縣武裝部,先后任過參謀,民兵裝備倉庫主任,1996年回歸部隊任后勤科長。2000年第二次轉業孟州廣電局任副局長,2016年退休。
作者:李成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