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5日晚,新華社發布聲明:“由于越南侵略者屢次對我國進行武裝挑釁,中國邊防軍被迫進行自衛還擊,現已達到預期目的。中國軍隊將會在3月5日起陸續撤回國內。”
幾乎同一時間,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總指揮許世友也接到了中央軍委的電話:“立刻率領部隊撤回到中國境內。”
此時,我軍剛剛拿下越南的“北大門”諒山,在我軍的優勢炮火下,諒山城內到處是殘垣斷壁,負責防守諒山的越軍早已不知去向。
我軍先頭部隊距離越南首都河內只剩下了20多公里,只要許世友一聲令下,我軍用不了半天就能攻至河內城下。但是,作為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將,許世友深知“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這一道理,他命令部隊立即集結,有序向北撤退。
到3月16日,我軍基本已經全部撤回,對越自衛反擊戰一共持續了28天,我軍用一個月的時間向世界展示了守衛領土的決心。
其實許世友在掛帥出征之際曾向中央提交了兩套作戰方案,如果這兩套方案被采納,或許世界歷史將會被改寫。
敢打敢拼的許司令
1981年7月25日,許世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憶了自己的軍旅生涯:“我從戰士到班長,打了十幾次仗,當排長后打了上百次仗,當連長時又打了三百多次仗......”
這還僅僅是許世友在低級軍官階段所參加的戰斗,后來成為軍分區司令、縱隊司令、兵團司令,他打過的仗更是數不勝數,許世友從實戰中學習,軍事指揮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
作為一名從紅四方面軍走出來的老兵,許世友在指揮上繼承了紅四方面軍的作戰特點,強勢力猛、敢打敢拼、不怕傷亡。
解放戰爭時期,許世友又成為了粟裕麾下的一名戰將,粟裕同樣是一名決策果斷,敢于冒險的將領,所以華野非常適合許世友發揮自身的能力。
由此可見,許世友之所以形成如此強勢的指揮風格,不僅與他豪爽的性格有關,也與他所在的環境有關。
假如許世友在抗日戰爭后被劃歸到林彪的東北民主聯軍,以林彪萬事求穩,精打細算的指揮特點,許世友很難取得在華野的成就。
從黃麻起義時的農民軍,到南京軍區司令員,他幾乎坐遍了軍中的每級職位,從單兵訓練到大兵團作戰指揮,許世友可謂是“門兒清”。這也讓他在沒上過軍校的情況下也能從容指揮千軍萬馬。
所以,許世友并非僅僅是蠻橫斗狠的莽夫,在指揮作戰的過程中,他非常善于分析局勢,他也會像林彪一樣善于算計,但卻擁有林彪不具備的魄力。
毛主席曾評價楊成武是“軍中趙子龍”,那么許世友便是“軍中張翼德”,表面上看耿直勇猛,實際上粗中有細。濟南戰役是我軍第一次攻打敵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戰前毛主席曾點名讓許世友來指揮戰斗。
事實也證明,許世友沒有辜負毛主席的信任,在他的指揮下,號稱固若金湯的濟南城只堅守了八天,我軍還活捉了山東綏靖統一總指揮部主任王耀武。
說到濟南戰役,當時華野、中野能征善戰的將領有很多,毛主席之所以點將許世友,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濟南當時是國軍在華北地區最后一個重兵據點,又是我軍第一次正面攻打10萬兵力以上守軍的城市,所以這場戰役的結果至關重要。
濟南戰役不光要勝,取得攻打大城市的開門紅,而且要勝的酣暢淋漓,干凈利落。我軍必須憑借此戰打出氣勢,這樣才能震懾華北地區國民黨的殘余部隊,使其停止負隅頑抗。
所以,并非是其他將領拿不下濟南,只是要想打出“秋風掃落葉”的效果,非許世友這種“狠”人莫屬。
濟南戰役算是許世友的成名之戰,其實在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淮海戰役中,許世友均有不俗的表現,他也成為了我軍最擅長打硬仗、惡仗的將領之一。
新中國成立后,之所以安排許世友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員,其實也是這個原因。
當時南京軍區幾乎囊括了整個東南沿海,國民黨在眾多靠近大陸的島嶼上還留有駐軍,蔣介石試圖讓這些島嶼成為反攻大陸的跳板。所以,南京軍區的戰備等級要遠高于其他軍區,是大陸與臺灣對抗的最前沿。
所以,縱觀許世友的軍旅生涯我們不難發現,此人就是為了打硬仗而生的,他也用一次次戰斗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上世紀七十年代,越軍剛剛趕走了美軍,越軍不僅擁有大量繳獲的美式裝備,士兵大多數也都實戰經驗豐富。
而且鄧小平在戰前就定下了這場戰爭的基調:“有限時間,有限空間,有限規模的懲戒性戰爭。”
所以,與越軍一仗,不光是場惡仗,更是一場速戰速決的戰斗,這對指揮官的執行力、決策力有極高要求,沒有誰比許世友更適合指揮這場戰爭了。
兩個足以讓越南滅國的戰爭
1973年,為了讓我軍高級將領了解全國的作戰環境,中央軍委決定對八大軍區司令員進行對調,許世友與原廣州軍區司令丁盛進行了對調,成為了廣州軍區新任司令。
許世友到任廣州軍區之時,越南戰爭已經接近了尾聲,但我國依然沒有停止對越南的援助,幾乎所有物資都是經廣州軍區運往的越南,一向熱衷于去一線部隊視察的許世友自然對中越邊境的交通、地形了如指掌,這也是鄧小平決定讓許世友擔任對越自衛反擊戰總指揮的另一大原因。
1978年底,中央軍委在北京召開了擴大會議,此次會議主要是為了討論中越兩國的領土糾紛以及對越南的軍事行動。昆明軍區司令楊得志、廣州軍區司令許世友均前往了北京參加會議。
許世友主張:“要打就大打,憑此一戰徹底殲滅越軍的有生力量,以絕后患。”
許世友給出的作戰計劃是:“將重點兵力放在楊得志指揮的西線兵團,西線兵團借道老撾,然后直插越南中部,進入越南境內后一路北上,與東線兵團會合,一舉殲滅越南北部的敵軍。”
許世友不愧是我軍的一員猛將,出手便是大手筆,主要是因為他精準的分析出了越軍防線的弱點。越南發起了侵略戰爭之后,首當其沖的就是老撾,其次才是柬埔寨。
我軍決定對越南進行反擊時,老越戰爭早已結束,越南已經將主要精力放在進攻西南部的柬埔寨上,越南當時在老撾的駐軍只有5萬人,并且基本都是雜牌軍。
只要中央軍委采納許世友的作戰計劃,西線兵團將會如入無人之境,直插越南腰部,越南將會被攔腰切斷,越南北部守軍的撤退路線會被切斷。中央軍委粗略估計,越軍將會損失三十萬人,這幾乎占到了越軍總數的一半。
鄧小平經過慎重考慮后,否決了許世友的迂回包抄計劃,最終采用了東線兵團為主力,正面推進的計劃。許世友感到很不解,詢問道:“明明可以徹底將越軍打殘,為什么非要給他們留一口氣?”
鄧小平解釋道:“我們的目的并不是將越軍打殘,你的計劃天衣無縫,如果給越軍造成這么大的損失,兩國之間的仇恨恐怕要持續百年。而且我軍需要借道第三國,這會牽扯到很多外交問題。”
即便是采用了較為保守的正面推進計劃,許世友依然打出了我軍的氣勢,在我軍的優勢炮火下,越軍在邊境建立的據點瞬間化為粉塵,我軍只用了10天的時間就拿下了高平、老街等地區。
到了2月27日,我軍基本已經控制了諒山以北的所有地區,眼下只要拿下諒山,河內將會暴露在我軍炮火之下,越軍將會無險可守。
3月1日,我軍集中兵力向諒山發起了總攻,作為越南北部最后一道防線,黎筍深知諒山的重要性,于是派遣最精銳的首都防衛軍第308師向諒山增援。
為了阻擋我軍進攻的步伐,第308師不顧國際法的約束,對我軍使用了化學武器。許世友大怒,調集了300多門火炮,在30分鐘之內向諒山城內發射了數萬發炮彈。
許世友特意致電炮兵司令部:“諒山一間房屋也不能留。”
在我軍的猛烈炮火下,第308師損失慘重,3月4日越軍陣地又遭到了我軍兩個師的進攻,第308師殘部不得不撤回河內,將諒山拱手讓予我軍。
由于中國政府在3月5日宣布“預期目的已經達到”,許世友也接到了中央軍委撤退的命令,我軍開始向北有序撤離。然而,黎筍政府卻恬不知恥的對外宣布:“越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已經擊退了中國軍隊。”
許世友忍無可忍,于是向中央軍委遞交了第二套作戰方案。這一作戰計劃更加大膽,相當于是第一套方案的升級版,我軍直接進軍柬埔寨,消滅越軍駐扎在柬埔寨的精銳部隊。
由于北方戰線吃緊,原本進攻柬埔寨的越軍正在向北支援,如果我軍直插柬埔寨,能夠打出出其不意的效果,越軍定會大亂。
但是,中央軍委依然以相同的理由否決了許世友的計劃,部隊依然按照原計劃撤回到中國境內,之后中越邊境便開始了長達十年的兩山輪戰。
歷史或將改寫
近年來,許多影視作品、文學作品都較為真實的展現出了兩山輪戰的艱辛,所以很多人都認為許世友所提出的計劃能夠斬草除根,一勞永逸的解決中越邊境問題,中央軍委當年作出了錯誤的決定。
其實并非那么簡單,通過越軍抵抗美軍的過程我們就可以看出,越軍的韌性遠非朝鮮戰爭時期的“聯合國軍”能比。越南與中國一樣,有著屈辱的近代史,越南人民軍就是在抵抗侵略者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其戰斗意志不比解放軍差。
許世友的作戰計劃或許能消滅90%的越南正規軍,但這會引起兩國之間的民族仇恨,無數越南百姓會化身為游擊隊員,晝夜不停的與我軍對抗。
對越自衛反擊戰發生的時間是2月份至3月份,越南的雨季即將來臨,越南北部原本就地形復雜,熱帶雨林居多,那些山林小路被雨水澆灌后會變得十分泥濘,這將給我軍的后勤帶來巨大壓力。
越南之所以敢于在邊境問題上挑釁中國,其實主要是得到了蘇聯的支持,畢竟中蘇關系早已惡化,蘇聯一直希望利用越南在南部牽制中國。如果中國陷于與越南的全面戰爭,不排除蘇聯向中國出兵的可能性。
從國際環境上看,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交,其他西方國家與中國的關系也有所回暖。
鄧小平也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宏圖,所以這段時間對中國經濟發展來說尤為重要,萬萬不得意氣用事,浪費了這一黃金時期。這也是鄧小平在戰前就提出了“三個有限”的主要原因。
從軍事角度講,許世友的作戰計劃沒什么問題,以當時解放軍的意志,完全有可能讓越南一蹶不振。但軍事終究是為國家服務的,無論是借道老撾還是直插柬埔寨,中國都將不可避免的陷入中越兩國的全面戰爭的泥潭,這對整個國家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結語
對越自衛反擊戰不僅反映出了許世友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也反映出了鄧小平優秀的戰略眼光。
雖說后來中越兩國又在邊境持續了10年的對抗,但對抗強度總體較小,國民經濟的發展沒有受到影響。
曾經的美國令中國抬頭仰望,如今中國已經能夠和美國平起平坐。中國的發展有目共睹,這離不開歷屆領導人英明的決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