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一家車企比小鵬更需要MONA這樣的爆款,也沒有任何一家車企比小鵬更適合MONA。
滴滴折騰多年,完成度極高的達芬奇項目最終以成本價進入了小鵬的產品序列,終于為小鵬補齊了低成本純電平臺的缺失。
持續輸血,持續降本,小鵬終于有了一副正經車企的模樣。降本釋放出來的成本空間使得曾經20萬元產品的智能化配置逐漸下沉,小鵬也終于能進入到20萬元以下這個最大的細分市場施展拳腳。
MONA的火熱同時拉動了整個小鵬的流量。
徹底爬出過往新車供應鏈深坑,M03爆單之余,還激活了主系列的銷量活力,低迷已久的小鵬汽車終于揚眉吐氣了一把。
有點讓人意外的是,上市已經一年多的小鵬G6突然又殺回了排行榜前三。
互聯網時代,流量重要但流量不是核心,真正的核心是產品力。超低的能耗、超快的充電速度和超強的智駕以及安全性,都是G6重新火起來的基本要素,好的產品,會詮釋酒香不怕巷子深。
小鵬MONA M03和小鵬G6的火爆在我看來完全就是技術沉淀后面對市場爆發式的沖擊,只是到時間了,越激烈的競爭越是能體現出“技術流”的強。
不止一位朋友聊過,說小鵬的產品很有前瞻性,哪怕過去一兩年,發現產品力依舊領先,這是非常高的評價了,不止G6是這樣,G9也是如此。
對于小鵬來說,今年3款重磅新車邁出了正循環的重要一步:
從主動剝離雙前角雷達的X9,到通過純視覺將XNGP帶到15萬級市場的MONA M03,再到第四季度首發AI 鷹眼視覺方案的P7+,都遵從著輕雷達重視覺的關鍵脈絡,小鵬層層遞進向著更輕成本、純粹的純視覺方案過渡。
比單一產品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小鵬正借助MONA,在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第二波浪潮中找尋到自己的生態位。
從產業層面來說,一切都有宏觀趨勢的必然性。簡單的來說,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產業要素都在快速地變得更加便宜。
首先是2023年以來動力電池快速而持續的降價,造一輛電動車更便宜了。在這一年,動力電池行業經歷持續全年降價、去庫存,碳酸鋰價格顯著下降疊加產能嚴重過剩,動力電池的電芯價格下降了近50%,從年初的0.9元-1.0元/Wh一路下降到0.4元-0.5元/Wh。電池部分成本的下降,在短期而言,為現有的產品流出了價格下降的空間,使得激烈的價格戰變得難以避免,長期來說,則為下一代產品的規劃提出了挑戰,主機廠想要守住市場的陣地,品牌必須找到新的價值點來說服消費者。
其次是純視覺的端到端實現了技術突破,高階智能駕駛的硬件要求變得更便宜了。首先,純視覺方案在感知端去掉了作為成本大頭的激光雷達,即便在激光雷達價格從上萬元快速下降到3000元級別的今天,攝像頭的成本較激光雷達相比仍是微不足道的。其次,在算力端,純視覺系統處理的是圖像數據,而激光雷達方案除了圖像數據外,還需要處理點云數據。點云數據處理通常比圖像數據更為復雜和計算密集,因此激光雷達方案可能需要更高的算力和更復雜的算法。
電池成本的下降帶來的預算盈余,疊加智駕方案的快速下降,幅度都是奇妙的50%,市場的環境悄然發生了奇妙的變化。
小鵬下注的答案,就是MONA M03,和接踵而至的P7+。
以MONA為起點,小鵬汽車新十年的戰略規劃也更加清晰,那便是由軟件定義汽車升級到AI定義汽車,這背后所支撐的,是小鵬全棧AI體系,以大算力芯片、AI大模型為底座,以小鵬AI汽車為主干,AI機器人和飛行汽車則是重要分支。
而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其實在何小鵬的預判中早已隱藏了答案,即堅持全棧AI技術研發,并全面走向海外市場。
小鵬這家公司,有過低谷,有過春天,更有上萬小鵬人和鵬友一起期待的未來。因為買小鵬的用戶,本就是先鋒派,新銳的年輕人居多,他們一起期待著中國版特斯拉一飛沖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