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兩個月,是資產重新定價的好日子,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大日子
從美國宣布降息,到中國重大政策利好,再到美國大選,為期兩個月的時間,是不是會創造一段歷史我不知道,但我肯定,多半是過往金融史的重復。
中美金融戰暫告一段落。
高血壓戰低血糖,以美國認慫嗑藥結束。美國沒有得到他要的結果,中國兩年多的被動防守,守住了階段性的勝果。
說點本質的話:金融戰打到現在,美國沒有輸,中國沒有贏。
美國是部分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抽走了中國境內及周邊國家的美元,破壞了中國內在“國資-民企-外企”三駕馬車的外貿效應,間接影響了人口就業。
但這一輪幾乎沒有國家倒下。發達國家、強國沒倒,小國也沒倒。
因為都在歸還美元,借入人民幣,而人民幣匯率又在外貿收縮的打壓下艱難挺住了。
美式打法就束手無策。
此外,美國也付出了代價。高利息負擔嚴重,國債難以償還,面臨就業壓力和較嚴重的通貨膨脹。
未來的兩個月,美國步入大選時間窗口,殘酷的大國競賽不得不喊了“暫停”,中國也得到喘息余地。
根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一個國家或經濟體,在制定貨幣政策時面臨的三個目標之間的權衡取舍,稱之為“不可能三角”。
這三個目標分別是: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以及資本賬戶的開放性。一個國家不可能同時實現這三個目標,只能選擇其中的兩個。
中國在“不可能三角”中選擇保匯率和貨幣,資本不開放。
宏觀經濟政策中選擇了保增長和物價穩定(保消費),部分放棄了充分就業。
隨著美國降息,金融戰出現空窗,美帝大選群龍無首,人民幣的反擊則抓住了這次的戰機。
十月份,中國將主持召開金磚國家會議,重點推廣人民幣互換。目前已經明確認可人民幣互換的成員國至少有俄羅斯、阿根廷和南非,巴西和印度的態度還不明朗。
人民幣國際支付體系CIPS(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今年還不會推出,具體窗口要看2025年。
這輪的牛市,K線圖上很類似1994年的“325”行情。雖然預估只能維持一周到10天的樣子,但性質上卻是配合未來三年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高層定義的大規模資產重新定價行為。
國家是定向放水,即定向QE。跟資金有關系,跟經濟基本面沒有關系。國家換了經濟支柱,從“房價信心”換算到“股價信心”。
人民幣國際化,其實就是金融管理大權從美元交托到人民幣上。中國要執天下之牛耳,最好的方式是學習且模仿美國的模型,國民資產押注股市,而非房市。
過去為什么中國市場消費力欣欣向榮,是大家對未來有信心。準確來說,是大家對樓市資產的定價未來有信心,房價上漲,資產看漲,這才敢消費。
房價下跌后,資產負債表惡化,消費信心喪失,消費動能消失。
股價接棒房價后,股價給消費注入動力,重新塑造市場“信心經濟”。
這輪美元加息,抽走流動資金,造成了包括樓市、股市,也包括勞動力在內的大部分資產價格都被低估。
中國經濟固然內在受創嚴重,失業率高企,但也拿到了好的戰機:資產支柱趁機從樓市調整到股市,引導居民部門重新配置。
2900點時候,國家是恨不得大喊:大家都來買A股啊。
人民幣國際化是大趨勢,需要兩個條件:
其一,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不穩定的世界霸主貨幣,會傷及鐵桿盟友。世界并不歡迎再來一張“紅色的美元”。
其二,人民幣資產要掌握定價權,否則也不要玩全球貨幣了。
前面說了,全球很多人都在借入人民幣,人民幣內部兌付壓力就很大。在正式國際化前,肯定要做一輪資產重新定價。
這輪定價決定了未來二十年金融領域的潛在玩家。
現在2900-3000進來的都是自己人;
前面2800-2900點進來的,什么目的的都有,各安天命;
再后面進來的就是接盤俠,自求多福。
沒有死空頭,沒有死多頭,只有堅定的滑頭。
我教大家一個笨辦法:
凡是這種時刻,盯住國家政研室和美國高盛。
高盛幾乎每個重大歷史時刻都能預估準確,他居然比中國人還要懂中國市場。
高盛的報告顯示,當前國外的對沖基金正在瘋狂買入中國資產。9月24日買入量創3月以來新高,而且是過去十年以來的第二高。
中國就怕,美元降息,盟友日元又加息,繼續引發匯率波動。
趁著美元真空期,抓住資產重新定價,鼓勵國債市場資金流出,抵押國債提供杠桿,進入股市,撫平了債市,拉升了股市,這招真是超級聰慧。
只有中國市場,只有中國人,才能活學活用政治經濟學,想出這種招數來。美聯儲真要被氣得嘔血三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