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的一天,美國的堪薩斯大學派人找到張國燾,希望他能寫寫回憶錄。那時,躲在香港的張國燾,已經沒多少財產了。
為了讓張國燾安心寫作,堪薩斯大學每月支助他2000港幣。張國燾欣然接受,此后4年,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當中。
話說,張國燾太需要這筆錢了。早在1958年,張國燾曾厚著臉皮給大陸政府寫信,說可以為國內辦事,要求得到一些生活補助。
毛主席看過張國燾的信后,作出指示:若是張國燾能同美國人割斷聯系,那政府將考慮給他適當的補助。不過,從后面的狀況來看,張國燾顯然沒有那么做。
到了1965年前后,張國燾終于寫完了100萬字的《我的回憶錄》三冊。書中記載了很多當年鮮為人知的機密,以及對中共各位軍政干部的評價。
在書中,張國燾對很多人的評價都不好,卻獨有這兩位將軍例外。那么,他們到底是誰?張國燾又說了他們什么呢?
想當年,張國燾在最巔峰的時期,手下曾有10萬兵馬。按照他當時在黨內的地位,若是一心為黨,那他后來的成就肯定是極高的。但是,張國燾目光短淺,以為投靠了國民黨也能當大官。
但殊不知,國民黨只是把他當做一枚棋子。這種“賣主求榮”的叛徒,國民黨用著也不安心。這樣一來,原本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的張國燾,到了國民黨那邊,只能唯唯諾諾,露出一副唯唯諾諾的嘴臉。
1948年底,張國燾跟隨國民黨軍的很多大官,一起逃到了臺灣。到了臺灣后,張國燾還想繼續為國民黨服務,但此時的他,早已淪為了一枚棄子。當年紅軍那會兒的事,張國燾早就吐露干凈了,他實在是沒有任何用處了。
1949年冬,張國燾轉移到了香港。之后,張國燾曾托人給毛主席、周總理等領導人送了一封信,信中大贊,新中國在毛主席等人的領導下,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他對以前做的事很懊悔,希望可以批準他回大陸,為建設新中國而出了一份力。
不久,張國燾收到了回信,稱他想回來是可以的,但要寫一份深刻的檢討書。張國燾接到信后,便沉默不做聲了。
在香港期間,張國燾寫完了自己的回憶錄。里面寫了很多將領的壞話,唯獨他們兩個卻是不一樣的描述。
一、徐向前。徐向前當年是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生的時候,張國燾是政治教官。那個時候,兩人沒怎么接觸。到了紅四方面軍后,張國燾敬佩徐向前有大將風度,不僅游擊戰打得好,而且以身作則地嚴格要求士兵。
在張國燾看來,徐向前以黨事為重,一點兒軍閥作風都沒有。
二、蔡申熙。張國燾和蔡申熙認識的時間,比徐向前要早很多。兩人從工會時就是“伙伴”了,到了黃埔軍校后,他們之間的感情就更深厚了。
張國燾評價蔡申熙時,從兩方面入手。一是他的軍事才能,打仗靈活、威猛;二是他很有氣度,在軍隊的威望很高。不過可惜的是,蔡申熙年僅26歲便英勇犧牲了。
“文革”期間,張國燾跑到了加拿大。79歲那年,張國燾突然中風,導致右半身癱瘓。當時,他的老伴也是各種病,沒法照顧張國燾。張國燾只好住進了老人病院。
1979年冬的一天,張國燾睡覺翻身時,不小心把被子弄到地上了。張國燾呼叫護士無果,最后被凍死在了老人病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