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現在是越來越難吃,還是好吃?我沒想到這件事竟然有爭議。
作為曾從祖國最南端坐過 40 多小時火車去往祖國北方,體驗過湖南站臺 15塊盒飯,京廣鐵路巨大的現鹵雞腿,甚至見過火車上廚師明火現炒的人,面對如今高溢價的高鐵預制菜,簡直是想都不用想的給差評。高鐵速度是越來越快了,但高鐵上的飯菜卻越來越讓人沒胃口。
然而,編輯部里年輕的小女孩們竟然跳出來說,現在的高鐵簡直太好吃了。問理由,她們列舉了肯德基、麥當勞、紅燒牛肉面、還有各種周黑鴨鹵貨。“能讓乘務員喊著你的名字送到你的座位上,這是怎樣的特殊待遇啊!”“還有商務艙,買那種最便宜的短途,不僅能躺平,還有零食免費水免費三菜一湯加水果免費!”
好吧,果然這屆年輕人主打沒福硬享。她們是不知道,肯德基辣翅能比上饒雞腿好吃?我實話告訴她們,她們吃到的東西沒有感情,全是技巧,沒料她們反而略帶同情地看我,認為我為過去時代瞎 裝濾鏡,時代的便捷帶來的必然是更全面的美食。
那么問題來了:列車上的飲食,究竟是新不如舊,還是舊不如新?我們問了六個不同年代不同地區的作者,告訴我們究竟是過去的列車更好吃,還是現在的火車吃更好,你站哪一隊?
我很難描述給95后小朋友,廣九雞腿的美味。我可以非常篤定的說:在廣九雞腿面前,再好吃的高鐵餐都是小弟。
作為中國第一條連接內地與香港的鐵路,廣九直通車全程大概 2-3小時,為了方便“北上”港商在列車上順便解決吃飯問題,在移動餐桌上促進生意合作,據說列車專門請了賓館的中西餐大廚。我跟很多人說我曾經在火車上吃過即點即蒸,火候恰到好處的新鮮鱸魚,大家都表示不可置信。當時餐車上一道“豉汁涼瓜牛肉”,至今仍被我爸津津樂道談起,稱為一絕。
但最念念不忘的還是“直通車雞腿”。那大概是我心目中永遠不能超越的,好吃雞腿第一名。這不是普通雞腿,而是比臉還大的,名副其實的“手槍腿”:滑嫩多汁新鮮鹵制而成,只要列車員喊一聲——“有雞脾(雞腿)賣,有新鮮出爐的熱雞脾賣!”我和列車上其他小孩就會聞風而動,纏著叫爸爸媽媽掏錢。因為都是現鹵現賣,腿數有限,一大盤雞腿在半路就能賣完,有幾次我還因為父母沒及時出手買雞腿生了半程車的悶氣。
雞腿為什么特別好吃?我也搜索過。除了每趟列車現鹵現賣,據說也是粵港大廚們精心想出來的“秘制配方”。小紅書上現在還有跟我一樣迷戀廣九雞腿,甚至據說還原度百分百的復刻菜譜,但我試過幾個,都不太對。
廣九列車在幾年前宣布永久停運,也宣告著一個列車上啃雞腿的時代過去了。很多風景還在,人還在,如果可以有超能力復活什么,我希望是廣九列車上的那盤鹵雞腿。至于現在大家說在高鐵上再點些什么吃,我也覺得再沒有當年的那份好吃了。
我要確保這篇文章不會被我媽看到。因為我媽至今不知道,我爸為了讓我在綠皮火車上吃到好東西的騷操作。是的,我小時候是可以坐著高鐵吃熱騰騰的餃子的。
因為工作,我媽通常不會跟我和我爸一起出去玩,但一定會提前煮上好幾個雞蛋,塞進我幾乎沒有空隙的背包里,并叮囑我不要亂吃東西。而我爸呢,就會對我擠擠眼睛,并認真回復我媽:“保證不吃亂七八糟的東西”。
雙手保證,的確是不吃亂七八糟的東西。綠皮火車的推車里那些價格翻了倍的花生瓜子礦泉水和泡面,我爸是直接看不到的,哪怕我想吃,他也會耐心勸我先別饞,然后在綠皮車停車過站臺的時候,叮囑我看好包,然后一個健步跳下車。綠皮火車的窗戶總是臟兮兮的,只比毛玻璃透亮一些。我能看到我爸跑到了一個穿著鐵路工作人員制服的阿姨旁,阿姨旁邊還有一個保溫箱。
阿姨會和他說兩句,然后掀開蓋子,一股白色的蒸汽升騰出來,再遞過來一個塑料袋,我爸會拎起鐵皮車旁邊擺著的醋、醬油和蒜汁,往塑料袋里倒一些,然后再用手握緊塑料袋。通常他還會再買一份苞米,在另一只手里握著。三兩步跑回車上。
等他再次坐回我的身邊,喘吁吁地把那個塑料袋遞給我時,綠皮車總是已經發動了。“趁熱吃!”那車里都是用開水保溫熱,餃子是溫熱的,并不燙嘴。餃子皮有些厚,餃子餡有點咸。餃子只有兩種選擇,芹菜豬肉和素三鮮。我從來都沒有用筷子吃過那些餃子,蒜汁、醬油、醋已經在我爸的奔跑中把塑料袋里那些餃子包裹均勻。
那會兒經濟條件有限,只能買得起一袋塑料袋餃子。所以餃子總是我的,他就專心啃苞米。甚至我把餃子遞到他嘴邊,他也不肯吃,那些餃子總能讓我在綠皮車上擁有春游一般快樂。這種快樂,今天的孩子是體會不到的。
雖然也坐過綠皮車,但相比于小時候瓜子花生泡面鹵蛋,如今的高鐵美食簡直是神級般的存在 ——我說的不是高鐵的盒飯,那個還是水平有限。我說的是高鐵的訂餐,準確的說:肯德基麥當勞。
小時候的自己哪里想象得到,未來有一天,在飯點,在高鐵上,會有一個穿著紫色乘務服的小姐姐,面帶笑容地喊著你的名字,把一份剛出爐的肯德基麥當勞外賣親手送到你的手里。然后,當前后隔壁都在苦兮兮地吃著餅干或者48塊錢一份的預制菜高鐵盒飯,你可以抑制不住興奮地,從紙袋里拿出香辣雞腿堡和辣翅,再美滋滋的喝上一口九珍果汁… 讓獨屬于肯德基麥當勞的香氣,充斥整個車廂;讓前后左右的所有車友,向自己投來羨慕的目光。
這簡直是只有今天的高鐵時代才能擁有的美好。
要說唯一的不便,就是要提前策劃。這份專屬特權不屬于被動等待的人,若真餓著肚子在飯點的車上找吃的,可選的就只有乘務員推著小車的預制菜盒飯了。你需要在訂票的時候,或者最遲不超過4小時前。通過app在對的車站下好訂單。當然它還會單獨收8塊錢配送費,但考慮到盒飯也是40多塊錢,肯德基也是40多塊錢,這8塊錢的配送費我交的心甘情愿 —— 別忘了,前后左右的朋友們都會向你投來羨慕的眼光哦!
大家覺得高鐵餐不好吃,大概是還沒體驗過商務座。
我也是在30歲生日前,剛剛體驗了一把高鐵商務座的尊享服務。雖然青島北站到北京站只有大約4小時車程,但也大大刷新了我的眼界,包括我第一次感受到,原來現在列車上居然有免費的小零食,還挺好吃!
坐在可以躺平的商務座上時,乘務員面帶微笑地遞給了我一盒用紙袋裝的零食,還問我是喝飲料還是茶水。我在乘務員的飲料選項里選擇了橘子汽水,等待飲料來的時間里,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免費的“零食盲盒”,倒出幾包小零食。
里面有食面筋、紅棗奶香包、蝦條豆果、厚切牛奶威化餅干。本來上車前就沒吃早飯的我,一看見這幾袋包裝精美的小零食,更餓了。
看見“向媽媽即食面筋”我眼睛就亮了,向媽媽是我老家唐山的餐飲品牌,我從高中就很愛吃她家的鹵味。打開面筋,撲面而來的大料味和孜然味,嚼起來軟軟的還很有嚼勁。借著面筋開胃的勁頭,我邊喝橘子汽水,邊陸續打開了剩下的小零食,越吃越高興,怎么都這么好吃啊!
紅棗奶香包 宣軟還不甜,蝦條豆果脆脆的,咬開豌豆又是慢慢的豆香,最超神的是厚切牛奶威化餅干,奶香味十足,夾心里一點顆粒感都沒有。
然后,她問我需不需要在這里吃飯。“什么,還有免費的飯?” 緊接著,我就聞到一股香香的味道,三菜一飯加一湯,把我對商務座的滿意度拉滿了。飯菜被精致地分開,里面有炒海鮮菇、蒸南瓜、宮保雞丁和一份開胃剁椒。雖然比不上正規餐廳里的明火小炒,但相信我,醬汁和調味,可比大部分飛機航班上餐食都好吃!
到家以后,我發現自己對商務座的小零食仍舊念念不忘,于是下單了同款。但明明是一樣的東西,吃起來咸是咸的,甜也是甜的沒錯,但總感覺沒在高鐵上吃的好吃。
因為只有在商務座里看著風景,吃的零食和盒飯,才能吃出放松愉悅的味道。其實吃到嘴里的,早就不是單純的咸蛋味、奶味......
是旅途中心情的起伏的味道,是白白的大云朵劃過綠綠青山的味道,是哪怕都到了三十歲,還有商務座這樣的地方,遞給你一袋零食,哄你開心,成為旅途中最快樂的小孩。
成年后坐高鐵列車出行的機會很多,但我從來沒寄望過能在列車上吃到一頓好吃的,只能說很后悔,年幼的時候不懂事,錯過了四川廣元站臺最好吃的涼面。
那還是1997年,綠皮火車的天下。在一節穿越秦嶺的車廂里,我爸帶回一份在站臺買的新鮮涼面。但整個旅途,秦嶺綿綿,河谷蜿蜒…… 哪怕風景不懂看,小小的腦袋卻能分明判斷涼面與家里炒菜的敷衍差異。于是吃了兩口,就鬧著不肯再多吃。然而,以慢出名的綠皮車晚點到達,我因為拒絕了涼面,饑腸轆轆,靠著幾片餅干撐了十幾個小時,懊悔不已。
2023年春天,機緣巧合我又坐上了這趟從家鄉廣元出發的6064次綠皮車。我很努力的在站臺尋找賣涼面的推車,但遍尋不得。飯點時,看著前后左右自帶的方便面和八寶粥,看著列車員反復經過兜售的看起來毫無食欲的塑封盒飯,我只是惋惜自己曾經錯過站臺上如此美味的涼面:
金黃透亮的面應該被涼面孃孃的手抖得蓬松,豆芽、蒜蓉、白糖、熟油海椒……面只要用心一些,就能做得細韌直爽,醬油和糖總是熬過的,醬香味里帶著清甜,清油和熟油把略生的面浸染醇熟,入口香、辣、酸,那種純粹的”老式“滋味,再怎么都比如今的預制盒飯要美味吧。
我也不理解,為什么高鐵不去推廣像四川涼面這樣的美食?畢竟當不能有明火現炒,涼面應該是最合適的列車食品了?既不像粥那樣清淡單調,又不像傳統川菜中餐那般需要明爐大火,酸辣豐富,解膩爽口,沿途的風景也會因為有一份現拌的特色涼面而增添不少滋味吧。
對了,最好還是萬州的涼面,以芥末為特色,沖香四溢;雞絲涼面,醇香十足;連過年都要吃涼面的營山人,涼面靠著一瓢紅油出圈…… 高鐵出行哪哪都好,就是列車上還缺一碗涼面。
高鐵上有沒有好吃的這問題我很難評。雖然一站接一站的索然無味的面條和盒飯自然是拒絕的,可列車上的泡椒鳳爪,是無可替代的風味啊!尤其,我還是個生活在新疆的鐵腚擁有者。
乘綠皮車走長途,基本上是每個新疆人的必備技能,從首府烏魯木齊出發,第一天到吐魯番,第二天穿過地形狹長的甘肅,最快第三天才是綠油油的“內地”。所以每一個新疆人,都需要在火車上至少吃3天飯,而我們當年的解決措施,就是方便面+黃瓜+西紅柿。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高中代表學校去濟南參加物理決賽,十人小隊加上年輕的物理老師,浩浩蕩蕩乘綠皮車出發。七月的綠皮長途車,枯燥臟黃的風景,窗戶開著吹進干熱又不怎么好聞的風,頭頂臟兮兮的小風扇徒勞的轉著,空氣中全天候彌漫著泡面味主導的混合氣息。辣口的泡面、咸口的茶蛋、甜口的小面包、清爽的西紅柿黃瓜,統統新鮮不過一頓。
但那次家長不在,沒有人禁止我們買火車推車的零食。口袋里剛好有姥姥塞的零錢的我,趁著隔壁大叔叫停小車買花生米,迅速圍觀上去。那可是我人生第一次買火車零食啊,面對一車花花綠綠的包裝無從下手之際,乘務員干脆替我做出決定“能吃辣的話,這個賣的最好!”
—— 我就吃到了我人生中第一口泡椒鳳爪。從此打開了一種驚為天人的味蕾體驗。
辣,但又不同于麻辣牛肉面口味的油辣,這是一種清爽直觀的刺激,清新濃郁的泡椒味在空氣中迅速占有一席之地,舌頭接觸的瞬間就有麻意,切成小段的骨頭上緊密連著皮肉筋,需要慢慢啃,接觸到嘴唇的微微腫感,讓我不時需要停下來“斯哈斯哈”的大口呼氣,然后再戰。一包半小時起步,吃到最后雞爪吃肉嗦骨還不夠,里面的小泡椒,也要放進嘴里,把汁水嚼干凈再吐,一點也不浪費。
一場泡椒鳳爪旋風自此來臨,同學們紛紛掏出零用錢,老師也加入其中,斗地主、天黑請閉眼各種游戲,輸的吃黃瓜西紅柿,贏的獲得泡椒鳳爪犒賞。好吃好玩,鬧了一路,火車到站大家全是意猶未盡,完全沒有一絲疲態。泡椒鳳爪也理所當然的成為我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雞爪TOP1和綠皮車出行必備。
本期作者|斯小樂、吳楠、梅姍姍、唐、二狗、阿沅
編輯|梅姍姍、斯小樂 視覺/創意|BOEN
攝影|小紅書@momo(度假版)、@愛吃魷魚協會榮譽會長、@老兔子、@雞雞豬豬、@哦、@人間松弛、@土豆、@火車棧Thetraininn、@鈕鈷祿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