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對“老夫少妻”的組合容易接受,對于“老妻少夫”就沒那么寬容了。
但在2016的時候,23歲的重慶大男孩譚萬平和46歲的李良友,就決定用余生賭一把,
他們不顧親友的阻攔,也不顧外界充滿惡意的猜測,如飛蛾撲火般義無反顧的走到了一起,
就算是眾叛親離也在所不惜。
他們就是想證明一下,只要兩個人是真心相愛,年齡根本就不是問題,就算沒有孩子,他們也能生活的很幸福。
如今8年過去,他們真的幸福了嗎?
01
在90年代初,出生于普通家庭的李良友,在父母的安排下結婚了,而在重慶的另一個小縣城,譚萬平才剛剛出生。
李良友不同于其他女孩,她有主見有想法,在內心深處是非常排斥這種包辦婚姻的,
但為了迎合父母以及周圍的環境,她還是選擇委屈自己,嫁給了一個自己并不喜歡的男人。
在結婚之初,李良友還希冀時間能改變一切,她與丈夫的感情也能慢慢磨合,就像她的父母一樣,
先結婚后戀愛,在柴米油鹽中慢慢積累感情。
可讓李良友失望的是,時間并沒有改變一切,丈夫沒有絲毫的改變,她也沒有絲毫的妥協,
兩人針尖對麥芒,磕磕碰碰已經成為了家常便飯。
李良友早就想過離婚,可父母卻勸她一定要慎重,即便不為自己,也要為兒子想一想,
在一重又一重的枷鎖下,李良友就這么在糾結中過了十幾年。
直到有一天,她和丈夫再一次爆發了爭吵,兒子嚇得蜷縮在桌子底下瑟瑟發抖,冷靜下來后,李良友一邊安慰兒子一邊想:
“這樣的婚姻真的對兒子好嗎?”
那時她才30多歲,優雅知性,在一家醫院做行政工作,如果不是受婚姻拖累,她的生活堪稱完美,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之后,李良友終于決定離婚,而且還要爭奪兒子的撫養權。
父母和親友紛紛勸她,說即便再找一個人結婚,也不一定比現在幸福,況且她還帶著一個孩子,想要再婚就更難了。
可在經受了十幾年的不幸婚姻后,李良友也徹底想開,她對父母說,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
她現在只想痛痛快快的活一回。
果然,在離婚之后,李良友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她喜歡讀書,也喜歡攝影,還熱愛交朋友,
除了上班,她的剩余時間就是帶著兒子出去旅游,一邊走一邊用相機記錄,
空閑的時候,她還用溫柔的筆觸,把自己的旅程和感受寫下來,然后賺一些稿費。
因為少了很多生活瑣事的牽絆和困擾,幾年之后,李良友不僅升了職,加入了攝影家協會,而且還成為了散文協會的會員,
她的生活越來越豐富,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就連兒子的性格也變得開朗,順其自然的考上了大學。
轉眼又是十多年,保養得當的李良友沒有太大變化,看上去還像三十多歲一樣,面對別人的夸贊,
她內心也充滿了一種滿足感,覺得自己一個人生活也挺好。
可就在這個時候,比她小23歲的大男孩譚萬平出現了,
譚萬平的出現,讓她平靜已久的心頓時心亂如麻。
02
譚萬平也是重慶人,出生普通,長相普通,在中學畢業后,學習成績一般的他成為了一名廚師,
雖然做著平凡的工作,但他也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除了研究美食,他還喜歡騎行,加入了當地的騎行圈,
就在一起騎行的過程中,他認識了李良友。
在譚萬平眼中,李良友是一個閱歷豐富,思想成熟,樂觀豁達,非常有智慧的良師益友,
在騎行活動中,給了他非常多的幫助和建議。
兩人熟悉之后,譚萬平每次遇見難題或者想不開的事,都喜歡找李良友傾訴,而李良友也從未讓他失望過,
每次都能給出獨到的見解和可行的解決方案。
在李良友心里,她也只是把譚萬平當弟弟看待,她的兒子也只比譚萬平小幾歲,所以她也從未往男女關系方面想過,
只是覺得譚萬平是一個非常樂觀上進的小伙,很早就獨自闖蕩社會,能幫就幫一把。
可是在一場騎行比賽之后,事情的發展完全超乎了李良友的想象。
在2015年冬天,重慶舉辦了一場騎行比賽,譚萬平和李良友也都報名了,
在裁判一聲令下后,眾多的騎行愛好者紛紛騎車沖向賽道,都想拿一個好名次。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在經過一個轉彎的時候,李良友為了避讓另外一輛自行車,不慎摔倒在地,
因為速度很快,她當場就摔的站不起來。
在賽道上摔倒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很容易被后面的參賽選手撞到,而且這是比賽,也根本就不會有人停下來幫忙,
就當李良友無助之際,譚萬平及時發現了她,并且馬上把車停在一邊,上來查看她的傷勢。
雖然兩人已經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李良友還是有一些感動,很顯然在譚萬平心里,她要比比賽結果重要。
更讓李良友感動的是,就在她躺在醫院無人照顧的時候,譚萬平堅持每天給她送飯,作為廚師的他真正做到了一個星期不重樣,
而且色香味俱全,都是有利于她恢復的營養餐。
李良友單身十幾年,哪里享受過這種待遇,自從兒子離開她出去上學后,她就已經很少做飯了,
譚萬平對她無微不至的關懷,竟然讓她再次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心里也忐忑起來,
因為她也不敢確定,譚萬平對她的關心,到底是出于喜歡,還是只是作為朋友的仗義。
漸漸的,兩人的關系變得微妙起來,醫院的醫生護士經常對李良友說,你的兒子真孝順,現在會做飯的年輕人可不多了,
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李良友心里都備受煎熬,是啊,她比譚萬平大23歲,她無比自責,自己怎么能往那方面想呢?
但同樣煎熬的,還有譚萬平。
03
李良友出院之后,譚萬平也開始正視自己對李良友的感情,他回想起以前的點點滴滴,他也愈發認定,
他對李良友的關心不是出于朋友的義氣,更不是尊敬和可憐,就是喜歡。
雖然家里父母也為他介紹過幾個女孩,可他都沒有什么感覺,唯有李良友,讓他既心動又崇拜,
在經過思想爭斗之后,譚萬平決定向李良友表白。
在聽到表白的那一刻,李良友心里可以說是五味雜陳,她沒有想到,她都奔五的人了,還能在這個年齡邂逅愛情,
她本來就是一個崇尚自由,不畏世俗眼光的人,她欣喜之余還保留著一絲理智,她問譚萬平:
“你可要想好,如果我們在一起,你要面臨非常多的壓力,這對你來說不公平。”
可譚萬平卻笑著說,只要能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干嘛要在乎其他人的想法,
人這一生很短,一定要為自己而活。
譚萬平的這番話,一下就說到了李良友的心坎里,兩人對待生活的觀點不謀而合,
兩人也因此認定,彼此就是共度一生的人。
兩人公開關系沒多久,就紛紛遭到家人的反對,譚萬平的父母萬萬不能接受,兒子竟然找了一個四十多歲,
不僅離過婚,而且還有一個兒子的女人。
而李良友的兒子也表示反對,雖然他也不想讓母親單身到老,可他也不能接受,母親給他找一個二十歲出頭的繼父。
可即便這樣,兩人也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在一起,即便是眾叛親離也不能阻擋他們,
在2016年1月,兩人僅僅確定關系兩個月,就奔赴民政局領了結婚證,
絲毫不在意周圍的指指點點和異樣眼光。
04
結婚之后,李良友沒有住到譚萬平家,而譚萬平也沒有住到李良友的家,兩人另起爐灶,一起租了一間破舊又狹小的出租房,
雖然條件簡陋,但兩人卻硬生生住出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在出租房里,譚萬平負責一日三餐,挽起袖子炒菜,而一向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李良友也夫唱婦隨,在一旁幫忙洗菜、淘米、煮飯,
偶爾還會掏出手帕給譚萬平擦汗,四目相對,滿滿都是有情飲水飽的愛意。
在結婚之初,兩人偶爾也會產生矛盾發生爭吵,但每次吵架之后,兩人都會坐下來談心,一起找吵架的原因,
李良友還像以前一樣,一點點幫譚萬平分析問題,抽絲剝繭找出兩人的矛盾,然后一起想辦法解決,
在數次爭吵之后,兩人的感情不僅沒有產生裂痕,反而還更加緊密了。
譚萬平把李良友當寶,李良友也把譚萬平當潛力股,在她的鼓勵和建議下,譚萬平辭去了廚師的工作,
開始自己創業,成立了屬于他們夫妻兩人的工作室,
不管是生意還是生活,都有聲有色,有滋有味,甚至還成為了周圍很多朋友羨慕的對象。
兩人唯一的遺憾,那就是結婚8年都沒有孩子,但譚萬平卻認為這并不是問題,
考慮到李良友的身體健康,以及她本來就有一個兒子,譚萬平決定放棄要孩子的打算。
生活一直很公平,有失就有得,譚萬平和李良友雖然沒有共同孩子,但也少了很多養孩子的負擔和煩惱,
在天氣好的時候,兩人經常一起出去旅行,去爬山,去看大海,去看星星,
在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上,兩人依偎在草地上,憧憬和規劃著未來的生活,
曾經最不被親友看好的他們,卻真的把生活過成了詩畫。
雖然兩人有著23歲的年齡差,但他們依然許下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誓言,
兩人從一開始就說好,不管遭遇什么情況,不管多少人反對,他們都要在一起,都要幸福,
要讓那些反對的人都看看,在真愛面前,年齡根本就不是問題。
如今8年過去,他們真的做到了,在未來,他們也很有信心,他們的感情會永遠保鮮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