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循環波動大、蘇醒延遲、術后鎮痛效果差或者認知功能發生了改變的情況。那么,是否有想過患者是否可能存在睡眠障礙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麻醉學科更加關注圍術期管理以及術后康復,不再局限于麻醉安全,更加注重圍術期管理質量。這其中,發現睡眠障礙與麻醉關系密切。如,患者術前存在睡眠障礙會導致手術麻醉過程中循環不穩定、蘇醒延遲、甚至認知功能出現了問題。部分患者,還因此影響到鎮痛方案的效果。
那么,我們如何避免患者出現圍術期睡眠障礙呢?
下面,我們針對性的闡述一下相關影響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既然是圍術期,就說明術前、術中以及術后都需要關注。只有把控好圍術期各個環節,才能真正做到“避免”。
一、術前因素:
1.心理因素
術前的心理狀態也是影響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對即將進行的手術治療,患者出現緊張、焦慮和恐懼心理較常見,這種高水平的心理壓力會造成體內參與維持覺醒的相關激素分泌增多,引起覺醒-睡眠的失衡,對睡眠極為不利。
2.環境因素
由于入睡環境的明顯變化,大部分患者有入睡困難和睡眠中斷的體驗,主要對病房的氣味、噪音、燈光照射及頻繁的檢查和治療產生不適感。住在普通病房,還涉及到病友之間的影響。
3.疾病因素
術前合并有阿爾茨海默病、創傷性腦損傷、睡眠異常的患者,圍術期出現睡眠節律異常更為頻繁,在院期間睡眠障礙的發生率較其他患者增高。另外,創傷性腦損傷患者睡眠障礙的發生率也比一般患者高。疾病本身如果有疼痛或者不適,也會影響到睡眠。
二、術中因素
1.麻醉因素
研究表明,與椎管內麻醉患者相比,全身麻醉患者術后第1天睡眠障礙發生率明顯增高,并指出這種差異主要受圍術期阿片類藥物用量的影響。
2.手術因素
手術已被證實可從多個層面影響術后睡眠質量,尤其是創傷大、時間長的手術影響更為明顯。如果術中若發生腦出血、腦梗死等引發神經功能異常的事件,均可能誘發術后睡眠障礙,其嚴重程度與性別、年齡、卒中部位密切相關。
三、術后因素
1.疼痛因素
相關研究顯示,術后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睡眠質量。
2.藥物因素
研究發現睡眠時間減少會誘發患者痛覺過敏和增加對阿片類藥物需求,而阿片類藥物的應用的增加又進一步惡化患者術后睡眠結構。
3.環境因素
術后需要進入ICU進一步觀察和治療的患者,常常需要面對較強的燈光環境和噪音,睡眠障礙發生率也進一步增加。即便進入普通病房,同術前一樣面臨各種環境問題。
總之,睡眠障礙看似只是一個小問題,但其實影響很大。有句話說得好“細節決定成敗”,一臺好的麻醉、一個好的圍術期管理,一定是由很多個細節組合在一起的結果。
感謝閱讀,請點個贊、分享一下吧,謝謝!
哈爾濱市第一醫院 馬明華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里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