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度國慶節
2024 National Day
01
國慶
國慶放假
哥哥和同學約上去武漢
小寶和爸爸去上海杭州
媽媽你不去?
不去。
去過的地方都不想去了
婆婆來微信
你一人在家不如來南昌?
不去。
就是不想出去
才想一個人在家
以前
是很想出去走走
現在
是想一個人在家
尤其
是你們都出去了
更甚
(作者:玲瓏)
慶評:國慶放假,問想做什么,不少人答案是:一個人待著。
這是現代都市人的普遍心態。
日常工作,要么打螺絲,要么是螺絲,都不得自由。放假回家,又可能陷入親朋間迎來送往。
有人說,你去旅游啊。聽起來不錯,一出門,發現不是堵在路上,便是擠在景點,只剩一個結論:我從來沒想過中國的人如此之多。
相較之下,一個人在家,看看劇,讀讀書,刷刷手機,甚至只是對著窗戶發呆,都會覺得無比放松,甚至會愛上這種感覺。
當然,這也只是偶爾為之,所謂“偷得浮生半日閑”,前一句則是“因過竹院逢僧話”(《題鶴林寺僧舍》 唐·李涉),詩人是和老和尚聊了聊天,有了禪悟、感慨,才得寫此句。閑,只得半日,工作生活,事業家庭,都還需要我們。
施主,沒事早點兒回吧。
02
風中的旗
你,是玫瑰色的晨曦
是金燦燦的暖陽
是我身后搖曳的晚霞
把地平線站成詩行
你是歲月靜好
是平安健康
是前方捎來的幸福訊息
告知未來必將蒸蒸日上
(作者:絕對或者零)
慶評:看到歲月靜好,想起曾負責公司新媒體賬號,每逢節日,常組織各地分公司參加主題活動,統一組稿刊登。
有一年國慶組織拍國旗照片,同事們八仙過海,各自整活兒,拍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場景。國慶前一天,檢查完所有照片,匯總整理編排,設好定時發送,一沾枕頭睡過去了。
國慶節一早還沒睡醒,便有分公司同事打電話來問,“為什么沒有我們的照片?”
被子下面的我并不知道,到底是同事發了我沒收到,還是說收到但整理時漏了。國慶,不及找人查詢,即便找到也加不上。又有幾個類似問詢,國慶一早這樣過去了。好在照片編排比較用心,整體效果不差,多數人還比較滿意。
七八年過去,翻看當時照片,有一種恍惚的感覺。曾經熱火朝天、群情振奮、狀況百出,如今已為陳跡。當時并不覺得如何,現在再看,才覺歲月靜好,以及那之下一切的演進與發展。
所謂靜好,是回頭時才有的感覺吧。
03
國慶
提前一天
來麻線胡同
瞅瞅大紅燈籠
天黑了
再來一大碗熱氣騰騰的
西紅柿雞蛋湯面
烘托氣氛
明天
正兒八經過節
為國家
也為自己
(作者:心愿)
慶評:查了下,麻線胡同位于北京東城區東單附近,靠近王府井和北京站,其存在歷史可追溯至明朝。現在多為居民住宅,也有部分大廈和公私單位,其中麻線胡同3號院原為民國時一座重要建筑,如今已搬遷。
詩人來此處,看一眼這里掛起的大紅燈籠,再到周邊店鋪喝碗蛋湯,眼中一暖,胃里一熱,想起明天便是國慶,如此也便是過節了。
國慶,舉國歡慶。國者,人民也,群眾也,慶者,歡欣也,祝賀也,大家都過好日子,才算是國慶。
詩人是懂得國慶的,要“提前一天”,因為到了十月一日,這里肯定堵。
為國家、為人民,明天十一不來添堵,為自己、為慶祝,提前來,看的看了,吃的吃了,形式、時間不一,歡慶的儀式、環節不能少。
04
紅旗街
街上多白玉蘭,路段不長
可以看見平凡與瑣碎的
美好。進入十月
白云比以前更白,秋風漸漸加大
風聲中,有普通人的腳步
國慶節這天,街上多了紅旗
那是,國旗安裝在路燈桿上
那是紅色與光明在一起
紅旗街上忽地多了行人
一位老者抱著孫兒
孩子白玉蘭般的小臉上
一面紅旗,正微笑
(作者:王臘波)
慶評:臘波兄寫了兩個版本,讓我選,挑了這一個,另一個版本的結尾是小朋友喊:紅旗!紅旗!兩相比較,這一個顯得含蓄、有味道。
臘波兄有意在詩里運用紅白兩種顏色,營造出國慶的節日氣氛。
開始,是秋風中白玉蘭、白云和紅旗,一一出現,點明時空場景。然后國旗和路燈連接,將紅旗與光明聯系起來。最后出現一位小朋友,花朵般嬌嫩的小臉上貼著一面紅旗,將二者關聯起來。這個想象自然、有趣,也帶有一定寓意。
寫在后面 / 2024.10.01
臘波兄這段描寫,讓我想起了玉蘭花、長安街、天安門、升國旗。
2006年,參加工作后第二個年頭,租住在靈境胡同附近,離天安門廣場近,國慶沒回家鄉,想去看升國旗。
鬧鐘一響,一骨碌爬起來往外走。戶外已有幾分秋意,涼風拂面,走了幾步便完全清醒。
本以為這么早不會有多少人,踏上長安街才發現,人們像支流匯入江河般,從各條街道涌出來走上長安街,奔向天安門。
加快了腳步,經過新華門,那里有士兵站崗,莊嚴肅穆,燈火通明。快到廣場時,看見前方已有不少人,相信其中一定有人徹夜等候。
和同到到廣場的人們被圍欄和警戒線圍成方陣,早到的在里面,晚到的在外面,值勤人員在維持秩序。
位置有些遠,廣場上的旗桿隱約可見,視線略模糊,不過遠處的城樓、近處蓮花燈照耀下的玉蘭樹都能看到。一轉頭,身后已多出幾個方陣,人們還在源源不斷趕來。有的拉家帶口,有的盛裝出席,有的脖子上兩臺照相機。情侶們手牽著手,孩子們睡眼惺忪,有人帽子上插著紅旗,有人臉上貼著紅旗,老年旅行團的叔叔阿姨戴著紅色棒球帽,整齊站立,每人手中一面小紅旗。
我們一起在黎明前的晨曦中靜靜等候了一段時間,終于開始了。
國旗護衛隊從天安門金水橋邁著整齊步伐走來,軍裝整潔的士兵們有的懷抱鋼槍,有的高舉刺刀,最前一列中間隊員肩膀上扛著一面低垂的紅旗。他們昂首挺胸,目光堅定,腳下一并踢著正步,黑色皮靴一舉、一頓。遠遠的,能聽到隊列行進的聲音,齊整,肅穆,嘩—嘩—嘩,聲波在廣場上回蕩,像浪濤翻滾、陣陣涌起,又似風卷樹葉、干凈利落。
護衛隊員走到漢白玉升旗臺附近,漂亮地轉身、立正。升旗手來到旗桿下,隊員圍繞升旗臺分列周圍。一切就緒,軍號吹響,演奏起國歌激昂的前奏,軍鼓和其他樂器緊隨其后,氣勢瞬間莊重雄渾起來。與此同時,升旗手握緊旗子尾部的手猛然向上一揮,指尖斜指向天空,紅旗迎風招展,在《義勇軍進行曲》中緩緩升起,直到旗桿頂端。
事后才知,那一天,我和二十幾萬人一同觀看了這次升旗儀式。我們來自不同的省份,有不同職業背景、生活習慣。只是在那一刻,在天安門前,在革命烈士紀念碑旁,在霧靄和晨曦中,在幾十年前宣布這個國家誕生的地方,一同行注目禮,用大嗓門和小哼鳴,一起唱響了國歌。
祝福祖國,生日快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
National Da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