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趙麗穎,可能正在開啟一段女演員的“浴火之路”。
作為85花頂流,趙麗穎身上有不少鮮明的標簽。
比如古偶女王,憑《花千骨》一鳴驚人,古偶大女主時代。
又比如轉型最成功的流量花,一部《風吹半夏》,剛為她拿下飛天視后。
而趙麗穎下一個目標,顯然就是電影。
雖然主演的《西游之女兒國》《乘風破浪》都曾拿下10億左右票房。
但,國慶檔這部新片,才是趙麗穎真正的發力之作。
《浴火之路》。
導演五百,憑炸裂的個人風格,已經成為國產犯罪類型中很值得期待的導演。
這部新片,我也早早看了點映。
果然沒讓我們白等。
哪怕今年國產院線里罪案、懸疑、復仇題材已經扎堆出現,《浴火之路》絕對也是鶴立雞群般的存在:“爆裂打拐”。
觀眾打拐片肯定看過,但像這樣拋棄套路式苦情路線,直接走公路爽片模式,用經典的鐵三角式結構,帶著觀眾暴打人販子的打拐猛片,沒見過。
影片首日上映兩個多小時,票房已拿下3500萬,貓眼預測的最終票房更是達到5.39億。
雖然未必能拿下國慶檔票冠,但在犯罪類型中,已經是不錯的成績。
可以說,在春節檔《第二十條》中的啞女母親角色大放異彩后,扛起女主的趙麗穎又憑《浴火之路》證明了自己。
下面就通過三個關鍵詞,來和大家聊一聊這部《浴火之路》。
第一個關鍵詞:火氣
首先要說。
哪怕在全球范圍,我都沒見過這樣的打拐片。
因為電影主線故事劇情:
追蹤人販子、綁架、囚禁、殺人、斗毆、追兇、以暴制暴……
元素生猛。
更關鍵的是,它的呈現方式更挑戰著觀眾的神經。
極端的故事。極端的人物。極端的情緒。
以最猛烈的方式碰撞在一起。
這個極端的故事,不僅是找孩子,還是以牙還牙。
電影曾取名《虎狼之路》,講述的是三位孩子被拐的父母,聚到一起走上打拐之路的,劉燁飾演的趙子山,孩子因被拐而死,從此開啟了打拐之路,是狼。
肖央飾演的崔大路孩子丟了6年,是虎。
趙麗穎飾演的櫻子,孩子被前夫賣了。官方認證她的角色是兔子,我不是很同意,在我看來,她更像一頭憤怒的母獅。
三人從一開始的相互算計,互相猜疑,互相出賣,到為了同一個目標而成為合作伙伴,甚至是戰友。
最后踏上的浴火之路,既是找孩子,也是復仇。
整部電影給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爆裂,帶著一股爆裂的火氣。
這股火氣,首先是替觀眾把對待人販子的怒火,徹底發泄出來。
整個故事,有點像尋子版的西部片,就是以暴制暴,硬核復仇。
整個故事,就是三個丟了孩子的父母和人販子之間的較量。
主角團絕不“心慈手軟”,因為人販子對孩子從未心慈手軟。
電影跟隨三人組,從黃沙到雨林,把一條環環相扣的,人口販賣、毒、走私、賭互相勾結的產業鏈完整展現出來。
人販子有自己的行規,比如“不數孩子只數錢“。
壞人不值得憐憫,也不值得懼怕。
當父母的這條命,大不了我不要了,也要你血債血償。
所以爆裂的復仇,讓惡人有惡報,也就不留一絲和解的余地。
電影讓我看得最爽的段落,就是三人他們沖進犯罪集團的巢穴后,二話沒說干翻了整個巢穴,最后還把馮德倫飾演的大反派劫到了一處倒下的大佛前面。
我還擔心故事又要走原諒戲碼,結果肖央先用塑料袋夾著芥末套在壞人脖子上,后來劉燁飾演的趙子山直接上去抹了壞人的脖子。
狠、爽、燃!
觀眾的爽點被導演五百精準捕捉,打拐三人組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羊,他們是咆哮的虎,是會咬人的狼,人命債,人命還!
而影片大結局,拐賣團伙的結局其實更接近于惡人自有天收。
總之,包觀眾滿意。
另一重火氣,是導演五百營造的公路西部犯罪片風格。
電影開場有種《白夜》《掃黑風暴》式的犯罪懸疑氛圍,配上刺激視覺神經的動作戲,觀感就很爽。
影片在視覺呈現上,營造出了一種蠻荒、冷峻的西部片氛圍,邊境小鎮、遼闊沙漠、炙熱營寨,打拐三人組車行曠野,有一種天地蒼茫的神秘與蒼涼感。
動作場面自然也是導演的長項,無論是激烈的追逐還是硬碰硬的對抗,都拍得夠硬。
各種打斗、飆車、群戰、摩托追逐等,動作設計都非常寫實,主打一個快準狠,打戲鏡頭干脆利落,帶著粗糲的質感,絕不拖泥帶水。
片子拍得又爆裂,又暢爽,還有種肝膽相照的氛圍。
到最后,電影應該能完美戳中大家對“惡有惡報”的盼望。
還能順帶搞出點黑色幽默,不是靠浮夸表演去營造喜劇效果,而是在爆裂中制造一種反派自取滅亡的荒誕感,逗你笑。
尤其是人販子遭報應被雷劈的鏡頭,喜劇感直接拉滿,又真的爽到我了。
第二個關鍵詞:俠氣
作為一部另類打拐片,爽感之外,俠氣,也一直貫穿整部電影。
三位主角性格鮮明,配合默契,一人善于尋人,一個善于揍人,一個善于“訛人”。
坐著一輛小破車穿越西部荒漠,宛如現代版的江湖俠客,快意恩仇,令人拍案叫絕。
不得不說,作為國產犯罪片王牌導演,五百是真的把車行西部的鏡頭,拍出了武俠片中三人三馬騎行天下的俠意。
演技突破最大的,當然是趙麗穎。
她成功塑造了苦苦尋女的狠人母親李紅櫻。
這個角色,開場就不走尋常路,找人要10萬,沒錢走不動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但角色的底色是悲涼,為了找回孩子,有一種“孤注一擲的瘋魔感"。賺錢是為找孩子,深入虎穴也是為了孩子。
趙麗穎將角色的堅韌與剛烈完全演了出來,又有種女性獨特的智慧,整段路有種一只母獅帶著兩個不省心的狼虎的感覺,要是打拐三人組沒有她,半天就得散伙。
趙麗穎最動人的有三場戲。
一場是與前夫對質的場景,她將角色的憤怒和痛苦通過眼神和動作完美地呈現出來,那種心痛的撕裂感讓人感同身受。
一場是抽煙戲,拿煙的手在都在抖,煙放進嘴里了又沒放進去,情緒張力都出來了。
最后是那場動人心魄的落淚戲,角色只能絕望地嘶喊,無能為力,像一只哀嚎的母獅。
五百應該是韓寒之后最會拍趙麗穎的電影導演,把趙麗穎拍的既狠,又美。
有場戲是子櫻子一身紅衣躺在燈光暗淡的房間,有種奪魄勾魂的美。
我認為這個復仇女俠的角色,大概率能為趙麗穎拿下影后提名。
肖央則是將崔大路這個角色的虎與“虎”都演了出來。
崔大路是一個虎頭虎腦的社會大哥,丟了孩子,出獄,作死,一開始充滿迷茫,后來被隊友把他的虎性激發了出來,開始用盡全力撲向惡人,但角色又很“虎”,會不斷惹出一堆笑料。
“爆裂打拐”和“肖式冷幽默”就產生了奇妙的火花,把角色成功塑造成了笑俠。
劉燁老師的趙子山剛開始出場就很神秘,電影演了一半了才揭示他的身份。
看他打架時真的爽。
劉燁演出了角色情緒積攢多年的狠絕,一言不合就是干,但某一個心碎的瞬間,劉燁的眼神,又仿佛一個陷入內疚不能自拔的苦俠。
正因為三個角色都塑造地俠義十足,報仇才來的特別暢快。
除了幾位主演,配角中馮德倫的形象顛覆夠大。
吳曉亮的反派極出彩。
而潘斌龍再次證明自己是幾場戲就能立住角色的好演員,這個失孤父親最后的選擇,應該是全片最悲情的一場戲。
這也是為什么這部打拐爽片,卻給人一種令人心悸的悲傷?
因為表面上激烈的對抗復仇,雖然狠,雖然暢快,但無法化解最深的悲涼:就算報仇成功,也未必舊救得了孩子。
電影真正狠的地方。
是誅心。
第三個關鍵詞:解氣
上面介紹的火氣、俠氣,只是劇情表面兩層。
導演不打算單純拍一個復仇爽片。
而是一層層往里剝,鮮血淋漓。
影片也并非完美。比如在某些情節的處理上稍顯倉促些角色的背景和心理轉變還不夠深入,影片風格也有些撕裂,時而公路片,時而超現實,這都會影響電影的觀感。
好在幾位演員的出色發揮,為影片品質兜住了底。
看到最后,其實電影是幫觀眾做了一件想做但做不到的事:往死里整人販子。
電影,替觀眾出了一口惡氣。
電影最難捱的部分,還是一次次刺痛觀眾的內心。
比如拐賣集團不把孩子當人,當貨的輕描淡寫。
作惡的人,是感受不到惡的。
馮德倫的角色最后一句臺詞是:你和老婆再生一個不就行了。
所以電影的開放式結局,雖然有些超現實,有些夢幻,但還是給了許多失孤家庭一份安慰。
“惡有惡報,血債血償”固然是爽,但比起讓壞人永不超生,父母們最希望的,還是找到孩子。
整部《浴火之路》的怒火,失控,癲狂,看似都因為人販子。
可最后又指向了主角自身:父母們如何自我救贖。
這便是電影“過火”的魅力。
它并不是僅僅為了噱頭,或制造感官刺激。
而是要制造一道人性的選擇題:失孤父母如何去面對灼人的真相。
孩子就是家長的命。
這里最大的痛在于,不是所有悲劇都能避免。
只要人販子還存在,失孤很大程度,就是一道概率題。
所以電影結尾其實說的不是復仇成功,而是愿天下無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