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為什么要發起三大戰役?
毛主席
抗日戰爭剛迎來勝利,蔣介石就迫不及待地想要以軍事武力解決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只是迫于條件不成熟,他的主力部隊在抗戰時期為了避免損失而全部調往了大西南。而中共的軍隊全部在抗日一線,蔣介石只好一面求助美國幫他把大批軍隊運往各大都市和反共前線,一面放出和平的煙幕彈,假惺惺地三次電邀毛主席赴重慶與他共商和平大計。
毛主席為了讓舉國民眾和國際輿論看清楚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真面目,甘冒大險親赴重慶認認真真與蔣介石和談。蔣介石利用重慶談判的機會忙著調兵遣將部署大規模內戰,而毛主席則利用重慶談判的機會廣交朋友,向各界朋友表明中共為爭取和平時局而付出的真誠努力。蔣介石最終調好了兵,卻喪失了人心;毛主席表面上陷于被動,卻贏得了寶貴的人心。
等到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發動大規模內戰的部署到位后,迅速向中共解放區發動猛烈進攻,拉開了大規模內戰的序幕。蔣介石原本企圖在6個月內就消滅中共及其領導的解放軍,但事情的演變卻完全出乎他的預料:從1946年7月到1947年1月,只打了7個月的仗,國民黨就有56個旅的正規軍被解放軍消滅,還不包括他的保安部隊在內。
到1947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剛滿一周年,國民黨正規軍就損失了97.5個旅、78萬人,如果加上保安部隊等雜牌軍,國民黨軍損失的兵力多達112萬人,可謂損失慘重。蔣介石別說6個月消滅解放軍,打到這時,他自己在戰場上的兵力都不夠用了。1947年6月底,毛主席策劃和指揮了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直接把仗從內線打到了外線。
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是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的標志,標志著人民解放軍開始牢牢掌控了戰爭的主動權。這年年底,毛主席在報告中敏銳地指出,中國人民的革命戰爭現在已經達到了一個轉折點,這是蔣介石20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也是100多年以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個偉大的事變。
毛主席對國內局勢和戰爭進程作出如此清晰、明確的判斷時,很多人仍然看不清楚國內局勢,因為其中還有許多不明朗和不確定的因素,所以,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歷史的轉折點已經到來。毛主席對國內局勢和戰爭進程作出如此清晰、明確的判斷之后,黨中央很快就把“怎樣打倒蔣介石,怎樣建立新中國”的問題給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
如此,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準備國共雙方的戰略決戰問題了。而此時的蔣介石和許多普通人一樣,對國內局勢和戰爭進程迷迷糊糊、看不清楚,也就根本意識不到戰爭已經達到的這個轉折點,根本認識不到國共雙方軍事力量對比的優勢已經發生了逆轉。基于這種判斷,蔣介石還樂觀地認為國民黨軍隊在戰略上已經實現了他最大的任務。
那就是:國民黨軍隊攻占了中共首腦所在地延安城,肅清了沂蒙山區,收復了煙臺海口。蔣介石認為,延安是中共盤踞十多年的政治中心,沂蒙山區是中共軍隊軍械制造和軍需物資儲存的總庫,膠東半島的煙臺則是中共海上唯一交通補給線。從此,中共所謂的政治中心和神經中樞喪失了,借以生存的經濟據點也失陷了,他似乎已經勝利在望了。
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派悍然發動全面內戰(油畫)
蔣介石總結,這一年國民黨軍隊雖然付出了巨大代價,但所預期的戰略目的卻已經如期完成,剿滅人民解放軍最困難的工作已經在過去的一年里完成了。不了解蔣介石的人還以為他此舉目的是為了對外粉飾和對內打氣,但毛主席是真正了解蔣介石的。果然,蔣介石在最能反映他真實想法的日記里,居然也是如此記載的,認為國民黨軍隊的勝利已經指日可待。
由此看來,蔣介石并非全然為了對外粉飾和對內打氣才會對國內局勢和戰爭進程作出如此判斷,實在是因為在戰略眼光上他與毛主席差得太遠了,他根本沒有能力對戰爭局勢作出全局性的準確分析,也就更談不上能洞見未來戰爭發展的趨勢。蔣介石的水平決定了他只能忙于應付一個一個地區的戰況,所以會認為北方戰局一時可以穩定,要圍剿劉伯承和陳毅兩部。
1948年1月10日,蔣介石在日記中記錄他深感意外且深為憂慮傅作義提出要增加華北兵力的要求,對蔣介石而言,他完全看不懂中共軍隊的情況和動向,所以會對傅作義的要求感到吃驚和擔憂。他哪里能意識到,傅作義提出增加兵力的要求,其實就是因為國共交戰一年多以來,雙方有生力量已經發生了此消彼長的巨大變化而帶給傅作義的窘境。
到了這時候,已經不僅僅是傅作義感覺兵力不夠用,國民黨軍隊在各個戰場都已經深感兵力不足,自顧不暇了,誰也不愿意再抽調兵力去支援其他戰區。哪怕是已經發生了的如此嚴酷的現實,蔣介石卻對此毫無所知。連時任國民黨外交部長王世杰都在日記中都哀嘆:如今,人民解放軍的威脅,實數倍于去年今日!
接下來,國民黨軍隊兵力短缺的問題日益嚴重地暴露出來,終于連蔣介石自己也感覺到了“兵力不足,防不勝防”了。因為此時各個戰場上的國民黨軍高級將領紛紛向蔣介石呼救,都聲稱兵力不足,要求增援,其中最嚴重的當屬東北戰場。1948年2月19日,時任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錦州指揮所主任范漢杰就致電蔣介石直陳國民黨軍兵力不足又十分分散。
而其他地方又無法抽調兵力,國民黨軍處于處處設防而處處守備薄弱的窘困境地。到1948年3月,中共領導的人民解放軍正規軍兵力已達132萬余人,非正規軍兵力116萬余人,而且戰斗力也大為增強。國民黨軍正規軍只剩下了181萬人,非正規軍剩下了184萬人。從人數上來看,雖然國民黨軍兵力仍占優勢,但他們的士氣和戰斗力卻大為削弱,大多都是被動挨打。
毛主席對國內局勢和戰局發展洞若觀火,他一直在非常冷靜地觀察和計算著雙方有生力量發生的此消彼長的變化,在這個基礎上,他當機立斷地作出新的戰略決策,這個戰略決策的主要關注點仍然是“如何消滅國民黨軍的有生力量,尤其是它的精銳主力”,因為這對戰爭全局的勝負有著決定性的重大意義。在這時候,毛主席已經開始考慮要打大殲滅戰的問題了。
當時,國民黨軍戰斗力較強的部隊大多集中在華東和東北地區。在南線,國民黨軍最精銳的主力是第5軍和第18軍,毛主席的注意力已經牢牢地鎖住了這兩個軍。毛主席5月在為中央軍委起草的電報中指出,夏季作戰的重心是各方協助粟兵團殲滅敵第5軍,只要殲滅了敵第5軍,就取得了集中最大力量殲滅敵第18軍的條件,這兩軍被殲滅了,中原戰局可順利發展。
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油畫)
在北線,毛主席敏銳地指出,要阻止東北國民黨軍主力(含新1軍、新6軍)南撤關內,因此,他致電東北野戰軍,要他們必抓住這批敵人,如果敵人從東北大量向華中轉移,則對華中作戰極為不利。毛主席此時最操心的事就是如何想方設法把國民黨軍在北線的主力留在東北,不讓他們南移,這就可以方便解放軍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他們。
隨著國內局勢和戰局發展進程,毛主席已經開始考慮該發動戰略決戰了!而此時的蔣介石對此卻毫無察覺,他對這種形勢根本就看不清楚,自然也就無從談起如何根據急劇變化的形勢調整自己的戰略部署。因為他還抱著老觀念不放:依然把城市看得很重,遲遲下不了斷然放棄城市、以便集中兵力防御的決心。有時隱約想到了,又因為遇到一些阻力就舉棋不定。
就連曾經擔任過蔣介石的衛士長,后來在臺灣又歷任軍政要職的郝柏村都曾經感嘆:當不能消滅敵軍時,一切軍事考慮,應以不被敵人消滅為第一要義。如果還斤斤計較于重要城市的固守,那么,大軍的補給線被切斷,其生存持續就指日可數,就會不戰而敗。還不及時調整軍事戰略,后果不堪設想!
郝柏村認為,用兵不外乎全軍(保全軍隊)與破敵,如今破敵不可能,則應求全軍。而全軍之道,在縮短戰線,節約兵力,并以集中兵力、保存戰力為主旨。當然了,郝柏村的這些看法已經是多年后的“事后諸葛”了,當時的蔣介石是萬萬沒有這樣的想法的。由此來看,毛主席的戰略眼光和指導能力都實在太強大了!
毛主席在戰爭發展過程中,始終著眼于全局,他會細心觀察和判斷戰爭的走向和發展趨勢,迅速抓住時機,作出重要決策和部署,甚至在這種趨勢還不怎么明顯的時候,他就能夠提前作出部署。一旦后來的情況發生變化,或者發現之前的考慮有不當之處,他又能當機立斷迅速進行調整。
到了1948年6月底,國共雙方兵力對比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國民黨軍總兵力下降為365萬人,能在一線作戰的正規軍只有174萬人。其兵力主要集中在3個地區:一是徐州地區劉峙集團50萬余人,加上非正規軍70萬余人;二是東北衛立煌集團34萬人,加上非正規軍45萬人不到;三是華北傅作義集團28萬余人,加上非正規軍40萬人不到。
這3個地區是蔣介石軍隊的主力所在,只要把這3個地區的國民黨軍解決掉,整個戰局就可以定下來。基于此,毛主席作出了發動“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重大決策。此外,還有3處國民黨的兵力較強:一是華中白崇禧集團有27.6萬人,加上非正規軍35.7萬人;二是西北胡宗南集團26.8萬人,加上非正規軍31.4萬人;三是山西閻錫山集團有7萬人。
但白崇禧和閻錫山都與蔣介石有著多年糾纏的利益和矛盾,胡宗南部在陜北飽受解放軍打擊,實力大損。所以,此3處國民黨軍不具備主力會戰的條件,只要把徐州、東北和華北3個地區國民黨軍解決了,此3處以及其他的國民黨軍都可以放在下一步來解決。人民解放軍此時總兵力已經達到了280多萬人,其中正規野戰部隊就多達149萬人。
三大戰役之遼沈戰役(油畫)
更可貴的是,此時的人民解放軍不但武器裝備得到了明顯改善,有了相當強大的炮兵和工兵,也積累了相當豐富的運動戰和城市攻堅戰的經驗,而且部隊士氣高昂。可以說,到了此時,戰爭的主動權已經牢牢掌握在了人民解放軍手中。雖然人民解放軍數量和武器裝備上還比不上國民黨軍隊,但毛主席以罕見的洞察力和魄力,果斷發動了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
參考書目:
《決戰:毛澤東、蔣介石是如何應對三大戰役的》:金沖及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年5月出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