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做得很漂亮,麻醉處理也非常好,但是患者最終卻出現了嚴重意外。尤其是DVT這個令很多醫生都頭痛的并發癥得出現,更是讓前期的努力付諸東流。
那么,我們如何能避免DVT呢?通過什么手段能夠與DVT和平共處呢?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是DVT:
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靜脈內凝結,阻塞靜脈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的一種疾病,英文全稱Deep venous thrombosis,縮寫DVT。
其中,下肢深靜脈血栓最為常見,其中左下肢發病率高于右下肢。
為什么骨科手術特別擔心這個DVT?
手術創傷,本身就是一個主要因素。骨科大手術對凝血系統的影響,術后制動以及止血帶等因素都意味著骨科是DVT高風險科室。
過去的時候,在我們對這個并發癥沒有過多了解的時候,這種并發癥帶給我們很多慘痛的經驗教訓。
那么,骨科手術如何預防它?
骨科大手術患者需常規進行靜脈血栓預防。
1.基本預防措施:
⑴手術避免損傷血管;
⑵使用止血帶得時候一定注意使用部位和松緊度;
⑶術后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回流;
⑷對患者進行預防靜脈血栓知識教育,讓患者重視DVT的預防并學習相關知識;
⑸術中和術后按照需求充分補液,避免血液粘度增加。
2物理預防措施︰足底靜脈泵(VFP)、間歇充氣加壓裝置((IPC)及梯度彈力襪(GCS),均利用機械性原理促使下肢靜脈血流加速,避免血液滯留,降低術后下肢DVT發病率。
3.藥物預防措施:有出血風險患者應權衡降低DVT的發生率與增加出血危險的關系。
主要藥物有:低劑量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LMWH)、磺達肝癸以及華法林。
骨科手術不可避免的涉及手術麻醉,需要注意哪些?
如果是延期手術,這方面比較好處理。但涉及到12小時以內的手術,尤其涉及到麻醉的,有以下需要注意的:
⑴術后12-24h(硬膜外腔導管拔除后2-4h)皮下給予常規劑量低分子肝素;或術后4-6h給予常規劑量的一半,次日增加至常規劑量。
⑵磺達肝癸鈉2.5mg,術后6-8h開始應用。
⑶術前或術后當晚開始應用維生素K拮抗劑(華法林),用藥劑量需要進行監測,國際標準化比值應維持在2.0-2.5,勿超過3.0。上述任一種抗凝方法的用藥時間一般不少于7-10d。聯合應用會增加出血并發癥的可能性,故不推薦聯合用藥。
總之,骨科大手術時可造成靜脈損傷、靜脈血流緩慢及血液高凝狀態,具有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關鍵因素。
DVT是骨科常見的病癥之一,因其發病率較高,可引起相關器官組織的功能障礙,導致肺栓塞(PE)和深靜脈血栓后遺癥等嚴重后果,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影響生活質量,病人痛苦大,治愈困難,而且醫療費用昂貴。
任何并發癥都不可能無緣無故出現,重在預防、抓細節。有一句話“細節決定成敗”,特別適合骨科手術。手術麻醉的成功,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注重圍術期中的每個細節管理,最終才能獲得最好的結果。
手術并不是哪一個科室獨立完成的,一臺“完美的手術”,需要手術科室、麻醉科室、護理團隊、手術相關科室、甚至家屬都要參與進來,各個環節密切配合,最終實現最好的結果。
廣州市南沙區中醫醫院主治醫師 譚文進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里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