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陳夕 編輯|馬青竹
如今看來,“華小魅”在汽車圈謀生的姿勢,各不相同。
華為在智駕和鴻蒙上繼承了“遙遙領先”的牌坊;小米依舊強在“產品經理”,比如,教130年的汽車業如何做防曬。
相比之下,手機界體量聲量較小的魅族,投身吉利后,成了介于“華為不造車”和小米汽車之間的過渡身份。
作為大吉利系的一部分,又有跟極星的合資公司,星紀魅族既不是“純”軟件方案供應商,也不是“真”自主造車。
不同的站位,勢必帶來不同的作用,和不同的市場。
肉眼可見的效果是,星紀魅族首要且主要服務于大吉利旗下品牌,專注智能車機和座艙。比如幾天前的“星紀魅族AI生態發布會”可見一斑。
這場發布會涵蓋了“AI生態故事”的各個環節。
但故事能否走通華/米之外的手機廠“造車”第三條路線?故事能否打動資本市場?
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從一輛電競定制版車型上,找到一些線索。
把電競房搬上車
如果大家對7月底,星紀魅族曾在ChinaJoy上展出過的一款電競主題概念座艙還有印象,那這次“星紀魅族AI生態發布會”上正式亮相的領克Z10 STARBUFF,就是它落地后的樣子。
這款星紀魅族與領克聯合打造的電競定制版車型,也是去年星紀魅族官宣“造車”后,發布的首款定制產品。
它在領克Z10基礎版車型基礎上,疊加了全球首款Flyme Auto 高能電競娛樂座艙。
搭載了億咖通·馬卡魯計算平臺、AMD V2000A桌面級芯片、AMD RX6600M獨立顯卡、水冷散熱、三星 OLED 車規高刷屏、1TB 固態硬盤以及 5G 高速車載網絡等在內的硬核設備,能實現3A單機游戲和PC端游雙重自由。
座艙布局和配色選材,也都針對電競興趣人群需求進行深度定制。一看就是我買不起的模樣(bushi)。
當然除了沉浸式聯機開黑,還可以拓展出戶外娛樂和即時辦公的場景,價格比普通版Z10多了兩三萬。
當汽車品牌已經在奶爸帶娃、賽道刷圈這些賽道卷無可卷的時候,獨辟蹊徑的星紀魅族,朝電競娛樂下手了,腦洞和勇氣都很大。
不過話說回來,電競確實與領克的用戶群和品牌調性相符。
當然,肯定會有不少完全不打游戲的人,無法理解為什么要在車里打電競。就像我在有娃之前,也不能理解為什么車里需要看動畫片的投影儀、溫奶的冰箱一樣。
比如在67%的人口都是游戲玩家,且沒有窮人的沙特,電競車可能就是一個絕妙的點子,至少體驗了Z10 STARBUFF的沙特電競協會主席、費薩爾王子,是這么認為的。
精準定義需求,定義汽車
電競定制車,就是星紀魅族造車策略落地的一種表現形式。
在這次的生態發布會上,除了這款定制車型,星紀魅族還推出了魅族 Lucky 08 AI手機、智能眼鏡、智能指環等一系列AI產品。
耐人尋味的部分,還公布了全新的產品品牌“Star”,從而調整了品牌矩陣,把星紀魅族拆成了「星」和「魅」兩部分。
智能眼鏡和智能汽車歸屬“Star”品牌,AI手機和AI Device歸屬“MEIZU”品牌。
而具體到智能汽車業務,星紀魅族選擇了兩條腿走路,一條是“造車”,另一條則是作為智能座艙供應商。
不過就像開篇所說的,星紀魅族的“造車”模式,和華為、小米都不同。
星紀魅族CEO蘇靜將其概括為,在吉利集團的先進平臺、架構和三電基礎上,做差異化定義,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我們選擇不需要重資產投入的造車方式,與兄弟公司深度合作,發揮自己在交互以及產品定義方面的優勢,做自己擅長的部分。”
也許可以理解為定制化造車。
之所以選擇這個策略,星紀魅族COO廖清紅給出的解釋是,當下汽車行業的競爭焦點,已經從傳統的比拼機械性能,變為了電氣化、數字化的較量,智能科技是新的競技場。
在操作系統方面,星紀魅族有十多年的積累。而在產品定義能力上,星紀魅族和華為、小米一樣,能夠復制在3C領域的成功經驗,更精準把握消費者的需求。
而和華為、小米不同的則是,星紀魅族并不追求滿足廣泛用戶群體的需求,而是聚焦精準服務,滿足一部分人群的需求和喜好。
“我們肯定無法贏得14億人的青睞,但是總有一批陪伴我們一起成長的魅友,他們的需求是我們想要去滿足的。不論是車還是3C產品,我們都希望擁有自己的創新和特色。”
在廖清紅看來,滿足部分用戶的喜好,并不等同于走小眾路線。比如電競,在中國并不算非常小眾的領域。
《2024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的電競人數規模為4.9億。從這個角度來看,星紀魅族選擇的電競定制車,確實不是一條小眾賽道。
廖清紅說,接下來星紀魅族要做的,就是聚焦年輕潮玩人群和年輕家庭對汽車的喜好,“如果每年有幾十萬用戶喜歡、購買我們的車,就是我們的階段性勝利。”
針對特定人群的需求造車,星紀魅族的策略,可以用長尾理論來概括,代表多元化和個性化的小眾市場,確實有可能獲得比主流市場更平和的競爭。
講AI故事,保持開放
相較于合作造車,對于星紀魅族的智能汽車業務來說,更大的想象空間,來自于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這個身份。
去年11月,星紀魅族基于Flyme Auto發布了智能座艙行業解決方案“無界智行開放平臺”,實現智能座艙核心能力的模塊化開放。
具體來看,無界智行開放平臺提供Flyme Auto全案、Flyme Auto Inside、Flyme Link三種合作模式,車企可以靈活選擇軟硬件方案。
而座艙方案、手機互聯和所有周邊生態產品力的基礎是 Flyme AIOS的進化。
根據此次發布會介紹,這一操作系統已經擁有 100+ 多項 AI 功能。
目前,AI是同樣卷無可卷的手機行業新高地,相比之下Flyme AIOS 在核心技術的深度和廣度上仍無法與手機大廠相比,手機銷量也不在一個量級。但跟傳統車企比起來又要領先許多。
如果跟華為、蘋果和小米等資本雄厚的豪門硬拼AI軍備賽,很難想象手機銷量規模有限的星紀魅族如何勝出,只能在產品開發上多下功夫。
所以開放,是這個平臺另一大的特點。對內對外提供更多更細的定制化服務。
雖然現在星紀魅族的合作還是圍繞吉利集團旗下的品牌展開,但是開拓更多外部公司和品牌,一直是星紀魅族的目標。
“我們不認為每家公司都需要做一個大模型,做一個操作系統。和芯片行業一樣,全球芯片領域能容下的就那幾家公司,所以開放合作很重要。”
在廖清紅看來,汽車行業對車企的能力要求在發生變化,從機械化到信息化是一個鴻溝。垂直整合的難度很大,不是每家傳統企業都能邁過。
對于那些無法跨過鴻溝的車企來說,通過和星紀魅族合作,做好各自擅長的部分,反而會迸發出新的生命力。
當然,全棧自研是車企們都愿意喊出的口號,而廖清紅并不認為這會影響車企與星紀魅族的合作。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堤壩’,能真正實現垂直整合的車企是極少數的,而且很多也是通過收購實現,真正內生的很少,在任何行業都是如此。”
蘇靜透露,目前除了吉利、領克、極星和smart這些吉利系品牌,紅旗07、09兩款車也應用了Flyme Auto的AIOS系統。
“無界智行開放平臺已經接入14款車型,還有更多國內、國際汽車品牌正在逐步接入當中。”
甚至把定制手機的業務也拓展出去。
8月27日,中國一汽官方招標采購平臺新增:“紅旗手機開發技術采購直接采購候選人公示”。供應商為湖北星紀魅族集團有限公司。
結語
在發布會結尾的彩蛋部分,蘇靜展示了兩張圖片,星紀戰車和機器人。
她說,這次發布的新品只是好戲開場,星紀魅族還有更多好玩的產品在緊鑼密鼓的研發中。他們構建的未來場景,將是一個包含手機、眼鏡、汽車、機器人的全場景生態。
可能和電競車一樣,會有人認為戰車和機器人過于天馬行空,坦白說,這些新物種的受眾群會有多少,市場表現究竟如何,誰也無法做出準確預測。
但不能否認,它們足夠“有趣”“有個性”,當其他企業忙著內卷的時候,星紀魅族選擇去拼差異化,這種選擇本身,或許比結果更重要。
蘇靜說,她相信“中國這一代的企業,可以做出跟隨策略之外,真正世界級創新的產品。”
另有觀點認為,蘇靜接任CEO和法人,或許意味著推動星紀魅族的IPO進程。
在聯合創立星紀魅族之前,蘇靜就是星紀時代的聯合創始人、 CFO ,曾主導收購魅族。其早期工作經歷多為基金公司高管和投資領域。
資本市場消息顯示,星紀魅族原打算2024Q2港股上市。畢竟發力AI是要燒錢的。上市后,若能稀釋吉利系的印記,也有利于開拓更多外部客戶。
—THE END—
出行百人會 | AutocarMax
追蹤汽?出行產業鏈進化,關注新產品、新科技、商業邏輯與商業人物,影響圈層中有影響力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