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24新能源產業發展大會·投資常州大會在常州舉行。大會以“‘能’鏈世界‘投’向未來”為主題,圍繞新能源發展的時代命題、投資常州的雙向奔赴,共促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發布常州“中國新能源之都”城市產業名片。(中國江蘇網9月29日)
“產業名片”,十年樹木。產業名片是一座城市產業實力的重要標識和經濟影響力感召力的具體象征。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正如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所言,“沒有日復一日地向下扎根,就沒有今天明天的向上生長。”發展新能源產業,對于推動經濟社會向綠色低碳轉型具有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常州瞄準社會發展趨勢,抓住時代風口,讓新能源產業在常州“扎根生長成為大樹”。7000億新能源產業年產值,天合光能、東方日升、江蘇時代、理想汽車、萬幫數字能源等大量優質龍頭企業,3400余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全國率先構建起“發電、儲能、輸送、應用、網聯”新能源產業生態閉環,展示了常州新能源產業的實力。
“向下扎根”,枝繁葉茂。2023年,常州以全省4%的面積,承載6%的人口,貢獻7%的財政收入和8%的經濟總量,邁入GDP萬億俱樂部。常州絲毫沒有松口氣,而是乘勢而上,再接再厲,聚焦“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城市定位,以新能源之都建設引領綠色低碳轉型,擦亮高質量發展底色。363天,江蘇時代百億項目從簽約到投產;6年,理想汽車從3頁PPT到營收超1238億元;4年,成長為新能源之都。太陽能光伏產業規模,常州位居全國前列;動力電池產業鏈完整度,常州以97%居全國第一;最新《2024胡潤中國新能源產業集聚度城市榜》,常州位居第三。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常州扎扎實實續寫新篇。
“向上生長”,再攀高峰。常州以吃改革飯聞名,走創新路成長,憑精氣神制勝,深知必須激流勇進,不進則退,慢進亦退。不斷出大招、創新招,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力未來產業。設立省內規模最大的50億元新能源產業投資母基金,規模20億元的長三角硬科技科學家基金、規模16.8億元的元璟新創中小創業投資基金,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儲備后勁,加油添翼。常州擁有全省數量最多的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繼續引進“燈塔工廠”,加大力度招引百億項目、培育千億企業、打造萬億產業,拓展合成生物、低空經濟、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固態電池等“新質生產力”新賽道版圖。
新能源,“能”鏈世界;新賽道,“投”向未來。發展新能源,正成為常州最確定的未來!讓我們接續努力,向著“引領長三角、輻射全國、全球有影響力的新能源之都”的目標挺進,為全省、全國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常州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