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益峰
我的祖籍是湖北恩施附近,后來搬遷到重慶萬州區人。大學畢業之后,長期定居在北京,愛人是河南焦作人,經過長期的選擇,筆者經常定居在河南鄭州附近。鄭州距離焦作,只有幾十公里。
很多愛好者問:
為什么常住河南鄭州?
筆者統一說說。筆者長期研究地理,長期考察現實的案例,發現華北平原,是當下容易出現集中的興旺的地方之一。平原地方,是最容易聚集興旺、平和、包容、寬厚氣息的地方。如果降水密集的平坦地帶,更加容易聚集旺氣。
望靠近興旺之地,遠離那些衰敗的地方,這才是人間正道。
早年劉氏家業非常輝煌,發家之后,延請風水名師四處卜選寶地,另行居住。結果十來個明師,花費三年的功夫,在幾十公里之內卜選寶地,最后看中石龍山,卜選到真龍穴地,當年的地理先生說,此地要出巡撫以上的大人物。前面是陽宅,后面是墳墓區域,葬后前面兩撥人家破人亡,第三波人,十幾戶人家,全是窮困、短壽、殘疾、離婚、老光棍等等,啥富貴也沒有。
如今老百姓不相信這些說法,紛紛逃離。只剩下一戶人家,沒有地方可去,還留在此地居住。
1、山區更多容易聚集窮苦和倒霉
我的祖籍,一直在湖北恩施,重慶萬州、石柱等附近,該地區為大山地帶,有很很多的老宅。幾乎所有的老宅老墳,都是按照尋龍點穴思路卜選的地形,這是最為完美的地形。很多院子,甚至符合書本所說的最大的大地的標準。
無論是來龍,還是朝山案山,還是來水去水等等,都非常清晰干凈。
我的老宅、我的伯伯、叔叔、外公等等的宅子,都是符合這些理論的大院子。我們的祖上是土司家族,當時召集最好的風水師傅,將轄區之內(湖北恩施部分地區、重慶石柱縣、豐都、萬州部分區域),最好的地形,全部占住,一一修建宅院,供給家人使用。
解放后,這些古代的貴族宅院,全部分給老百姓居住。老百姓非常激動,爭先恐后的去居住這些豪華宅院,也想沾沾富貴人家的龍脈旺氣。期望很大,以為富貴唾手可得,王侯將相不在話下。
大量的宅院,一個院子居住七八戶、十幾戶人家,甚至幾十戶人家。筆者觀察過,上千個類似的宅院和墳墓案例,發家的極少見,只有個別,九成八以上,基本上窮苦人居多,倒霉的人居多,發家的人非常罕見。發家的人家,十不足一,百不足一。
所以老百姓不再相信這些傳統理論,紛紛逃離這些宅院。這些宅院,聚集的更多的是窮苦、倒霉、短壽、頑固等等倒霉的氣數,部分宅院,甚至是聚集的是絕后、牢獄、少亡、殘疾等等。
老百姓見此情形,幾乎上全跑了,一個都不剩下。他們都不再相信這些傳統風水理論,按照自己的風水經驗,大量在路邊交通方便的地方,修建住宅。也有部分老百姓,去城里,去鎮上買房子,修房子。
只有那些繼續看書,繼續聽名師鼓吹的愛好者,還在迷戀這些死板的美學公式。
其實很多名師,家里也是這樣的情況,在老宅居住,非常窮困倒霉,現在老宅也不敢居住了,自己去路邊,按照自己的經驗選了一個宅基地,啥形巒也沒有。
但是這些師傅非常可恨,還不斷帶你去考察他的老宅,吹噓其風水如何如何好?鼓吹你去找這些地形居住,鼓吹客戶去找這些地形居住。
山區出現部分富貴的地帶,也是水流聚集,的平坦區域附近。
真正的地理大道,真正的興旺之地,常常不需要矯揉造作,不需要太多的形巒作為屏障,平坦、寬厚、深遠、悠遠、安靜、深藏、厚重,才是最好的地理。
自古以來,華夏的富貴,比如漢代的劉邦、唐代的李淵,明代的朱元璋,宋代的趙匡胤等等,八成的富貴,都是出自平原,尤其是華北平原附近。
2、平原更容易聚集興旺的氣數
筆者考察,地理集中興旺之地,首先還是江浙和廣東等地,海拔較低的平坦之地,也是平原的位置,其次是華北平原,再其次是山間相對平坦的小丘陵,或者山間部分小盆地,有一些集中的富貴出現。
華北平原,堂局宏大,地氣厚重,土地肥沃,萬里平陽,符合“大地無形、大氣深藏”的自然規律。所以,自古以來,平陽地方,常常人丁極其興旺,多數祖墳,五六輩之后,都是男丁數十個之多。
平原渾厚的地氣,孕育的人口,常常更加厚實、渾厚、大胸懷、大氣魄,生活相對更加舒適,包容性更強,能干、厚道、流氓、法制觀念淡薄、人的等級觀念極差、秩序性很差等等,這就是中原,生機勃勃之地,造就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自古帝王將相、王侯貴族,八成出自這些地形。
所以筆者最近十年,長期居住在河南鄭州附近,經常在河南鄭州、焦作、林州、新鄉、洛陽等地徘徊,觀察研究氣數的變化。
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道至簡。真正的自然地理的大道,不是語言可以描述的。
降水最為充沛的平原地帶,最為容易聚集興旺的氣息,成片成片的富貴出現,古代進士舉人,無數。
江南古鎮,自古以來選址好,興旺之氣聚集,文人,富貴,不斷涌現。
比如江蘇省蘇州市同里古鎮,一個鎮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狀元1名、進士45名、舉人96名。
大量風水庸師,自稱明師,自己編造一些完美的形巒模式,自己也按照這個模式選址居住,號稱要出王侯將相。歷史上,他們這些村子,一個秀才,都沒有出現,幾千年如此。
3、大山會遮住我們的眼睛
總有一些迷戀尋龍點穴的師傅,那山區,那些為數不多的富貴說事。他們忽略一個事實,山區孕育的百姓,九成五以上,都夾雜極端窮困、倒霉、少亡、古怪、偏執、狹隘、狹窄、自私、膽小、極端虛榮、缺少關愛,哪怕對身邊最親的人都淡漠等等毛病。
山區家庭,大量的父子冷漠,母子冷漠,兄弟冷漠,夫妻冷漠,比比皆是,對外人全是虛假的表演。
這些性格特征,很難有所作為,即使得到一些富貴,也盡量不要靠近這些人,這些富貴,一般都比較極端,做事包容性極差。
所以我們即使居住在山區,不要氣餒,也要盡量遠離,盡量搬離,去城市居住,去大城市居住,娃娃哪怕走出去送外賣,去打工,也比待在山里有前途。
多數現實的山區富貴,一旦離開這些地形,一點也不留戀,常常一生都不會回去他的老家看一眼。他們深深的知道,最為了解這些地方,有多么落后,多么糟糕,多么衰敗。
大山,只會遮住我們的眼睛。
大溝,只會聚集衰敗的地氣。
這些地形,看著漂亮,自古以來,都是很少有文人、富商和富貴出現。
大山只會阻擋氣流的變化,遮擋旺氣的聚集,衰敗、狹隘、自私、偏執、古怪的氣息,不斷的聚集,不斷的停畜。人的興旺,需要交流,需要流動,只有大平原地帶,人可以走起來,活動起來,才會更加興旺。
筆者考察大量的現實案例,平原地方的富貴,其成功的概率,遠遠大于山區。這就是現實。
部分地理先生,拿著那些極個別特殊的山區富貴案例,當著標準研究,這是不對的。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