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大星寫現在電商的問題,后臺收到很多留言,賣家們的怒火從對賺不到錢的控訴逐漸集火到了僅退款。
其實那篇文章想說的是有的平臺能不能突破自己尷尬現狀的問題,但大家既然這么關心僅退款,大星就多說兩句。
僅退款最早是拼多多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在消費者買到“嚴重劣質、貨不對板”的商品,或者延遲發貨、強制發貨等等情形下由平臺做出支持消費者的措施。
僅退款和早期拼多多是絕配,因為拼多多起家就是靠直接打通白牌廠家和消費者這個重要通道,使得中間商無法賺差價。但也是因為是白牌廠家,有些人干起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生意,因為他們的品牌不值錢。
這一點,拼多多也知道。所以他們下了很大力氣來整治假貨。
2019年年初,有一位曾經的拼多多商家面對電視鏡頭說,他整整32萬的貨款被拼多多給凍結了,拼多多扣著他的錢兩年都不給。
大家雖然沒有當過資本家,但是受害者還是常當的。老哥看起來憨厚老實,往那兒一坐,苦水一倒,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同情。
拼多多為啥扣著老哥的錢不給呢?
2017年,老哥在拼多多上開店,銷售勁霸男裝。拼多多在一次巡查中發現,老哥賣的勁霸男裝是假貨。
按照平臺的政策,拼多多扣押了商家的貨款,并按照假一賠十賠付給了購買的消費者,而且直接封了老哥的店。
老哥肯定不干,先是舉報,然后聯系媒體,最后還把拼多多告了。法院一審判老哥敗訴。他在法庭上也承認自己賣的是假貨,但他認為這并不是自己的責任:
我們都是檔口拿貨,又不可能一件件去檢測。
請大家記下這句話,一會兒還有call back。
這樣的案例很多,2017年2月,成都商家訴拼多多扣押公司8萬多貨款。法院查明這家公司賣的睫毛膏是假貨,一審判定拼多多勝訴。
那一年,拼多多攔截了4000萬個侵權鏈接,關掉了超過700個被投訴的店鋪。
可以說,在平臺從草莽期向正規化過度的時間里,拼多多用保證金和僅退款的鐵腕制度教會了白牌商家,低價不等于假貨。
拼多多發展太過迅猛,導致淘寶和京東等平臺不得不跟進做僅退款,慢慢的這個措施就成了電商標配。
講完了背景,說說僅退款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怎么改進僅退款那是黃老板思考的,大星就說說為什么僅退款還很必要。
比如說真假茅臺摻著賣這個問題。平臺去巡查,人家正品商品、授權、進貨單啥都有。但賣到消費者手里是不是真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有記者曾暗訪過山寨商家,發現有商家專門注冊了TGt商標,不注意看和TCL幾乎一模一樣。
還有什么康徍、小米視界,記者去問商家,商家還振振有詞,表示我們絕對不是蹭名牌:
這代表了公司的愿景。
說到這里,大家會不會想到美誠月餅?主播們一聲聲家人的呼喊下,誰還花心思研究商標啊。大星也一直在想,拼多多為什么就沒有小楊哥這樣就不退一賠三的主播?
每次無良主播賣了問題商品,各路專家、律師,都在解讀平臺、主播、商家之間責任怎么劃分。一會兒廣告方,一會兒又是制造商。和前面那個說自己就是檔口拿貨,一點責任沒有的大哥像不像?
其實視頻平臺直播賣貨的構成和拼多多差不多。去年全年,視頻直播電商里,來自白牌商家的貢獻,占到總GMV的:
85%。
DNA是給消費者低價體驗,那準入門檻就高不了,而且白牌不意味著天然有原罪,但在一個白牌扎堆的集市里,如何保護消費者的權益,這對監管水平的要求很高。
這方面拼多多做得比視頻平臺都好,甚至是太好了,導致被商家們數次圍攻。當然,這里面有0元購羊毛黨的因素,但總體上,消費體驗肯定是好的,不然市值和GMV不可能越來越高。
好,我們在回到剛才的問題,拼多多為什么就沒有大主播?
答案很簡單,僅退款能讓他們全家都穿不上褲衩子。
關注星球視頻號,熟知寰宇人間事
加大星微信:Howbigstar 備注公司-職業
給我一個在看,我能撬動整個星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