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eenpeace
河水奔流而過,留下了什么痕跡?
樹木搖晃發出沙沙聲,與穿梭林間的他們,互相傾訴著什么?
“見證,記錄,行動”,是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推動環境問題得到重視與解決的重要方式。面對瀾滄江流域人類大規模活動造成的森林退化,及其對生物多樣性產生的嚴重威脅,我們用鏡頭找到了他們——一些正在默默修復森林、縫合其傷口的“自然合伙人”。
10月1日-10月4日,綠色和平主辦的《與你為林,河你為伴》攝影展,以瀾滄江為引,分為‘與你為林’及‘河你為伴’兩個部分,全面呈現流域內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的同時,也展示了綠色和平過去幾年深入云南多地所見證的一個個生動的森林修復故事。
地點: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園景區
? Greenpeace
河你為伴
人與自然,相會于瀾滄江的脈動中
瀾滄江,這條蜿蜒的生命線,從唐古拉山東北坡的茫茫雪山之巔,深入干熱河谷,穿越濕地、湖泊和熱帶雨林,孕育了十余種迥異的生態系統。離開西雙版納,瀾滄江化身為湄公河,繼續撫育著中南半島。
瀾滄江航拍組圖。攝影師:李瑋
展覽現場圖 ? Greenpeace
不管是蒼勁挺拔的寒溫性針葉林、郁郁蔥蔥的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和季風常綠闊葉林,還是濃密又神秘的熱帶季雨林和熱帶雨林,在瀾滄江流域都能找到蹤跡。千百年來,這里多樣的生境是長臂猿、亞洲象、望天樹等瀕危動植物的家園,也為周邊藏族、傈僳族、納西族等居民在這里繁衍生息提供了保障。
與你為林
人與自然,相守于修復與重生的傳承里
參與森林修復的“自然合伙人”們,把自己的熱情和時間投諸植物——培護它的土壤,深諳它的物候,熟稔它的故事。反過來,受到悉心呵護的植物也回饋著庇護、希望和成就感。在這個相互影響、相互成就的過程,“自然合伙人”們逐漸迎回了充滿生機的森林,也找到了充實的自己。
作品《人生如同植物,亦是自然造物》。攝影師:嚴荼
展覽現場圖 ? Greenpeace
修復一片森林,遠不是種下幾棵樹那么簡單。從篩選一顆適合當地環境的種子并照顧它生根發芽,到栽下樹苗并養護它成為庇佑一方水土、養育萬物生靈的森林,這個過程需要科研、技術與資金支持,也離不開在地社區參與以及本土智慧運用。從雪山到熱帶雨林,“自然合伙人”們的付出,讓森林的恢復成為了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