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將近,群眾參觀昌吉博物館的熱情高漲不減。9月24日,記者從昌吉博物館了解到,9月以來,昌吉博物館日均參觀量超過2000人次,其中,9月11日的單日參觀量首次突破4000人次。截至目前,昌吉博物館總參觀量已突破30萬人次。
為充分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更好地滿足廣大公眾精神文化需求,昌吉博物館中秋假期3天正常開館并延遲了閉館時間,“十一”期間也將正常開放、并延長下午開放時間。
圖為觀眾正在看展。記者付小芳 攝
“新疆地大物博,每到一個城市都會有新奇感,而博物館是快速了解當地歷史文化的最好選擇。”湖南游客張胡琴告訴記者。對于這位“95后”姑娘來說,每到一個城市旅游,參觀博物館都是首選。
時下,博物館熱在全國范圍內持續升溫,提前預約、深夜搶票、排隊等候成為常態,“為一個館赴一座城”的旅行者不在少數。年輕群體走進博物館,通過近距離觀看文物展品,了解歷史故事,探尋文化脈絡,領略中華文明的魅力。博物館數字化、沉浸式體驗給受眾帶來的獲得感與滿足感功不可沒。
圖為老師為學生講解內容。記者付小芳 攝
據了解,昌吉博物館由昌吉州博物館、北庭研究院和昌吉市博物館合并建制整合建立,于2023年5月18日開館,建筑總面積達14526平方米,展廳面積4485平方米,現有館藏文物8754件(套),珍貴文物263件(套)。目前,館內有“絲綢之路天山廊道——昌吉歷史文物陳列”“新疆歷史名人展”兩大固定展覽;開館后先后引進了“絲路遺珍——古代絲綢之路上的貨幣展”“共有的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陳列展”“流金歲月——世界文化遺產地鼓浪嶼文物特展”“海絲遺珍”“豐碑展”等多個臨時展覽。
此外,“東方風來滿眼春——慶祝昌吉回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成就展” 也于8月28日在昌吉博物館展出,吸引了眾多參觀者觀看昌吉州成立7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開展20余天,展覽已吸引120余個團體、20000人次觀看。
昌吉州文博院(博物館、北庭研究院)黨組書記張艷珍說:“昌吉博物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守正創新,通過深挖歷史資源、加強數智賦能、引進優質展覽、提升服務水平等方式,繼續推出主題突出、導向鮮明、內涵豐富的文物陳列展覽精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記者許樂 通訊員李敏 報道
聲明 :昌吉州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致力于知識產權保護,尊重權利人的版權,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我們無法核實其出處,難以取得權利人的許可,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或溝通許可事宜。聯系電話:0994-2707290
來源:昌吉州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