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前期實行州縣制,后期改為郡縣制。
唐朝恢復州縣二級制,并在州一級設立“府”。
貞觀元年,天下大定,又對州縣進行省并,唐初全國共劃分為10個道。
來看看你家鄉在唐朝貞觀年間是屬于什么道的吧。
原文賞析:
紹漢法周,建都關內。
都邑考:高祖因隋之舊,定都長安,時謂長安為京城。 太宗修洛陽宮,時巡幸焉。 高宗嘗言:「兩京,朕東西二宅。 」武后都洛陽。 玄宗以長安為西京,洛陽為東京。 肅宗更以蜀郡為南京,鳳翔為西京,而西京為中京。 尋又以京兆為上都,河南為東都,鳳翔為西都,江陵為南都,太原為北都,所謂五都也。
【譯文】繼承漢朝,效仿周朝,唐朝把都城建立在關內。
《都邑考》記載:唐高祖李淵沿襲了隋朝的舊制,定都長安,當時將長安稱為京城。唐太宗李世民修建了洛陽宮,有時會去那里巡游。
唐高宗李治曾說:“兩京,是我的東西兩處住所。”武則天以洛陽為都城。
唐玄宗李隆基把長安稱為西京,洛陽稱為東京。唐肅宗李亨又把蜀郡定為南京,鳳翔稱為西京,而西京長安又稱為中京。
不久又把京兆稱為上都,河南稱為東都,鳳翔稱為西都,江陵稱為南都,太原稱為北都,這就是所謂的五都。
文軌混同,分天下為十道。
東距河,西抵隴坂,南據終南,北邊沙漠,曰關內道。
雍州,華州,同州,岐州,隴州,邠州,涇州,寧州,坊州,鄔州,丹州,延州,慶州,原州,鹽州,靈州,會州,夏州,豐州,勝州,綏州,銀州。
【譯文】國家統一,天下劃分為十道。
東至黃河,西至隴坂,南到終南山,北靠大沙漠,這稱為關內道。
雍州、華州、同州、岐州、隴州、邠州、涇州、寧州、坊州、鄔州、丹州、延州、慶州、原州、鹽州、靈州、會州、夏州、豐州、勝州、綏州、銀州。
(關內道治所位于京城長安。關內道還轄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
東盡海,西距函谷,南濱淮,北薄于河,曰河南道。
洛州、陜州、虢州、汝州、鄭州、汴州、豫州、許州、陳州、潁州、亳州、宋州、曹州、滑州、濮州、鄆州、濟州、齊州、淄州、徐州、兗州、泗州、沂州、青州、萊州、棣州、密州、海州。
【譯文】東至大海,西至函谷關,南至淮河,北至黃河,這稱為河南道。
洛州、陜州、虢州、汝州、鄭州、汴州、豫州、許州、陳州、潁州、亳州、宋州、曹州、滑州、濮州、鄆州、濟州、齊州、淄州、徐州、兗州、泗州、沂州、青州、萊州、棣州、密州、海州。
(勘誤:還有亳州和宿州。河南道相當于現在的山東省,河南省全境,江蘇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
東距常山,西據河,南抵首陽、太行,北邊匈奴,曰河東道。
并州、潞州、澤州、晉州、絳州、蒲州、汾州、慈州、隰州、石州、沁州、箕州、嵐州、忻州、代州、朔州、蔚州、云州。
【譯文】東至常山,西至黃河,南抵首陽山、太行山,北邊靠近匈奴,這稱為河東道。
并州、潞州、澤州、晉州、絳州、蒲州、汾州、慈州、隰州、石州、沁州、箕州、嵐州、忻州、代州、朔州、蔚州、云州。
(河東道治所位于河中府。貞觀十道之一,位置相當于今天的山西省。開元之后,設立河東節度使,成為北方重鎮,五代十國后唐、后晉、后漢、北漢的發祥地。)
東并海,南迫于河,西距太行、常山,北通渝關、薊門,曰河北道。
懷州、衛州、相州、洺州、邢州、趙州、冀州、恒州、定州、易州、幽州、深州、瀛州、貝州、魏州、博州、德州、滄州、媯州、檀州、營州、平州、燕州。
【譯文】東至大海,南至黃河,西至太行山、常山,北通渝關、薊門,這稱為河北道。
懷州、衛州、相州、洺州、邢州、趙州、冀州、恒州、定州、易州、幽州、深州、瀛州、貝州、魏州、博州、德州、滄州、媯州、檀州、營州、平州、燕州。
(河北道轄境還包括安東都護府。)
東接荊、楚,西抵隴、蜀,南控大江,北距商、華之山,曰山南道。
荊州、襄州、鄧州、唐州、隨州、郢州、復州、均州、房州、峽州、歸州、夔州、萬州、忠州、梁州、洋州、金州、商州、鳳州、興州、利州、閬州、開州、果州、合州、渝州、涪州、渠州、蓬州、壁州、巴州、通州、集州。
【譯文】東邊連接荊州、楚地,西邊連接隴州、蜀地,南邊控制著長江,北邊靠近商山、華山,這稱為山南道。
荊州、襄州、鄧州、唐州、隨州、郢州、復州、均州、房州、峽州、歸州、夔州、萬州、忠州、梁州、洋州、金州、商州、鳳州、興州、利州、閬州、開州、果州、合州、渝州、涪州、渠州、蓬州、壁州、巴州、通州、集州。
(山南道位置在秦嶺以南,長江以北,劍門關以東。相當于今天的河南省、陜西省南部,四川省東北部,湖北省西部和重慶。開元之后,分為山南東道和山南西道。)
東接秦州,西逾流沙,南連蜀及吐蕃,北界沙漠,曰隴右道。
秦州、渭州、成州、武州、蘭州、河州、洮州、岷州、迭州、宕州、鄯州、廓州、涼州、甘州、肅州、瓜州、沙洲、伊洲、西洲和庭洲。
【譯文】東邊靠近秦州,西邊越過流沙,南邊連接蜀地和吐蕃,北邊靠近沙漠,這稱為隴右道。
秦州、渭州、成州、武州、蘭州、河州、洮州、岷州、迭州、宕州、鄯州、廓州、涼州、甘州、肅州、瓜州、沙洲、伊洲、西洲、庭洲。
(隴右道轄境包含今甘肅和新疆地區。)
東臨海,西抵漢,南據江,北距淮,曰淮南道。
揚州、楚州、和洲、滁洲、濠洲、壽洲、廬洲、舒洲、蘄洲、黃洲、沔洲、安洲、申洲。
【譯文】東邊靠近大海,西邊連接漢水,南邊占據長江,北邊靠近淮河,這稱為淮南道。
揚州、楚州、和洲、滁洲、濠洲、壽洲、廬洲、舒洲、蘄洲、黃洲、沔洲、安洲和申洲。
(淮南道相當于現在的江蘇省中部、安徽省中部、湖北省東北部和河南省東南角。治所在揚州。)
東臨海,西抵蜀,南極嶺,北帶江,曰江南道。
潤州、常州、蘇州、湖州、杭州、睦州、歙州、婺州、越州、臺州、括州、建州、福州、宣州、饒州、撫州、虔州、洪州、吉州、袁州、郴州、江州、鄂州、岳州、潭州、衡州、永州、道州、邵州、朗州、澧州、辰州、巫州、施州、思州、南州、黔州、費州、夷州、溱州、播州、珍州。
【譯文】東邊靠近大海,西邊連接蜀地,南邊靠近嶺南,北邊靠近長江,這稱為江南道。
潤州、常州、蘇州、湖州、杭州、睦州、歙州、婺州、越州、臺州、括州、建州、福州、宣州、饒州、撫州、虔州、洪州、吉州、袁州、郴州、江州、鄂州、岳州、潭州、衡州、永州、道州、邵州、朗州、澧州、辰州、巫州、施州、思州、南州、黔州、費州、夷州、溱州、播州和珍州。
(江南道初設時轄境包含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及江蘇、安徽、湖北長江以南、四川東南部、貴州東北部之地。作為江南道治所和最大城市,蘇州也是唐代江南唯一雄州(按照唐的定制,州分輔、雄、望、緊、上、中、下七等)。
東連牂牁,西界吐蕃,南接羣蠻,北通劍閣,曰劍南道。
益州、綿州、始州、梓州、遂州、普州、資州、簡州、陵州、邛州、雅州、眉州、嘉州、榮州、瀘州、戎州、茂州、維州、峨州、姚州、龍州、文州、扶州、松州、翼州和當州 。
【譯文】東邊連接牂牁,西邊與吐蕃交界,南接各部蠻族,北通劍閣,這稱為劍南道。
益州、綿州、始州、梓州、遂州、普州、資州、簡州、陵州、邛州、雅州、眉州、嘉州、榮州、瀘州、戎州、茂州、維州、峨州、姚州、龍州、文州、扶州、松州、翼州和當州 。
(劍南道治所位于益州成都府。因位于劍門關以南得名。開元年間置劍南節度使,為節度使名,又為地理區劃名。轄境相當今四川省大部,云南省瀾滄江、哀牢山以東及貴州省北端、甘肅省文縣一帶。安史之亂后,乾元元年(758年)分為西川節度使和東川節度使。)
東南際海,西極羣蠻,北據五嶺,曰嶺南道。
廣州、韶州、循州、潮州、連州、端州、康州、岡州、恩州、春州、勤州、新州、封州、潘州、高州、辨州、羅州、竇州、瀧州、雷州、廉州、欽州、陸州、瓊州、振州、崖州、儋州、桂州、昭州、富州、賀州、蒙州、梧州、藤州、義州、郁林州、平琴州、容州、白州、山州、牢州、黨州、禺州、龔州、潯州、貴州、繡州、橫州、邕州、賓州、澄州、象州、柳州、融州、粵州、芝州、籠州、環州,己州,交州,武峨州,愛州,長州,驩州,峰州、湯州。
【譯文】東南邊靠近大海,西邊與各部蠻族相連,北據五嶺,這稱為嶺南道。
廣州、韶州、循州、潮州、連州、端州、康州、岡州、恩州、春州、勤州、新州、封州、潘州、高州、辨州、羅州、竇州、瀧州、雷州、廉州、欽州、陸州、瓊州、振州、崖州、儋州、桂州、昭州、富州、賀州、蒙州、梧州、藤州、義州、郁林州、平琴州、容州、白州、山州、牢州、黨州、禺州、龔州、潯州、貴州、繡州、橫州、邕州、賓州、澄州、象州、柳州、融州、粵州、芝州、籠州、環州,己州,交州,武峨州,愛州,長州,驩州,峰州和湯州。
(嶺南道治所位于廣州,轄境包含今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部、廣西壯族自治區大部、云南省東南部、越南北部地區。開元時將福州、泉州、建州、汀州、漳州五州(今福建?。﹦澖o江南東道,之后轄74州,仍為當時全國之最。)
共有州二百九十有三。
是時既北殄突厥,西平吐谷渾、高昌,后又東伐高麗,北滅薛延陀,西臣西域,其地東至海,西逾蔥嶺,南盡林州,北被大漠,東西九千五百十一里,南北一萬六千九百十八里。
【譯文】唐朝貞觀時期總共有293個州。
這個時候唐王朝已經消滅了北面的突厥,平定了西面的吐谷渾和高昌國,后來又向東征討高麗,北滅薛延陀,西面使西域各國臣服,其國土東至大海,西至蔥嶺,南至林州的南境,北抵大漠,東西長9511里,南北寬1698里。
端倪解析:
唐朝的貞觀十道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貞觀元年(627年)根據山川形勢和交通便利性,將全國劃分為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和嶺南道這十個道。
每個道都設有觀察史,起到監察作用,但并無實際權力。這一行政區劃的實際層級為都督-州-縣三級制。早期的都督-州-縣三級制的行政區劃有利于限制節度使的權力,防止其威脅中央政權。
在唐朝初期,這種行政區劃幫助唐朝完成了統一,使其逐步走向強盛,反映了唐朝的強盛和開放包容。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行政區劃的局限性開始顯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