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改革開放春風,展民營經濟風華;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制,書寫“關”與山海的故事;用青春的力量反哺家鄉,讓變革的種子在家鄉的土壤里發芽……
9月29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浙江省直機關青年理論宣講決賽在杭州開講。34名80后、90后和00后青年宣講員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及省委全會精神,通過主題宣講、分組 PK、時政宣講等環節,帶來一場場有趣、有“言值”的宣講,盡展青年風采。
(一)
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這場宣講活動展現青春與活力
決賽共分為三個階段,現場精彩紛呈。34名青年宣講員開展限時6分鐘的主題宣講,從中擇優推選16名宣講員進入即興挑戰決賽階段,每人限時3分鐘宣講,展開PK。再從中選出8名宣講員從熱門時政題庫抽題,限時1分鐘開展時政宣講。
在舞臺上,青年宣講員們激情“開麥”,結合各自的工作崗位和實踐,分享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及省委全會精神的理解和感悟,用更生動、活潑的方式講述黨的創新理論,展現出新一代宣講員的創新與活力。
今年正值大運河申遺十周年,在這背后有哪些故事?來自浙江省政協辦公廳的“80后”青年宣講員陳紅威,講起為大運河成功申遺而不懈努力的一群人。“文化傳承如一條河,作為新時代的浙江弄潮兒也要與潮共舞,踏浪前行。”他說。
來自杭州海關的“00后”宣講員樓恒以海關關員的工作經歷,講述了“關”與山海的故事。“關”與山攜手,讓青田楊梅走出大山,銷往歐洲;“關”與海并進,讓魚山島化身“金銀島”,從東海邁向全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浙江省水利廳的“90后”宣講員李均奕拿起一瓶飲用水,講述“飲水思源”和杭城“飲水”的藍圖。他看到一杯水的背后,是縣域發展從消耗自然走向綠色發展,是大江大湖從污染重重走向河湖秀美。
來自杭州醫學院的青年教師汪志誠用親身經歷和感受,帶來了一場引發共鳴的精彩宣講。入職高校三年來,他看著很多學生回到家鄉,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夢想,用行動詮釋著“走出大山不是逃離大山”的教育成才理念。在場觀眾也深刻感受到,在返鄉青年與鄉村的“雙向奔赴”中,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美好圖景正在繪就。
(二)
有趣有料有“言值”
青年宣講員發出時代潮音
青年宣講員們結合網絡熱詞和熱梗,用自己的體驗和感悟,發出新時代改革潮音。
在分組PK中,談起新質生產力,青年宣講員各抒己見。他們分別以智能化的空調零件生產車間、可遠程監測的“蟹公寓”等為例,形象地講述著新質生產力的具體實踐。
來自浙江省農科院的青年宣講員陳夢軼以浙江最近推出的各項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為引,延伸到浙江的各項創新舉措。青年宣講員們從不同角度詮釋出,浙江不僅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省域探索實踐的先行地。
如何看待“996”“007”加班文化和上班“摸魚”、帶薪聊天的“摸魚哲學”?《黑神話:悟空》火爆出圈,國潮風吹遍全球,傳統文化何以出圈?“白天上班、晚上學藝”,夜校的突然爆火給我們什么啟示……
在即興時政宣講環節,針對當下備受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青年宣講員們言簡意賅地講述自己的見解,讓理論宣講貼近生活、切熱點,讓理論學習入腦入心。
最終,本次宣講比賽共角逐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8名,優勝獎若干名。
作為其中一名“80后”青年宣講員,陳紅威告訴記者,自己參與其中也收獲頗豐,一名名青年才俊有的腳踏泥土,有的前往山區支教,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實踐唱響了改革發展最強音。
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為推動廣大青年群體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加強新時代機關青年宣講員選育,浙江省委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開展了“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省直機關青年理論宣講活動。
通過青年宣講員的“青言青語”,“高高在上”的理論變得更“接地氣”,為大家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理論學習。這也是此次“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省直機關青年理論宣講活動的初衷。
“比賽結束后,接下來,省直機關青年宣講員將繼續深入機關、社群、高校等各個場景,用鮮活案例和生動表達,賦能理論宣講走深走實,讓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全會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奮力書寫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中共浙江省委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