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藍字關注我哦!
周末兩天情緒持續發酵,明天我們很可能會迎來股市的第四個跳空高開,那么接下來的問題是,后市我們怎么操作?
在我們的知識星球,也有人打算杠桿資金進股市。
我們先來回顧下,近一個月以來我們的所有建議。在一個月前,我提示大家A股將在一個月內見底。
所以在最近的一個月,我多次提醒大家要在股市提前埋伏(雖然短期可能要忍受浮虧),然后9月中旬兌現該大盤見底的預判,見底之后,我們在9月24日迎來第一個放量上漲,隨后我提示大家陽線不止一根。
于是在這之后又出現了兩根大陽線,大盤已沖到接近3100點。所以到現在,大部分星球會員應該都是滿倉盈利并坐轎待漲的狀態。
那么接下去怎么操作,在此之前,我必須先跟大家講述一下,股票的上漲確定性從何而來。然后由此理論出發,我們會給大家一個大致的操作建議。
股市投資的第一層獲利含義,就是你投資一只股票,潛在含義就是獲得這只股票未來所有現金流的總和。
比如說,某壟斷央企經營很穩定,每年營收和利潤都不變,其市值100億,每年利潤都有30億,并把30億中的10億拿出來分紅。也就是,分紅值是其市值的10%。
也就是說,當你買下1萬元的該企業股票,你每年可獲得1000元分紅,那么十年可以回本,十年后的分紅,就是多出來的凈收益。
如果你是抱著每年拿分紅的想法去投資股票,你大概率不會被收割。這樣的股票有沒有呢?
有!
就是我兩年前在知識星球給大家提示過的港股四大行,大致就是利潤占市值1/3,然后分紅占利潤1/3,然后每年分紅回報10%(按當時股價計算)。當市場認為10%很劃算,甚至9%的回報也可以時,股價就會上漲11%(漲幅11%= 10%/9%-1)。
然后,我們再來看股市投資的第二層獲利含義,也就是它的升級版。
就是假如有一只股票,當年分紅回報只有3%,并且每年利潤增長20%(也就是分紅每年上漲20%),那么,如果你現在買入該股票,在7年之后,其分紅回報相比今天的買入價,也將達到10%。
這時,10%的分紅回報,稱為預期分紅回報。并且,當7年后兌現了10%的分紅回報后,如果我預期該公司利潤能繼續以20%的速度增長,那么再過6年,分紅回報相比我最早的買入價格,將超過30%。
換個說法,如果市場認為預期分紅回報的合理值是10%,也就意味著,當下的股價,必須相對于我的買入價上漲3倍多,才能使得6年后的分紅回報從30%降低為10%。
所以,當你面臨3%股息率但有20%增長的股票,和10%股息率但沒有增長的股票。很明顯,前者更劃算。
當后者經過10年,用分紅拿回了全部股價之時,前者股價已經漲了3倍。
說到這里,我想說的重點其實是,在股市投資里,最重要的兩個指標,就是預期和增長。
只要你有增長,我寧可不要你的分紅,因為我的獲利,都會體現在股價的增長之上。比如說,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從來不分紅。所以增長全部體現在了股價之上。用巴菲特的話說,把利潤分給你,你也做不到15%~20%的投資回報,那還不如我不分紅,全部拿去做市值增長。
所以,對于股價來說,增長預期其實是已經被包含在股價當中的。也可以說是被price-in了。
當財報披露的增長不及投資者的預期,股價跌。反之,當增長超出預期,股價漲。
文章寫到這里,股市的第一層和第二層獲利含義,都說完了,看起來并不復雜,那么為什么大家在股市這么難獲得盈利呢?
接下來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三層獲利含義,也就是收割!
收割依靠的,就是預期的不對稱。而預期不對稱的根源在于信息和認知的不對稱。
比方說,現在你有一個郊區的房子,租金只有3000,但我因為在規劃部門工作,我知道你的房子旁邊要造地鐵,所以租金會翻一倍到6000。所以我就可以按照你的3000的租金預期找你買房子。一旦規劃被公開,房價漲一倍,也就實現了我對你的收割。
那么我要說的是什么呢?就是股市并不是賭場,股市的殘酷性遠超賭場。
在賭場,大家都不知道底牌,所以博弈是對等的。你的獲勝概率是50%。而在股市,極有可能你不知道的信息對方知道,博弈不對等,所以你的獲勝概率就只有10%。這也就造就了股市7虧2平1賺的格局。
所以,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引申出兩個結論。
第一,在股市要堅守你的能力圈。如果你只懂得5%的知識,你就只能在這5%的圈子里反復交易。你出圈就是被收割。
第二,在某些領域,爭取能獲知對手盤不知道的確定性,并借此在交易中提升股市盈利的概率。
其中,第一條,是你要做的,你要對自己的能力有正確評估。第二條,是我要做的,我會提供給你大家不知道的信息,以便于你提升獲勝概率。
就比如我一個月前說的大盤一個月見底,以及9.24第一根放量大漲大陽線之后,告訴你陽線不止一根。
當你們依據此信息大量在底部買入時并獲得盈利時,就一定意味著等量的對手盤蒙受了低位的割肉和踏空。因為一買必然對應著一賣。
當然,這些都是基于大數據和模型給出的結論,它依據的是大概率押注,但大概率并非一定是100%的。
這背后的底層邏輯又是什么?
就是我雖然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但有人知道,所以這些人的行為反映在股市上,就會體現在量價等技術指標之上。而我根據這些技術指標,大致就能判斷出一個大概率的方向。
反過來說,如果你發現基本面和股價走勢出現嚴重偏離,你可能會認為是市場犯錯并打算借此進行套利。但更大的可能,其實是市場并沒錯而是你錯了。因為你的對手盤掌握了你不知道的信息。
也就是你必須對市場保持敬畏。
好了,回過頭來,基于以上敘述,我們現在可以討論當下的股市了,為什么經濟基本面幾乎沒有變化,但股市卻大漲了。
因為預期!
也就是現在經濟雖然沒什么變化,但有人可能提前知道上面可能會有很多重磅的刺激,而這些刺激可能會導致企業營收利潤觸底反彈,進入增長軌道。所以他們要提前搶籌。
更進一步的說,也就是3季報之前的數據,對當下股市都不重要了。就比如昨天有人告訴我8月規上企業利潤下滑的事,我告訴他這個完全不重要,因為現在的搶籌方,預期的是大刺激帶來的營收利潤增長。8月的數據只是大刺激之前的數據。
也就是說,現在市場完全交易的是大刺激預期。而不是依據過去的真實數據。
舉一個過去的例子,就比如2022年一季度,房地產數據是全面下滑的,但股市的房地產板塊的漲幅卻在幾十個行業里面排名第一。因為資本市場預期政策寬松后將導致房地產的觸底反彈。結果后面地產反彈預期被市場打臉和證偽,于是房地產板塊重回下跌趨勢。
我的意思是,資本市場的預期也并不一定就對。
那么,針對當下市場對大刺激的預期,我們該采取什么方法應對?
現在確定性最高的區域和時間已過。
對于小白用戶,如果你不懂股市,只是聽我在星球的建議在底部滿倉了籌碼。那么,請遵循兩點。
1 3000點上方只賣不買(也是我的策略)。如果你相信大刺激預期,你可以晚賣,如果你不相信大刺激能扭轉經濟,你可以更早一些逐步小幅減倉出貨。
2 因為散戶情緒高漲(XX的共識也是共識),如果這種情緒的作用能持續推升大盤,比如超過了3500,甚至接近4000,而你又較早減了倉,切不可把已賣掉的籌碼買回來(99%的韭菜都會犯的錯)。
對于經驗者用戶,你可以根據經驗自由發揮,我的模型和監測會持續跟蹤市場,當發現了確定性較高(也就是某一個方向概率很大)的情況,我會在星球及時發布通知。告訴你大數據的指向是什么,便于你減倉出逃。
不過,從9.27收盤的點位看,暫未出現這種下行的高確定性征兆。
對于那些錯過在底部買入籌碼的同學,如果你想買入,那我的建議是:
對于牛市,要信早信,晚信買單。如果你要買入,我建議不要滿倉,而是一部分倉位介入(后續別再加倉),因為風控永遠是第一位的。也就是如果大盤不幸再次下滑到3000點下方,你通過在底部的加倉,要確保可以把平均持倉價格做到3000點以下。這樣長線你是虧不了的。
也就是,賺多賺少無所謂,但是絕對不能虧。你要賭經濟刺激預期,就一定要做好風控。
預計明天大盤會開在3100~3200,但這部分區域是籌碼套牢密集區,回本盤的拋壓可能會對情緒高漲的新入資金進行壓制。也就是多空博弈會很激烈,成交可能放出巨量。
剩下的,就邊走邊看吧。
最后說說樓市吧。下圖是1990~2020的東京股市走勢圖。
也就是說,在1990到2005期間,在樓市持續下跌且無任何反彈的情況下,股市是有多次高拋低吸的機會的。我恰好在股市第一放量上漲前也在星球回答過此問題。
換句話說,對于樓市,如果你要投資,切記要更加謹慎。股市反彈并不一定代表樓市能反彈,至少從日本的例子看,確實是如此。
后記:
我個人的操作,也分享下,我在這一個月,在股市已經買入了太多的倉位,雖然我在星球回答問題說是滿倉,但因為我去年賣房有大量現金。所以現在的持倉因為現金買入的關系,其實是已經超過了過去的杠桿持倉倉位的。也就是我會更傾向于把超配的倉位在未來先行賣出。
非超配的部分,就持股坐轎子吧。
大刺激的效果,其經濟數據在兩個月左右就會體現出來,到時候市場就會有基本面決定的方向(也就是前兩個月大家都在賭預期)。但在此之前,會有無數資金盤會采用各種辦法盡早確認刺激效果并提前交易。所以大家務必謹慎。
可想而知,這一輪的股市牛熊震蕩,也必然加深所有參與者進一步的財富分化失控。
所以,在此過程中,我的數據模型如果監測到任何異常,也會及時通知到大家,讓大家及時減倉出逃。
全文完。既然已經看到這里,請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我們另開設有知識星球,已有5500多個朋友加入了我們的大家庭,如果你也有興趣,可以先點擊以下知識星球的介紹鏈接看一下:
(知乎4300贊)
(知乎3100贊)
(知乎2800贊)
這個是加入星球的二維碼:
歡迎加入我的知識星球,跟我以及5500多個朋友一起,共同探尋投資和財務自由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