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變形計》節目里,農村孩子與城市孩子“交換人生”的生活總是能吸引觀眾的興趣。
很多人都說這節目是劇本,成就的都是城市里的孩子,而農村的孩子在節目之后依舊過得十分困苦。
在節目里眾多交換的農村孩子中,只有少數孩子通過節目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其中李勒優的人生尤其讓人難忘。
這位來自云南紅河縣偏遠山區的農村女孩,似乎真的因為《變形計》意外地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她不僅走進了城市的繁華,還意外地收獲了來自一位城市母親的無私愛意。
多年過去,那個在節目之后被城市母親“收養”的李勒優如今過得怎么樣了?細看如今城市媽媽的一個細節,兩人的故事更讓人感動......
李勒優的“生活”
有的人出生就在羅馬,而有的人窮盡一生都沒有見過羅馬。
李勒優2002年出生在云南紅河縣架車鄉宗臘村,這個中國西南角的小村莊,群山環繞、冬暖夏涼。
小村子離縣城的車程就有80公里遠,早些年村子下雨經常停電,別說未來希望的曙光,連照亮當下的燈光都是時有時無。
在李勒優一歲多的時候,她沒了媽媽,不爭氣的父親也因重罪入獄。
她的人生從那時仿佛就注定了是困苦和悲慘,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和大她四歲的小姑以姐妹相稱。
在爺爺奶奶的照顧下,“兩姐妹”有什么東西都是兩人平分。
沒有父母呵護成長的李勒優三歲前不會講話。
后來會說話的時候,她天真的拉著自己的奶奶問:
“奶奶,我是不是你生的呀?”
奶奶張菊花聽后很心疼,回答她說:
“是的。”
一個人的生活可以苦到什么程度?可能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很難想象。
李勒優很小就開始做家務,她和大四歲的小姑做飯、炒菜、洗碗、掃地還經常要上山砍柴。
家里窮,全靠爺爺打零工為生。
她和小姑基本上都不買新衣服,衣服破了,縫縫補補接著又穿。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比同齡人懂事早一些的李勒優意識到了自己跟別人的不同。
張菊花說,李勒優漸漸長大,懂得了父母跟爺爺奶奶的區別,也聽到村里人議論她的父母,開始變得敏感、自卑。
她渴望自己也和別的普通孩子一樣,有爸爸和媽媽。
但她再渴望也只能是奢望。
事實上,因為家里條件不好,“兩姐妹”都很內向。
到了上學的年紀,兩個孩子要走兩個小時的路去鄉里的小學上課。
年僅6歲的小女孩,不管刮風下雨,穿著破破爛爛縫縫補補的衣服,灰頭土臉走兩個小時的山路去讀念書。
這樣的場景,真的讓人感到心疼,但那時候的她們根本不知道這樣的生活很苦,也沒在意過這些。
上小學之后,她的爺爺奶奶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要外出打工。
她和小姑兩個人晚上睡覺時會拉著一根繩子,另一頭牢牢捆住門栓,防止有人突然推門進來。
睡前的心驚膽戰,會讓她在夢里看見媽媽的背影,即使她對媽媽根本沒有任何印象。
醒來后,年幼的她分不清夢和現實,對母親的渴望也讓她偶爾會忍不住幻想:“也許,媽媽只是躲起來了?”
起來后,她總會無意識地一直找,翻翻床底下,看看箱子、袋子,再掀起被窩看媽媽會不會躲在被子里。
她哭著跑遍整個村子,喊遍每個角落,卻得不到任何回應。
《變形計》——變形
原本李勒優的生活是一成不變的,念書到初中畢業,然后和同村的孩子一起去打工。
早早的接觸社會,大概率是重復父母那一輩的命運,一生都很難走出那段泥濘的山路。
在她13歲的時候,《變形計》劇組的到來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學校安排了很多孩子一起被統一叫到了操場,由劇組的工作人員挑選,而內向的李勒優躲在桌子下面引起了工作人員的注意。
在被叫來回答完所有的問題后,李勒優被選中成為了“交換變形”的農村孩子。
和她“交換人生”的,是遠在3600公里之外遼寧大連,處在叛逆期的問題少年崔晉。
節目里,她如愿的有了一個媽媽,吳麗。
李勒優笑容十分純凈,去到大連時工作人員并沒有給這個小女孩進行任何的改造,“原汁原味”的讓她從云南坐飛機到了大連。
城市媽媽吳麗,在機場看見那個在寒冬臘月里的東北踩著涼鞋、穿著破舊的薄外套、灰頭土臉怯生生站在人群里的小姑娘時。
只是一眼就心疼得酸了鼻子、紅了眼。
她們倆都沒想到,這一眼,會改變兩個人的人生。
在大連,李勒優經歷了很多的“人生第一次”。
那是她生活中,第一次真正的有了媽媽這個角色。或許是渴望了許久,她十分自然的叫出了“媽媽”。
多年后回憶起改變命運的那一天,李勒優說:
“那是我第一次叫‘媽媽’,當時心情很復雜,但那一瞬間,我就認定了,她就是我媽媽。”
在大連,媽媽吳麗給了李勒優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看到雪,第一次滑雪,第一次看見香蕉、草莓和葡萄,第一次在學校上臺表演節目,第一次拍寫真,第一次在媽媽的懷里睡覺……
吳麗說:
“她一直想要一個女兒,李勒優的到來彌補了這個缺憾,她是上天送給我的禮物”。
對于當時10歲的李勒優,城市媽媽吳麗的一句話,讓她真正感受到了這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媽媽是真心待她。
那是吳麗帶她去單位,別人問她是誰,吳麗不假思索地介紹:
“這是我女兒。”
短短五個字,讓李勒優的心里暖暖的。
一月的交換生活很快結束,當面臨分別的時刻,李勒優哭喊著“媽媽”,她是真的有百般不舍。
從李勒優家去機場的路上,吳麗也傷心不已,她叫停司機,掉頭去當地民政部門咨詢收養孩子的政策。
很可惜的時,吳麗有兒子,又是單親母親,是不符合收養條件的。
她收養李勒優的計劃就此泡湯了。
2015年節目播出,吳麗在兩個月之后又去把李勒優接回了大連,還安排她在家門口的一所小學上學。
不過農村和大城市的教學進度她完全跟不上,經歷了一些波折,李勒優便主動提出回老家讀。
她和媽媽吳麗做了約定:初中考去縣城讀;高中考去市里讀;大學一定會考去大連讀醫學院。
一場毫無血緣關系的雙向奔赴
節目播出了之后,湖南衛視每個月給李勒優補助她500元,一直到她初中畢業。
媽媽吳麗更是直接決定負擔李勒優全部的學費和生活費,還幫忙照顧她老家的爺爺奶奶。
從這里也能看出,她是真的把李勒優當成自己的親生女兒來對待。
每年的寒暑假把她接來大連,開學前李勒優再返回云南。
曾經那個城市的問題少年崔晉也成為了李勒優的哥哥。
小學畢業考試,李勒優考了年級第五名,如愿進入縣城讀初中,她沒對吳麗食言。
那幾年,吳麗是真的做好了一個母親該做的所有事情,她教李勒優做人的規矩,教她可以心懷夢想走出大山去到城市生活,但不能忘記初心。
那些年,在城市和農村往來的李勒優,在吳麗的呵護下也沒有迷失自我。
在生活中踏踏實實地學習,盡心盡力地照顧爺爺奶奶。
吳麗經常想著改善她的經濟條件,但李勒優依舊節約,也從不攀比。
初一那年,吳麗給她買的一件棉襖,她一穿就是三年。
每一年,他們都會在當初見面的山頭上拍照紀念。
這是一場李勒優和吳麗之間,毫無血緣關系的雙向奔赴。
一個城市媽媽呵護女兒成長,一個農村孩子懂得感恩,這樣的故事讓人感受世界的美好。
時間過得很快,2022年20歲的李勒優面臨高考。
高考那天,吳麗像每一個為孩子揪心的家長一樣,穿著旗袍、捧著花束去給女兒贏個好彩頭。
那天村子里暴雨,又遇上封路,她便赤著腳蹚著水走過去,在路邊站了幾個小時。
看到李勒優走出考場的那一刻,吳麗忍不住緊緊地抱住她,淚流滿面:
“8年來,一直期待這一天,每天都是緊張備戰,這下終于可以放松了。”
她親眼目睹了李勒優為了走出大山付出了怎樣的努力,也太為這個孩子心疼。
“多少分數就不公布了,就是普通學生的分數,身為她的家長,我要保護好她,大家不要討論她的學習,她已經很棒了!”
李勒優沒能和自己童年是預想的一樣,以一個十分優異的成績回報媽媽吳麗。
她不是什么學霸,也不是什么天賦異稟的孩子,她只是一個和大家一樣的普通人。
在偏遠地區教育中李勒優無疑是十分努力,也十分拔尖的一個。
但相比之下,她的基礎和成績都不如城市里的孩子。
不過她依舊成功考上了大連的大學,完成了自己當時的夢想。
一個讓人感動的細節,
如今,李勒優和吳麗已經在短視頻平臺上積累了大量的粉絲,成為了網紅。
一個小小的細節背后是吳麗對李勒優深沉的愛。
李勒優的粉絲數已經達到了258.9萬,她的日常分享總是充滿了生活的點滴。
在短視頻平臺上,李勒優的生活看似風光:
她穿著時尚、拍攝日常、分享感悟,粉絲眾多,甚至有人覺得她已經過上了夢想中的“網紅”生活。
但李勒優從不將這些外在的光環當作最終目標。
她今天的一切,都是一步步拼搏得來的。
而她想要的,遠不止這些虛浮的表象。
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歷,讓她每一個視頻背后都藏著努力和韌性。
有人批評她的視頻里廣告過多,甚至說“十個視頻里九個都是廣告”。
但對真正經歷過苦難的人來說,這其實也無可厚非。
在艱苦的童年里,李勒優曾經為生計發愁,如今靠自己的力量賺錢,為什么要刻意去回避呢?
這本就是她一步步通過堅持和努力走到今天的結果。
她的視頻內容也無一不流露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奮斗的足跡。
這個年輕的女孩,始終記得自己從哪里來,也知道自己要向何處去。
真正苦過的孩子,怎么會不想著依靠自己的能力賺錢呢?
相比李勒優,吳麗的賬號更多,有著500多萬的粉絲。
她的賬號名稱是一個是十分明顯的細節,體現著她對李勒優深深的愛。
“lileyou520”
這個細節,體現了吳麗對李勒優不言而喻的深深愛意。
自從她在《變形計》中將李勒優視作自己的女兒,吳麗用行動證明了那聲“媽媽”是會回應一輩子的承諾。
這個名字不僅是簡單的昵稱,更是她對李勒優承諾的永恒記憶。
對吳麗來說,李勒優不僅是她生命中的轉折點,更是她人生中最珍貴的存在。
網友們經常感慨:“李勒優的幸運在于她喊了一聲‘媽媽’,卻有人回應了她一輩子。”
但李勒優的幸運不僅在于得到了吳麗的愛,還在于她擁有一顆清醒的頭腦和一顆堅定進取的心。
今年,李勒優已經22歲了,在過去的12年時間里,在城市媽媽的幫助下,她經歷了自己童年完全認知不到的世界。
有了吳麗的支持,李勒優不僅找到了歸屬感,還找到了她內心的堅韌和方向。
他們不是法律意義上的一家人,卻是現實意義上的一家人。
更難得的是歷盡千帆的她依舊保持著最初的那份純真與善良,依然是那個心懷感恩、腳踏實地的女孩。
祝福李勒優,希望她的未來走得更加堅定,活出屬于她自己的人生。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