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晚年寧愿承認自己履行的不抵抗政策,也不愿透露西安事變的內情。
他曾對NHK電視臺記者說道:
“不要采訪西安事變,我不想談,說了會傷害某個人?!?/p>
此話一出,頓時引來許多人的目光,眾人議論紛紛,他口中的“某個人”究竟是誰?
隨著2002年“口述歷史”資料的公開,當年的層層迷霧,也隨著人們的探索逐漸揭開。
令人們感到震驚卻又意料之中的“某個人”,正是與少帥早年相識的宋美齡。
一個是風流倜儻的“民國四大公子”,一個是聲名顯赫的第一夫人。兩個人,一個時代,可謂是濃墨重彩。
軟禁期間,張學良之所以可以順遂平安地生活,正是受到宋美齡的庇護。
冥冥之中,張學良和宋美齡有著一段難以割舍的情愫。但這份感情,也在宋美齡嫁給蔣介石后被悄然潛藏,成了張學良守護一生的秘密。
既然如此,試想如果當初西安事變爆發前,宋美齡和蔣介石同在陜北,少帥是否會念及舊情,放棄發動籌備已久的兵諫呢?
01
1925年6月14日晚,黃浦江上霧靄沉沉,燈紅酒綠夾雜著夜夜笙歌,暴雨匯成幕布,毫不留情地沖刷著整個城市。
前不久,五卅慘案的悲訊傳至大江南北,民眾憤懣惱怒,對帝國主義的卑鄙行徑發出嚴重抵抗,民族矛盾大大激化。
此次率領東北軍進駐上海,便是少帥奉命前來調停中外沖突的。
為盡早營造調停氛圍,今日上午,少帥一下火車,便在車站的主席臺前進行了一場激情澎湃的演講:
“我張漢卿是個軍人,外交本非專責,惟此次來滬為調停雙方沖突及維持秩序,此乃為軍人的天職。”
“且我所率領的軍隊一定要在大上海開軍人維護地方安全之先例,如有人膽敢違犯軍紀,本人一定要以軍法從事?!?/p>
臺下激昂之聲一片,紛紛鼓掌叫喊,以示稱贊。
隱約間,張學良在眾人之中,一眼便注意到一位身著粉紅色旗袍、滿頭烏黑秀發的青年女子。
她擠在烏泱泱的人群中,優雅地給少帥鼓掌,透過她的目光,可以看到里面折射出的熱情、敬佩和絲絲心動。
此時的張學良24歲,可謂是雄姿英發、風華正茂。
這位民國美男早已名聲在外,年紀輕輕,手握權柄,全身透露的血氣方剛感染著許多人。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美國領事館的三層小樓中推杯換盞,各界優秀人士在此相聚,張學良亦在其列。
而就在他與胡漢民相談甚歡之時,突然被一個似曾相識的背影所吸引,那人一身粉紅色旗袍,畫著淡雅脫俗的妝容,氣質卻不乏高雅華貴。
“漢卿將軍,莫非您真不認識宋小姐嗎?”
張學良微微扭頭,讓胡漢民接著說。
“她可是滬上無人不知的宋家三小姐!還是留學美國的文學學士,英語講得相當流利!”
張學良頓時起了興致,問道:“哦,宋小姐?她是誰的太太?”
“人家宋美齡小姐現在還待字閨中呢,她姐姐就是孫夫人宋慶齡先生?!?/p>
張學良恍然大悟:“怪不得我好像在哪兒見過她,原來是中山先生的妻妹?!?/p>
少帥本就十分崇敬孫中山,與宋慶齡也有過接觸,一聽眼前這位大家閨秀竟是宋家人,自然不肯放過結實宋美齡的機會。
他隨即起身,示意胡漢民隨他一同前去祝酒,來到宋美齡跟前,爽快自然地說道:
“原來是中山先生的妻妹宋小姐,其實咱們早就是熟人了。中山先生在天津時,我經常前去拜訪,內人于鳳至和孫夫人也是朋友?!?/p>
宋美齡望著面前這位氣度非凡的男子,優雅起身。
張學良接著說道:“你的姐夫孫中山先生,見我說過一句話。”
宋美齡笑著問道:“他說什么?”
“他希望我做一個有希望的中國青年?!?/p>
宋美齡目光敏銳,微微點頭,隨即回答張學良:
“我去年在美國雜志上看過你的文章,你想知道美國人是怎么評價你的嗎?”
“張少帥,他的頭銜不再是空殼?!?/p>
張學良對此甚感疑惑:“此言何意?”
“你已經成為一名事實上的軍事領袖,成為東北不可或缺的大人物,這個少帥的分量,可是沉甸甸的?!?/p>
宋美齡這番優雅的談吐、迷人的儀態深深吸引住張學良,隨后二人又聊起曾經彼此求學、生活的經歷,紛紛向對方投出贊賞的目光。
五卅慘案爆發后,少帥義憤填膺地發表了一篇名為《致上海五卅愛國學生電》的電文,并捐款支持受傷的學生。
從那時起,宋美齡就已經對張學良產生了好感。
雞尾酒會后,大家又在現場跳起拉丁舞,張學良和宋美齡連跳了好幾場。
舞步輕盈泛起漣漪,兩人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情誼,就此拉開帷幕。
02
其實如若放在那個時期,參照二人相似的家庭背景、個人名聲和容貌長相,或許這本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就連晚年的張學良回憶起這件事,亦不顧妻子在身旁,直言不諱地說道:
“若不是當時已有大姐(于鳳至),我說不定會猛追宋美齡?!?/p>
恰恰此時,蔣介石也在猛烈地追求宋美齡,甚至追到了東京,張學良對此并不知情。
直到1927年12月,蔣介石與宋美齡成婚。
在此后蔣張二人的一次聚會上,恰逢宋美齡在場,她便和張學良熱情交談起來。
一旁的老蔣詫異地問道:“你們怎么認識?”
宋美齡當即笑著說:“我認識他,可比你早多了?!?/p>
再后來,隨著國內動蕩不安的局勢加劇,中原大戰爆發,老蔣深陷討伐泥沼。
少帥率軍入關解了蔣燃眉之急,對此,蔣介石和張學良義結金蘭,少帥由此被任命為海陸空三軍副總司令。
但或許令老蔣沒有想到的是,他給予兄弟的權力,到頭來反倒成了扣押他自己的枷鎖。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
而就在張學良將蔣介石安置往公館時,老蔣突然對他說:
“漢卿,在華清池五間廳,有一個我隨時隨地帶著的公文包,里面都是機密,萬不可落入他人之手?!?/p>
而等到張學良找來這些公文包后,頓時怔住了:
包中裝的除了一些軍事方面的秘密資料,還有幾封當初他和宋美齡往來的書信。
原來,在1925年那場邂逅之后,張學良和宋美齡的感情迅速升溫,逐漸互相引為無話不說的知己。
顯然,對于妻子和少帥的來信,老蔣早就清楚,只不過沒有過多點破罷了。
事變和平解決后,張學良執意送蔣回南京,這一送,招致了軟禁之禍。這一禍,便長達半個多世紀。
晚年張學良在接受采訪時,曾直接說道:
“如果蔣夫人當時在西安,可能西安事變就不會發生了。”
其實張學良這么說并非沒有道理。
送蔣回南京前,宋美齡特意囑咐道:
“回到南京后,一定要送漢卿回西安?!?/p>
老蔣雖是表面“答應”,但無奈他身后的軍事委員會不答應,定罪扣押了張學良。對此,宋美齡感到極其愧疚。
期間,他曾和宋子文一同找到蔣介石,甚至不惜起了爭執,希望釋放張學良:
“張學良和為一己私利發動政變的人不同,他是個不為錢不為權的硬漢子。”
老蔣本就記恨“西安事變”的恥辱,不知他面對自己的夫人來給張學良頻繁求情,腦海中會不會浮現出二人奮筆疾書、傳遞書信的情景?
雖然老蔣生性敏感多疑,但對于宋美齡的真情實感卻是感天動地、毋庸置疑的。
張學良被軟禁期間,之所以可以平安地活下來,離不開宋美齡的保護與周全。
得知張學良被秘密調往溪口雪竇山幽禁的消息后,她專程找到蔣介石和戴笠,警告他們不許對張胡來。
而張學良在溪口被允許“自由走動、老友探望和對外通信”,其實也是受到宋美齡的庇護。
透過張學良和宋美齡來往的一封封信件,其間幾乎囊括生活日常、國畫音樂、宗教信仰、圣經教、節日祝福、祝壽拜年等各方面,內容豐富,話題廣泛。
在信中,張學良自稱“良”,對宋美齡稱“夫人”,她則對少帥直呼“漢卿”。
最重要的是,其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真情實感,與張學良和蔣介石之間嚴肅深沉的來信形成巨大反差,讓人忍俊不禁。
據美國駐華公使約翰遜所寫的文件中記載:
“蔣介石曾想槍斃張學良,宋美齡威脅他說:‘如果你對張學良不利,我就即刻離開臺灣,并把你所犯的事情公之于眾’。”
晚年的張學良眼神不好,宋美齡專程托人送給他一盞進口臺燈;
考慮到張學良身體原因,宋美齡會一改自己英文寫作的習慣,用中文給張學良寫信。
面對宋美齡的精心照顧,張學良也會將自己珍藏已久的蘇軾手稿《少年游》作為回禮予以贈送。
03
后人在對哥倫比亞大學毅荻書齋資料進行整理的過程中,發現了一篇少帥口述歷史的手稿,其直接點明:
“有很多人都想知道西安事變的內幕,西安事變的主要原因是,‘政見不同’?!?/p>
1928年,張學良實行東北易幟,一舉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第二號人物。
但很快,少帥就發現老蔣拉攏他其實另有所圖。
蔣讓張學良率領東北軍打內戰,卻不給予經費支持,單單中東路事件,就把少帥給坑慘了。
而西安事變的爆發,其實并非沒有前奏。
當初,老蔣任命少帥為西北“剿總”副總司令,率軍前往陜北“圍剿紅軍”。
但隨著“剿匪”的進一步推進,少帥逐漸改變對中共的認知,并投身到反對內戰、主張抗日的戰線中。
期間,老蔣一再敦促張學良加緊攻陜進程,甚至親自奔赴陜北,強制下令圍剿中共,但遭到了少帥的拒絕。
少帥也曾多次勸諫蔣介石,希望他改變政策,聯共抗日。
老蔣對此堅決反對。
12月9日,西安愛國學生紛紛圍到蔣介石的府邸,請求停止內戰,出兵抗日。
蔣介石氣急敗壞地命令手下:“架上機槍,我看誰敢往前一步?!?/p>
張學良聞訊急忙趕過來,勸散學生后,對著老蔣就是一頓痛罵:
“你這樣下去,和投降有什么區別?你無恥,咱們軍人從沒有‘降’這個字?!?/p>
“你今天就是用槍把我打死,我的“剿共”政策也不會變!”
既然勸諫無果,那就只能實施強制措施:
西安事變爆發,蔣介石被扣押。
其實老蔣也并非第一次不聽少帥的諫言了。
上文提到,蔣介石不但不給東北軍軍費支持,還執意挑動內戰,惹得一心熱血護家國的東北將士十分惱火。
他們將自己的顧慮和想法反映給張學良,要求蔣介石給個說法。
但都被對方“要以大局為重”之類的虛情假意搪塞過去。
每當這個時候,少帥就會向宋美齡訴苦。而紅顏知己的理解和安慰,無疑寬慰了張學良許多。
宋美齡夾在他們之中,間接起到了潤滑劑的作用,緩解了二人的關系。
而在當時,為數不多能讓蔣介石聽進諫言的人中,蔣夫人宋美齡是一個。
由此推測,如果西安事變之前,宋美齡和蔣介石同在陜北,或許張學良的勸諫也就不會原封不動被打回,反倒可以促進兩人的溝通。
這也印證了張學良在晚年接受采訪時,所說的那句話:
“如果蔣夫人當時在西安,可能西安事變就不會發生了?!?/p>
04
張學良晚年時曾毫無忌諱地說道:
“我從來不追女人的,很少,沒有,可以說一兩個女人我追過,其他的我沒追過,都是女人追我?!?/p>
他自己也承認,他的一生共有11個情人,其中不是名媛,就是貴婦。
從權貴之女蔣士云到大家閨秀于鳳至,從貌美如花的趙一荻到墨索里尼公主。
宋美齡,只是其中之一。
但換句話說,恰恰是少帥的女人緣,為他帶來宋美齡的庇護、于鳳至的關注以及趙一荻的陪伴,讓他即使在軟禁的日子里,足以順遂平安,度過余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