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航半年報機隊情況
8月份的運營數據陸續出爐后,誰是亞洲最大航司的答案也浮出水面。
根據各家航司披露的機隊規模數據,國航以921架飛機蟬聯亞洲最大,南航則比國航少了整整10架。
南航8月機隊情況
在過去的很多年間,南航一直都是亞洲最大的航司,這個評價維度是以機隊規模為標準。
但從今年4月開始,國航的機隊規模超過南航,已經在亞洲最大航司的位置上坐了5個月。
國航的機隊規模突飛猛進,一方面與去年取得山航集團控制權后,山航股份的機隊并入國航報表有關;另一方面,在今年以來的飛機引進退出節奏上,國航也明顯快于南航。
進入2024年后,南航放緩了飛機引進的腳步。
截至今年6月底,南航的機隊規模907架,其中引進飛機23架,退出飛機24架,意味著整個上半年飛機架數還減少了1架,相當于在“去產能”。
南航半年報機隊情況
而在年初公布2023年財報時,南航的機隊引進計劃中還寫著:2024年計劃交付82架飛機,退出42架飛機,機隊規模要凈增40架。
如今半年過去了,機隊規模不增反降,全年凈增40架的目標基本也不會實現。
相比之下,國航在今年上半年引進了16架飛機,退出了6架,凈增10架。在2024年6月底,國航以915架的機隊規模,超過了907架的南航。
而在今年8月底,國航南航的差距進一步拉大,機隊數量相差10架。
不過,在目前國內市場運力過剩已無懸念的情況下,快節奏引進飛機帶來的壓力或許也更大,尤其是在國際航線仍未“滿血”恢復之下的寬體機引進。
8月的數據顯示,南航引進的6架飛機均為窄體機(3架B737-800,1架A321NEO,1架C919和1架ARJ21),退出的4架飛機則包括1架寬體A330-200。
國航引進的7架飛機也都是窄體機,退出的兩架中也包括1架寬體A330客機。
當然,是否是最大航司,還有很多評價維度,包括運營效率,收益品質,賺錢能力等。那么從更多維度來對比,國航南航的位置又如何變化?
先來看看今年8月的其他生產數據,南航在三大航中處于領先:
客運量1610萬人次,排名第一(國航1525萬人次,東航1384萬人次);
客座率87.19%,排名第一(國航82.9%,東航86.74%)
此外,今年大家對市場的普遍感受是“量升價跌”,那么國航和南航是否是同樣的情況?
從半年報來看,從代表票價水平的客公里收入指標來看:
國航的每收入客公里收益0.5369元,同比下降12.08%,其中國際和國內均下滑,內地下滑6.78%,國際下滑36.61%。
南航每收費客公里收益0.49元,同比下降12.5%,其中國際下降28.79%,內地下降7.41%。
而從上半年的虧損額來看:
國航虧了27.82億元,南航虧了12.28億元,南航是三大航中虧得最少的。
不過,與國航和東航不同,目前南航物流還在南方航空這家上市公司中,并在上半年貢獻了17.12億元的凈利潤,如果剔除南航物流的貢獻,南航與國航東航的虧損額相當,不過,南航的這個虧損也包括了對川航的階段性投資損失。
去年底,南航增資川航46.8億元,付款分三期:
一期:協議簽署后10個工作日內,出資23.4億元。
二期:2024年6月30日前,出資14.04億元。
三期:2025年3月31日前,出資9.36億元,其中還有1架A330-300飛機作價4.85億元。
由于川航當時的凈資產為負,南航對川航的增資也就計為了“投資損失”:
2023年投資損失23.4億元;
今年上半年投資損失13.85億元。
而由于大部分付款已經完成,預計之后投資川航對南航利潤的影響也會逐漸減少。
所以放眼更多的維度和更多的國家,到底誰是亞洲霸主,你的答案又是怎樣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