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在與自然長期協同發展中創造、世代傳承并賴以生存的農業系統,是推進農業強國建設的寶貴財富。這些遺產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具有保障供給、就業增收、保護環境、傳承文化等多重價值。
截止目前,農業農村部先后認定7批18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福建共有7項傳統農業系統收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分別是:福州茉莉花種植與茶文化系統、尤溪聯合梯田、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福鼎白茶文化系統、福建松溪竹蔗栽培系統、福建長樂番薯種植系統、福建武夷巖茶文化系統,其中福州茉莉花種植與茶文化系統、尤溪聯合梯田、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被評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福建松溪竹蔗
為展示農耕智慧,弘揚農耕文化,大地流彩·全國“和美鄉村健康跑”(村跑)晉江站深度融合全民健身與當地特色、和美鄉村建設、農文旅產業振興、農耕文化及非遺文化,活動期間將特別設置福建省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展示區,向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民運動員、跑步愛好者展示福建古代農耕思想、理念、技術的活態傳承。
福建松溪竹蔗栽培系統
1
活態栽培系統
▲集自然、文化和農業生產景觀于一體的復合性生態系統。
松溪地處福建近海山區,常遇臺風暴雨,河流兩岸砂質土壤易水土流失,不利農業生產。松溪先民們本著“天人合一”的樸素思想,將竹蔗種植到松溪河沿岸及沙地中。隨著竹蔗地下走莖及根系不斷生長交叉、相互連接,形成龐大發達的根系網絡結構,有效加固根際土壤,控制水土流失和河岸穩定,構成了“河岸沙地植蔗、蔗根固土、土厚促蔗、蔗桿制糖、桿渣還田”的生態循環系統。
▲核心保護區萬前村竹蔗(百年蔗)景觀
2021年11月,松溪竹蔗栽培系統被列入第六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百年蔗先后獲評“中國農業文化遺產”“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萬前村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和省級鄉村振興試點示范村。
2
深耕破壟(畦)栽培技術
▲甜蜜之路
先民們摸索出先進的蔗桿土下砍收方法、蔗葉蓋畦防寒手段、深耕破壟(畦)技術、萌芽期栽培管理等高超技術,形成了竹蔗與水稻、蔬菜、煙葉、芋艿等間作套種的栽培生產系統。松溪百年蔗存活至今,有一大部份功歸于這套栽培系統,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深耕破壟(畦)栽培技術。
▲百年蔗母株石碑
相較于其他宿根蔗破畦,百年蔗深耕破壟(畦)更早、更深、更徹底。在清明前后,蔗農們即順應天時深耕破畦。用鋤頭把蔗兜四周的土壤扒開,深度達到蔗頭以下;將挖出的土壤隨即在甘蔗行間堆成畦,并在畦上種植豆科作物生態固氮。這一技術切斷了部分表根及駐扎根,促進新根發展;既促使土壤風化曬白,又使蔗兜通氣;還利于殺滅地下害蟲,促進蔗兜的根、芽萌發生長。
3
古法制糖技術
▲梅口古埠紅糖作坊遺址
每年的12月到1月,是松溪的制糖季。現今留存的宋代梅口古渡商貿文化原址,及村落間壓榨甘蔗的水車、木碓和紅糖作坊遺址等,都有力證實了松溪悠久的制糖及貿易歷史。
▲古法八口連環鍋手工熬制紅糖工藝
▲母蔗紅糖圖
萬前村的村民們至今仍然沿用古法,使用八口連環鍋手工熬制紅糖。經過清洗、榨汁、開泡、趕水、出糖、打沙、成型等12道嚴格工序,百年蔗紅糖成品雖甜度低于普通機制紅糖,但保留了百年蔗汁中的全部有效成分,口感松軟、甜而不膩,被稱為“東方巧克力”。
4
文化民俗
▲核心保護區松溪河夫妻巖景觀
福建松溪竹蔗栽培系統經過2200多年演變與發展,形成了夫妻巖、選管家等甘蔗傳說故事,同時形成了村前或村后種風水蔗、每年竹蔗發芽之時拜“蔗神”、竹蔗收割開鐮節、立冬時節吃甘蔗、清明祭祖用蔗、“連尾蔗”婚俗等多種多樣的種蔗與食用紅糖習俗。
5
傳承保護發展
▲鄭墩鎮萬前村百年蔗
如今“百年蔗”種植范圍輻射至周邊村莊乃至全縣,總產量突破8000噸。同時建成產學研一體的現代化生產車間,延伸開發紅糖糕點、面膜護膚品、百年蔗酒等系列產品,產值超億元。
▲第七屆“千年松溪·百年蔗”科技文化旅游節
為了加快把“百年蔗”這一重要文化遺產推向市場,松溪縣成立“百年蔗”產學研協調領導小組,持續加強與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百年蔗”藥用價值和天然藥化研究,完成并發布“百年蔗活性成分與保健功能白皮書”,為提高“百年蔗”的美譽度,“百年蔗”旅游文化節已開至第七屆。
做好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能夠激發鄉土文化活力,將鄉村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紅利,促進鄉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動鄉村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以及維護糧食安全、食品安全,保護物種、糧食品種和文化的多樣性,進而為盡快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大助力。
10月20日,跟著“村跑”逛農遺,相約晉江站,了解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一起感受、體驗新時代農耕文化的魅力與風采!
注: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