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雙一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大學綜合實力和學科建設水平,但“985高校”依然是國內高水平大學的象征。即使同在“985工程”,39所高校之間的水平也是大相徑庭。湖南大學就曾經一度被當作“985大學”的“守門員”。
20世紀末期,為加速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而提出的“985工程”中,湖大與東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一起被歸于“985大學”B類院校。此后,湖大一直勵精圖治,并“實事求是,敢為人先”,開啟了擺脫“985末流”標簽、創建一流大學的晉級之旅。
在最新一屆的“國家三大獎”中,湖大一鳴驚人,斬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以4項成果的總數與北大等名校并列第七位。而這個成績,僅僅是湖大近些年來所取得巨大進步的一個“縮影”。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湖大是如何王者歸來的。
湖南大學
千年學府VS“985末流”
“惟楚有才,于斯為盛”,這副懸掛在岳麓書院大門上的對聯,突顯了這座書院在古代中國人才培養的地位。1926年,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湖南公立商業專門學校、湖南公立法政專門學校三校合并,成立了湖南大學,最初的辦學地址便是岳麓書院。
也正因如此,湖大自稱傳承岳麓書院的衣缽,號稱“千年學府、百年名校”。當然,中國古代書院與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截然不同,湖大也不是把岳麓書院作為源流,但是湖大承襲書院精神,一度將岳麓書院“忠孝廉節”的傳承確立為校訓。
這是湖大的驕傲,也是湖大師生流淌在血液里的精神。
岳麓書院
追溯湖大的“源流”可以發現,最初由工、商、法等3所院校合并而成的湖大,一直都帶著“工科”的基因。
湖大成立后,由于時局不定曾幾度廢立,艱難挺過了抗戰時期。在建國后的“全國院系大調整”中,湖大撤銷,在其原址上以湖大土木系為基礎,與多所高校的土木、建筑專業一起組建成立中南土木建筑學院,1959年又恢復為“湖南大學”。
自此,湖大以工科為優勢的辦學格局基本形成。即使后來湖大建成綜合性大學,工科的優勢依然明顯,甚至對其他學科的發展產生了反作用。
湖南大學禮堂
自成立之初開始,湖大就一直是湖南省內高校的“頂流”,不過在全國范圍內,湖大的實力一直都算不上頂尖。更令人惋惜的是,湖大錯失了與湘雅醫學院的合并,從而被中南大學擠下湖南省高校的頭把交椅。
在世紀之交的高校合并潮中,湖大有領導認為,與湖南醫科大學、湖南農業大學合并會改變湖大原有的學科格局,最終選擇與湖南財經學院和湖南計算機高等??茖W校合并。這兩所高校并入湖大固然提升了湖大的綜合實力,但其學科建設水平、影響力和號召力與湘雅系醫學學科相比,差距十分明顯,湖大終究錯失了最佳的發展機遇。
2001年,湖大順利進入“985工程”二期增選,卻無奈被歸入“B類”院校,成為“985大學”的“守門員”。這大概就是湖大略帶尷尬的“名?!钡匚蛔钪卑椎膶懻?,擺脫這一類標簽,也成了湖大迫切而渴望的需求。
俯瞰湖大
重整旗鼓,再創新高
湖大做到了!近些年來,湖大在現任校長段獻忠等人的帶領下,呈現出一片風朗氣清的景象。
2016年,段獻忠突然從華中科技大學空降,第一步就是“重振士氣”。因為就在前一年,湖大就因為“研究生違規轉學”丑聞,造成人事“地震”,加上多年不和諧的“內斗”,學校上空籠罩著層層烏云。
彼時,正值第四輪學科評估,身披“985高校”榮光的湖大,竟然連一個A類學科都沒有,最強的化學、機械工程等也僅為A-。緊接著,在第一輪“雙一流”中,湖大僅有化學、機械工程入圍“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接任校長一職后,段獻忠帶領湖大借著“雙一流”的東風,對湖大啟動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尤其是在發揮學校的服務職能和教育教學創新方面大展身手。
這些年,湖大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
在學科建設方面,湖大學科建設水平大幅提升。在第二輪“雙一流”中,湖大新增電氣工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在最新一期的ESI排名中,湖大有14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并且化學、工程學、材料學進入前1‰;
在人才建設方面,湖大引進各類拔尖創新人才,“十三五”以來累計引進青年教師1200余人,全職兩院院士6人;
在前沿科研平臺建設方面,湖大依托新晉“雙一流”學科——電氣工程建設的電能高效高質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也已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達到6個;同時,正在牽頭建設的實驗室3個,新增參與建設的實驗室3個,并積極謀劃與懷柔、鵬程等國家實驗室的深度合作;
在先進科研成果方面,自2016年以來,湖大共斬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15項,僅2023年度的獎項就有4個。
多項指標再創新高,種種成果都在說明,湖大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是學校發展歷史上難得的黃金時期。
湖大校內
理工為先,綜合發展
湖大是國內少有的“開放式”校園,學校沒有長長的圍墻,學校建筑與街區融為一體,這是湖大包容、開放的最直接體現。行走在湖大的校園,處處古色古香,充滿厚重的歷史人文氣息。
今天的湖大依然是國內實力強勁的名校,學科專業涵蓋12個大門類,形成了“理科基礎堅實,工科實力雄厚”,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格局。
根據網上流傳的一份關于湖大第五輪學科評估結果的消息,湖大A類學科達到9個,其中化學、機械工程、設計學、工商管理等4個學科躋身A,電氣工程也升級為A-。當然,第五輪學科評估并沒有官方公布的結果,這份榜單,也就當作參考。
網傳湖大第五輪學科評估結果
可以肯定的是,機械工程、化學、電氣工程這三個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的學科,最能代表湖大的實力。
(1)機械工程
長期以來,機械工程都是湖大的王牌學科,湖大就是憑借這個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湖大的機械工程為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是湖大表現最好的學科——畢竟,這就是湖大作為曾經“機械四小龍”之一的實力。
湖大的機械工程學科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08年湖南高等實業學堂時期興辦的機械科,經過100余年的發展,成立了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學院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擁有整車先進設計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高效磨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2個國家級重點科研平臺,以及特種裝備先進設計技術與仿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10余個省部級科研基地。
湖大的國家高效磨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國內唯一從事高效磨削技術及裝備研究開發的國家級科研機構,榮獲國家三大獎共5項,獲得授權國家專利112項,培養了鐘志華院士、孫逢春院士、李元元院士等眾多行業領軍人才。
整車先進設計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
(2)化學
化學是湖大的傳統優勢學科,其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8年湖南高等實業學堂所開設的分析化學課程,1996年成立化學化工學院。該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入圍首批“雙一流”學科建設,其分析化學為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為省級重點學科。
湖大的化學化工學院設有4個系和1個中心,學科設置體系完善。學院在2003年獲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有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等國家級各類人才54人。學院創建了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醫學與生命分析化學國家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十余個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和化學人才培養基地。
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3)電氣工程
電氣工程是湖大近些年來發展最迅速的學科之一,在2017年遺憾落選“雙一流”之后,經過5年的發展,終于在2022年成功入圍“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據說,湖大的電氣工程也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晉升為A-。
湖大的電氣工程學科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21年成立的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電機科,1999年成立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學院一級博士點3個,工程博士點1個,獲批建設電能高效高質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能源大規模儲能技術裝備及應用研發中心,參與建設海上風力發電裝備與風能高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
基于學科強大的科研力量,學院科研成果突出,曾經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1 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3 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6 項等多個獎項。由羅安院士領銜的“湖南大學電能變換與控制創新團隊”還榮獲了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創新團隊)。
電能高效高質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
當然,湖大的優勢學科還不止這三個,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等,也都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在2023年度“國家三大獎”中,湖大突出表現,躋身國內高校前十強,這正是湖大所取得成果和進步的最佳證明。我們也完全有理由相信,“實事求是,敢為人先”的湖大師生,必定能在未來創造更好的成績,讓湖大成為名副其實的“雙一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