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波蘭裔美國書商Wilfrid Voynich(威爾弗里德·伏尼契)在羅馬旅行時,偶然發(fā)現了一個裝有罕見手稿的箱子,這份手稿現被稱為伏尼契手稿。自從它問世以來,這份手稿收藏在耶魯大學的貝尼克珍本和手稿圖書館,這本手稿引發(fā)了廣泛的研究,甚至連最成功的密碼學家和密碼破譯者也對其束手無策。你可能會問,為什么它如此引人入勝?答案很簡單:這本書幾乎完全無法解讀。
關于伏尼契手稿,人們知之甚少,盡管近年來開始有一些秘密被揭示。放射性碳定年法測試顯示,手稿中殘留的240頁牛皮紙(即小牛皮紙)可追溯至15世紀早期,確切時間為1404年至1438年之間。雖然手稿共有116頁,但這些可能并非原作者所寫。事實上,當伏尼契發(fā)現它時,有些內容整頁丟失,部分內容似乎被刪除或重新排列,丟失的頁面可能早已不見蹤影。此外,手稿從左到右書寫,表明作者非常熟悉這種語言,因為文本中沒有任何錯誤。然而,關于這本神秘手稿,未知的遠多于已知的。專家推測,原稿可能多達272頁,但丟失的頁面是誰拿走的、為什么被拿走,都只能猜測。作者身份不明,使用的語言更是晦澀難懂。甚至書中的許多插圖也仍然是謎團,因為所描繪的植物大多無法辨認,且許多女性的圖像涉及無法解釋的行為。
著作內容
正如前面提到的,手稿中使用的語言幾乎無法解讀。許多專家認為,這是作者為隱藏秘密信息而構建的一種語言,盡管它不遵循任何已知的密碼學規(guī)律,這也導致一些人猜測這本書可能只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文本與現有語言幾乎沒有相似之處,其中少數類似的特征包括單詞熵與拉丁語和英語相似。然而,差異更為顯著的是,有些單詞僅出現在特定部分,有些字母只在單詞的特定位置出現。措辭的重復也很奇怪,未遵循任何可識別的節(jié)奏。例如,在某些地方,一個單詞可能會重復三次。這可能是一種基于有限的已知詞源和語音原理構建的語言,目的是隱藏知識,還是一種精心設計的手段,讓讀者誤以為它隱藏了有價值的信息?盡管大部分文本仍是謎團。
插圖
除末尾部分外,幾乎每一頁文本都包含至少一幅插圖。這些插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將文本分為六個主題的方式:天文、生物、宇宙學、草藥、藥物和食譜。
天文:此部分包含圖表和圖解,包括用星座常規(guī)符號表示的十二個月的拉丁名稱和12張圖表。這些圖表在旋轉時實際上會生成動態(tài)圖像。
生物學:這一部分包含了許多女性,可能位于某種類型的管道中。
宇宙學:書中有許多圓形圖表,還包括一張長達6頁的折頁勢圖。在當時,折頁的使用并不常見,這表明這本書對作者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投入。
草藥:乍一看,這部分似乎與其他描述草藥及其用途的書籍相似。每一頁都展示了一種不同的植物,但許多植物無法辨認,可能是由各種植物的部分組成的。一些在這里描繪的植物也出現在藥物部分。
制藥:這一部分看起來更像是一本煉金術士的書,包含植物部分和煉金術罐,周圍似乎有描述。
如果這本書真的是為了隱藏秘密信息,那么是誰編寫的,又是為了什么?作者隱藏了什么?或者保護了什么?要探討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必須確定手稿的作者。猜測始于Roger Bacon(羅杰·培根),他是13世紀的英國牧師和方濟會修士,以在自然研究(也就是煉金術)中使用實驗研究而聞名。他被提及為手稿的原作者,這巧合地增加了手稿的價值。然而,培根是13世紀的人,而放射性碳定年法測試顯示手稿屬于15世紀,這意味著他不可能是手稿的作者。
伏尼契手稿也曾被認為屬于Jacobus Sinapius (雅各布斯·西納皮烏斯),他是一名醫(yī)生,以其草藥用途而聞名,生活在1575年至1622年之間。他的名字出現在手稿的第一頁上,盡管有人試圖將其刪除,但影印版顯示了它的存在;然而,筆跡與Tepenec的簽名并不相符,而且手稿的日期再次表明他不可能是原作者。
無論如何,手稿與煉金術的明顯聯系是不爭的事實,這或許可以解釋保密的必要性。煉金術作為科學研究的早期先驅,在世界各地都有實踐,盡管在歐洲,煉金術實踐常受到天主教會的懷疑。煉金術是一門晦澀難懂的秘密研究,其從業(yè)者經常使用符號來掩蓋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用途。中世紀的傳統(tǒng)是用寓言來代表植物,以展示它們在治療和其他用途方面的潛力,這或許可以解釋手稿草藥部分中對植物的抽象描繪。這也解釋了占星術插圖的加入,因為占星術在使用草藥治療時非常重要。
盡管如此,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這本書是偽造的。英國曼徹斯特附近基爾大學的心理學家Gordon Rugg(戈登·魯格)使用一種他開發(fā)的方法,試圖揭穿這本書的真實性。他認為,手稿的作者故意在空白處和缺頁處留下線索,讓人猜測。如果這份手稿無法解讀,這些缺陷只會增加手稿的神秘感。
那么,為什么要制造這樣的騙局呢?金錢當然是原因,名聲也是原因。圍繞這本書的陰謀增加了它的價值。羅馬皇帝Rudolf II(魯道夫二世)他相信這本書是羅杰·培根的作品,為它支付了相當于3萬美元的巨款。然而,誰有能力制造出如此精心設計的騙局呢?一些陰謀論者認為,伏尼契可能具備這種能力。雖然測試表明,手稿的材料確實符合15世紀的標準,且沒有發(fā)現19世紀或20世紀的痕跡,這些證據支持手稿的真實性,但這些材料即使在今天也可以獲得。因此,只要由合適的人執(zhí)行,偽造一本“神秘”書籍也是可能的。
許多支持騙局理論的人還指出,臭名昭著的偽造者Edward Kelley(愛德華·凱利)可能是幕后黑手。他以天使媒介的身份進入約John Dee(翰·迪的)家中,并成為他的占卜師。凱利還聲稱自己是一名煉金術士,能夠將銅煉成黃金,盡管這只是另一個騙局。魯道夫二世也是凱利的受害者之一,他購買了凱利的許多偽造作品。而約翰·迪正是擁有羅杰·培根作品集的人之一,他可能已經將這份手稿賣給了魯道夫二世,而這份手稿可能是凱利創(chuàng)作的。
如果射性碳定年法準確無誤,那么上述假設都不成立,研究人員也將回到原點。事實上,伏尼契手稿,它究竟是歷史的遺留神秘數據,還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至今沒有人能夠給出確定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