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是做HR的。
創業后,接觸了越來越多的HR,有了一個非常強的感受就是:HR們,正在被概念所淹沒。
比如,公司說要做績效考核,HR們的腦海里的第一反應往往是MBO、KPI、OKR、強制分布等概念或工具;公司說到要做人才評價,HR們的腦海里的第一反應往往是PDP、Disc、Mbti、霍蘭德職業興趣等概念或工具。
是的,只要你身邊有HR,你會發現,他們通常都概念化的高手。
可是,我們實際的生活與工作,人與人之間的感受、關系、互動、合作都是非概念化的、主觀的、流動的、變化的,也是非常具體的豐富的。
概念,確實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了一件事,卻在意識與實操層面給我們下了一個「緊箍咒」,大大阻礙了我們的成長與突破。
人是有生命力的,而概念沒有。
當你使用概念的時候,想一想,是不是你已經忘記了具體的人和他們的真正需求,而是把人當做一串數字,一個工具,或者一個角色。
舉個例子,很多管理者都會談「忠誠」。
忠誠在概念化解釋的時候,通常會被認為是一個人對一個組織的不背叛,或者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高度認可與忠心,又或者是自己對自己觀點與理想的捍衛。
這些,是忠誠相對概念化的理解。
當你拋掉這個概念,具體觀察、理解和體會外界之后,你會發現忠誠不是發生在某個特定的人或特定的組織。
忠誠,是一種人性的偏好。
一個人,逐漸會忠誠于世間的規律,而非個體或組織。
比如舟安從小就是經常被打壓和否定的男孩子,我靠著自我覺察和學習,逐漸改變了原生家庭對我的意識和行為的「控制」,創業后我深知只有深度的認知和真誠的人格才能真正打動我。
所以我創業是我非常堅定的選擇,與其說忠誠于自己的想法,不如說忠誠于我對世間規律的了解,忠誠于對經營人生的信仰。
在我眼中,只有人格成熟的人才有忠誠的能力。否則,所謂的忠誠都是對自己的誤解,只是階段性選擇而已,沒有遇到更合適的激發的行為而已。
而這些,你不去體驗,不去觀察,不去看到具體的人,只是記錄下概念,你是很難覺察到這一點的。
不管你是做HR,還是做銷售的,只要你的工作與人有關系。從專業技術層面上,你只學習了概念或工具,偏離或忽視了具體的人和情境,以專業或者概念滿足自戀,那這樣是真的不如不學。
再舉個例子,下屬看到了自己的領導發火罵人。針對這件事,如果你與這位下屬對話,通常會聽到這些關鍵詞:情緒管理、情緒失控、向下管理、領導風格、推卸責任、好人壞人、背鍋甩鍋... ...
而這些都是概念。
但如果你真的有注入你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你會發現,你的領導有可能是:想用罵人的方式來控制下屬,是把自己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焦慮,傳遞給對方,因為只有對方看到這些,才能減輕他自己的焦慮。
而這類觀察和感受,如果你只是概念化的理解,就無法覺察到的。
最后想告訴你:沒有一個人是看了概念學了工具就會變成高手,往往是把學了概念學了工具當做全部的人,最終都會變成「怪物」。
注: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深入的內容,可以前往我的知識星球。舟安的星球提供的是:管理、職場、人性、轉型等問題的深度內容,你可以在一年內向我多次提問。
只要不是問題過于空泛,我都會耐心解答,為大家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即使你目前沒有具體問題,也可以圍觀舟安為他人解題,從案例中學習,盡量避免在人生大事上踩雷。
最后,免費送你一份我自己寫的《舟安的工作靈感記錄手冊》,前后一共20,000多字。我把我在工作中經常冒出來的靈感、閃念、發現、創意、吐槽的瞬間等等都寫在了上面,有需要的話,可以加我個人微信,回復:靈感。
加我個人微信
回復:靈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