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敏感期”是一件隱秘發生,但對孩子的一生影響深遠的事。
“敏感期”主要集中在3—6歲,也就是孩子讀幼兒園的階段。如果你發現孩子有這樣那樣的行為情況,請不要籠統地將其歸因為“幼兒園問題”。實際上,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敏感期”特征。
今天,我們一起聊聊孩子在幼兒園階段的四大敏感期:秩序敏感期、語言敏感期、自我和物權意識敏感期和社交敏感期,并結合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幫助家長們識別和應對這些關鍵節點,以更好地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01
"他憑什么插隊?!”
瑤瑤讀幼兒園小班,這兩天對幼兒園生活表現出非常的“不滿”,主要原因就是,有小朋友總是喜歡“搶”她的隊:
明明每天都是她幫老師收拾一個黃色的玩具箱,可是小朋友A卻“搶”走了這個活兒;
原來出操,她都是排在好朋友后面,可是新來的小朋友B卻占了她的位置;
排隊洗手,有幾個小朋友不聽話,搶著她往前……
林林總總一大堆訴苦,讓瑤瑤媽心里“咯噔”一下:我家的孩子,這是在幼兒園受欺負了?
家長別急,仔細分析,這中間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到啦!
秩序敏感期是指孩子對環境秩序特別敏感的時期,他們喜歡有規律的生活和熟悉的環境。
在幼兒園中,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會對一些事情有著近乎固執的要求。
喜歡把玩具歸位:每次玩完玩具后,孩子總是堅持要把玩具放回原位,如果老師或同伴不小心放錯了地方,他們會立即指出并糾正。
對日常作息非常在意:每天的活動安排一旦發生變化,比如原定的游戲時間被取消或推遲,孩子會顯得焦躁不安,甚至哭鬧。
喜歡重復性活動:無論是排隊洗手還是一起背誦兒歌,孩子總喜歡按部就班,不喜歡變化和意外。
孩子對秩序有著強烈的需求,是因為他們想要通過建立和維護秩序來獲得安全感。如果秩序被打亂,孩子可能會哭鬧、發脾氣。
所以,家長聽到這樣的事情,先不要慌。確認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來了,那就做好以下幾個工作。
盡量為孩子提供一個穩定、有序的家庭環境,避免頻繁改變孩子的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慣。
當孩子堅持秩序時,給予理解和支持,不要強行打破他們的規則,以幫助他們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如果必須改變計劃或環境,請提前告知孩子,讓他們有心理準備,減少焦慮。
02
孩子咋那么喜歡模仿別人?
有一段時間,瑤瑤媽媽發現,女兒變得特別有禮貌。比如:
“媽媽,請你把這個杯子遞給我好嗎?”
“對不起,我把水灑出來了。”
“媽媽辛苦了,每天做飯給我吃。”
雖然,瑤瑤媽也一直注重對女兒的禮儀教養,但是這段時間,女兒開口閉口都“禮貌”的表達,著實讓她有些意外。
多番“打探”之后,瑤瑤媽才摸清來龍去脈,原來幼兒園老師對班級里一個有禮貌的小朋友獎勵了一張瑤瑤特別喜歡的貼貼紙,這讓瑤瑤很動心。于是她也模仿著想成為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這還沒完。
過了一段時間,瑤瑤又找到了新的模仿對象。一會兒是某個小朋友,一會兒是某個老師,模仿他們的說話神態,有模有樣。
孩子有這樣的表現,其實說明她的語言敏感期來了。
語言敏感期是孩子語言能力迅速發展的時期,他們不僅喜歡聽故事、唱歌,還會不斷模仿大人的語言和動作。具體表現為
喜歡聽故事和兒歌:孩子常常要求老師或家長重復講同一個故事或唱同一首兒歌,而且能記住其中的許多細節。
愛模仿成人的語言和動作:老師講話的語氣、動作,家長的習慣用語,都會被孩子模仿得惟妙惟肖。
開始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開始用簡短的句子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雖然有時語法不太準確,但已經能夠讓人理解。
幼兒園是孩子們語言發展的重要場所。在這個階段,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給他們提供豐富的語言環境,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孩子們的語言能力會迅速提高。
家長還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社交活動,讓他們有機會與不同的人交流,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03
孩子咋變得那么小氣?
瑤瑤奶奶向媽媽告狀:瑤瑤越長大,越小氣!
原來,奶奶去幼兒園接瑤瑤回家的時候,給她帶了好些零食。瑤瑤見到奶奶,可開心了。這時候,奶奶聽見邊上有個鄰居小朋友也向自己的奶奶提出要求:“我也要吃XXX”
兩個奶奶是熟人,孩子也常常在一起玩,于是瑤瑤奶奶想當然要求瑤瑤分一些零食給小朋友。誰料,瑤瑤“堅決”拒絕了。
“不要,這是我的。”
“不行,我不給。”
瑤瑤堅定的態度,毫無商量余地,這讓奶奶很尷尬。
聽到這兒,瑤瑤媽笑了,這是孩子的“自我和物權意識敏感期”來了。
處于“自我和物權意識敏感期”的孩子,開始認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他們對自己的物品有著強烈的占有欲,不喜歡別人隨意觸碰自己的東西。在幼兒園里,這些表現尤為明顯:
不愿意分享玩具:孩子對自己喜愛的玩具有很強的占有欲,不愿與其他小朋友分享,甚至會因為搶玩具發生爭執。
強調“我的”概念:孩子在這個階段非常喜歡說“我的”,無論是玩具、衣物還是食物,他們都會強調所有權。
開始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孩子會開始堅持自己的意愿,不愿輕易妥協,比如一定要穿某件衣服,或是堅持某個游戲規則。
為此,瑤瑤也沒少跟幼兒園小朋友“摩擦”。
面對這一階段的孩子,家長不要強行拿走他們的東西,也不要強迫他們分享。可以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孩子逐漸學會分享和合作。
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分享游戲,讓他們體驗分享的快樂;當孩子自己完成一件事情時,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與此同時,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可以的,哪些行為是不可以的,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對別人產生影響。
當然,也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讓他們在安全的范圍內自由探索和嘗試。
04
又跟好朋友鬧矛盾了
幼兒園是孩子們社交的小天地。在這個階段,孩子們開始對同伴產生興趣,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你會發現孩子會主動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一起做游戲、分享玩具。他們也會在游戲中學會合作、分享、協商等社交技能。然而,有時候孩子們也會因為爭搶玩具、意見不合等問題而發生沖突。
當孩子發生沖突時,家長和老師不要急于介入,要給他們一些時間和空間去自己解決問題。可以在旁邊觀察,當孩子們無法解決問題時,再給予適當的引導。比如,可以引導孩子們學會傾聽對方的意見,表達自己的想法,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社交敏感期是孩子社交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家長要教導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禮儀,如禮貌用語、尊重他人、分享等。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社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教育家蒙臺梭利說:不要錯過敏感期,這是大自然賦予兒童的生命助力!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細心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了解并正確應對孩子的敏感期,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支持,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為孩子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