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小城隆回,5萬人一個姓,墓碑與身份證上寫法迥異,先祖為胡人
蕭姓,全國人口約為936萬,其中有近53%的人口居住在湘、鄂、川、贛四省。
關于蕭姓的來源,主要有周代大心以國為姓、外族漢化改姓兩種。
本文依據《遼史》記載,認同外族漢化改姓一說。
《遼史·后妃傳序》:“太祖慕漢高皇帝,故耶律氏兼稱劉氏。以乙室、拔里比蕭相國,遂為蕭氏。”
意思是說,契丹耶律氏的太祖非常崇拜漢高祖劉邦,于是把自己更名為劉姓。他把手下大將拔里氏、乙室氏比作大將漢蕭何,賜姓蕭。
古代時候,中原人對回鶻、突厥、契丹、吐蕃等北方邊地及西域各民族普遍稱為胡人。從這個角度來說,蕭姓得姓始祖為胡人。
此后,蕭姓在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唐代“安史之亂”、宋代“靖康之難”之后,不斷輾轉南遷,形成目前聚居狀況。
這一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不同的堂號,主要包括:
郡望蘭陵:今江蘇武進一帶,堂聯“蘭陵世澤,文選家聲”;
郡望廣陵:今江蘇揚州一帶,堂聯“收圖興漢,輔政匡君”;
郡望河南:今河南洛陽一帶,堂聯“河南世澤長,洛水家聲遠”等等。
蕭姓人家來到隆回是在金代。
當時,
因避金亂,
江西吉安府太和縣人蕭一菊攜九子一女遷徙湖南隆回縣橫板橋,蕭一菊活到98歲。
此后,經八百多年的繁衍,開枝散葉,后裔至近百萬人。而菊公,也稱為蕭氏遷湘始祖。
隆回位于湖南邵陽北部,面積和總人口均居邵陽市第二。但是,如果不是那首歌曲《早安隆回》,很多人并不了解這里。
如今的隆回縣共擁有456個姓氏,其中蕭姓大約有蕭姓人口57361,屬于排名靠前的姓氏。
如今,在隆回縣橫板橋鎮立志村,則保留有開基祖蕭一菊的古墓,每年都有四面八方蕭氏族人前來祭拜,蔚為壯觀。清代《寶慶府志》中,對其世系記載頗詳。
在蕭一菊墓碑上,很清晰寫著“蕭”字。但是,細心的人會發現,如今更多隆回人身份證上寫的卻是“肖”,讀音一樣,寫法卻不一樣。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在板橋鎮立志村的村史館中,我們了解了原因:
上世紀50年代,《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和《漢字簡化方案》頒布,很多人認為認為“肖”是“蕭”的簡化字,在辦理登記時候,就隨手寫成了肖。
1977年《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實行后,以“肖”代“蕭”的情況就更普遍了。到了1986年,雖然簡化方案廢止了,但大量“肖”已經成為了現實。
如今在隆回,和肖姓人家聊天,很多人打算再改回去,因為族譜和墓碑上的"蕭"字,每當祭祀的時候,看著總感覺"不對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