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呈酒店集團董事長程新華日前對國內酒店行業(yè)發(fā)展趨勢提出的一個觀點引起勁旅君的興趣,他說:
未來國內出行市場將持續(xù)走向理性繁榮,這一階段酒店行業(yè)的底層邏輯是高質量發(fā)展,最關鍵的一點是酒店要有高性價比。
人民教師出身的程新華這一表述還是過于含蓄了些,勁旅君冒昧對他的潛臺詞表達做一個大膽揣測:
“理性繁榮”簡單來說是“消費降級”;“高性價比酒店”簡單來說是“便宜又好住的酒店”;追求“高質量發(fā)展”的反過來理解就是當下酒店行業(yè)過分追求數量卻忽視了質量。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
在消費降級大背景下,符合大眾消費需求且便宜又好住的酒店終歸還是太少了。
01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今年暑期以來,酒店行業(yè)爆出的一系列重大輿論事件,隱隱之間存在著一些高度雷同的共性因素,勁旅君隨便挑選幾個案例供參考:
7月,新疆阿勒泰一家民宿爆出9位游客只預訂兩個房間,因被老板拒絕入住而沖上熱搜。
8月,敦煌因為短時間涌入過多游客,導致全城酒店價格連續(xù)暴漲,引發(fā)游客集體情緒失控。
9月,三亞有酒店被爆出房間價格一夜翻了7倍,被曝光后再次引發(fā)網絡熱議和全民抨擊。
我們不去討論每個輿論事件中具體誰對誰錯,勁旅君想要強調的是,這些輿論事件中存在一個共性因素,那就是“大眾對于市場無法提供更多高性價比酒店正在產生愈發(fā)強烈的不滿情緒,而且這種情緒正在從隱性走向顯性,從私下探討的話題演變?yōu)樯鐣浾摴苍掝}”。
一直以來,輿論對于“大眾消費降級”存在一個誤區(qū)。
在常規(guī)情況下,一位城市中產消費者在旅行中會花500-800元選擇一家中高端酒店入住。在大眾消費降級背景下,外界認為的這位城市中產消費降級,是將預算調整到300-500元,然后選擇一家還不錯的經濟型酒店。事實上,這位城市中產期待的結果是,將預算調整到300-500元,然后還能選擇一家品質等同于或者不亞于中高端酒店的平替型酒店。也就是說,盡管消費的確降級了,預算也的確下調了,但是大眾并不希望住宿的酒店品質降級。
這才是消費降級后大眾真實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心態(tài)。
02
然而,過往這幾年,酒店供給側呈現出一個明顯的整體加速升級趨勢。
一方面,在旅游報復性消費浪潮之下,國內經濟型酒店和中高端酒店價格一路飆漲,整體居高不下,北上廣深的普通經濟型酒店都快賣出中高端酒店的價格,中高端酒店價格干脆與高端酒店齊平,這讓無數網友驚呼“大眾再也住不起北上廣深的經濟型酒店”。
另一方面,旅游報復性消費需求刺激更多酒店供給入場,從各大酒店集團新開酒店數據來看,絕大數新開酒店或籌開酒店都聚焦在中高端酒店領域。很多經濟型酒店也通過升級迭代,實際上無限趨近于中高端化,甚至從投入規(guī)模來看,這些掛著經濟型酒店招牌的酒店完全可以堪比甚至超越普通中高端酒店。
隨著大批經濟型酒店從價格到質量全面走向中高端化,原本應該來填補經濟型酒店升級后空出來的這部分市場供給的低端中小酒店們卻沒有跟上。畢竟,很多中小酒店盡管也存有升級迭代的想法,但是受困于軟硬件短板、資金短缺、人才匱乏等多種因素,它們整體升級迭代的速度緩慢。
前頭的跑得太快,后頭的跟得太慢,中間自然青黃不接,無形中出現一個巨大的酒店供給側缺口。
站在消費者視角來看,他們既不愿意為經濟型酒店和中高端酒店的價格溢出買單,也不愿意降低住宿標準屈尊選擇品質參差不齊的中小酒店,最直觀的感受可不就是自己能夠消費得起且便宜又好住的酒店太少了么?
03
程新華對這一點觀察的非常清楚。為這些消費降級后依然不愿意降低住宿品質的消費者提供符合需求的酒店產品,從經濟學角度來說,這是一種“結構性機會”。因此,在所有酒店集團就都忙著向城市中產青睞的中高端酒店極速進軍的時候,程新華選擇堅持高性價比酒店的大眾市場。
他曾提出兩個廣為人知的觀點:
一是“五個多一點”。在打造東呈主力經濟型酒店品牌城市便捷時提出,相較于市場上同檔次的經濟型酒店品牌,自家酒店要做到“大堂大一點”“早餐多一點”“服務好一點”“地段好一點”和“價格高一點”。
二是“兩個234理論”。即主攻234線城市大眾消費市場,聚焦200元、300元和400元價位的住宿產品。
程新華多次發(fā)聲,酒店消費的高性價比就是讓大眾“花更少,住更好”,這樣才能迎合當下旺盛的市場需求。
他同時透露,就連國央企這種大差旅客戶,都開始主動找東呈合作,通過以量定價等方式,解決差旅住宿降本不降質的難題,可見“高性價比”已經成為當下主旋律。
04
前不久,勁旅君的一篇文章《第一批賠瘋了的酒店業(yè)主,開始偷偷張羅換牌求生了》在酒店行業(yè)引發(fā)廣泛共鳴。彼時,勁旅君其實想從酒店供給側的角度來剖析酒店價格居高不下的真實原因,難道只是因為“行業(yè)奸商哄抬價格”不成?
真相卻要復雜的多。
如今投資加盟頭部酒店集團的酒店品牌門檻已經非常高了,經濟型酒店品牌動輒千萬元起步了,中高端品牌動輒3000萬元往上稀松平常。但是很多新進入這個行業(yè)的業(yè)主卻并非腰纏萬貫,他們年輕有干勁、有點資金卻不雄厚、對投資回報周期極度關注、渴望獲得超過預期的投資回報收益。然而,等他們好不容易湊齊所有家底加盟一個頭部酒店集團品牌后卻發(fā)現,被投資成本大幅推高的間夜價格讓消費者敬而遠之,酒店日常運營成本高企,業(yè)主月月賠錢倒貼、投資回報遙遙無期……
他們這才驚醒,酒店早已不是一個高性價比的投資領域了,自己不知不覺間成了曾經最瞧不上的“韭菜”。
為了向業(yè)主強調投資加盟東呈酒店“高性價比”的特點,東呈提出了一系列有趣的口號:投資經濟型酒店品牌的城市便捷,要能實現“一半造價,標準賣價;中檔經營,翻倍回報”;投資中端商務酒店品牌柏曼,要能實現“造價省大半,賣價進中檔”;投資中高端輕奢酒店品牌怡程,要能實現“中檔投資,高端回報”。
據悉,這些不是憑空喊出來,而是在實踐中摸索積累出來的。在酒店改造方面,東呈通過深化EPC(投營建一體化),簡化設計和優(yōu)化流程,倒逼單房建設成本大幅降低,如果承諾某店的單房成本控制在7萬元就一定不超過7萬元,甚至會給業(yè)主做保價;在酒店運營方面,東呈透過與美團、釘釘等互聯(lián)網企業(yè)合作發(fā)展數字化基建,已經實現財務、管理、業(yè)務的深度數字化,刺激運營效率大幅提高;在營銷和品牌層面,東呈先后退出業(yè)界首個運用在集團層面的AI數字人和針對年輕人的集團級業(yè)務IP青貓。
只有讓酒店業(yè)主感受到“少花錢,多賺錢”的投資高性價比,才能讓行業(yè)供給側良性發(fā)展,真正出現一批讓大眾消費得起的便宜又好住的酒店。
05
程新華最近被問到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
酒店行業(yè)的老大哥們紛紛沖入“萬店規(guī)?!保疫€在不遺余力的落實“千城萬店”計劃,反觀東呈卻為什么沒有提出類似目標?
程新華則回答,2013年-2018年,東呈也經歷過門店數量狂飆的5年,不但門店數量暴漲10倍,而且還促使東呈總部從廣西遷到廣州。但這種高速擴張更多是依賴中國經濟整體突飛猛進的時代紅利。如今這個時代,酒店質量要比數量重要,自己并不刻意去追逐萬店規(guī)模,而是轉而追逐好店規(guī)模。
程新華其實隱晦的揭露了當下中國酒店行業(yè)必須要面對的兩個現實:
其一,伴隨著國內外經濟大環(huán)境的風云變幻,借助風口追求一飛沖天的時代一去不返。
其二,大并能不代表強,快也不代表好,未來拼得不是數量和速度,而是質量和效率。
勁旅君分析,近兩年至少有兩件事加速了程新華暫時放棄追逐萬店規(guī)模目標。
東呈在2021年啟動上市計劃,在過往三年準備上市的過程中,程新華最耗費心力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對申報上市的2000多家門店的經營情況逐一完成篩查和規(guī)范。
“這其中的復雜程度和煎熬程度只有我自己才知道,也讓更加明確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和防范風險的重要性。”程新華曾如是表態(tài)。
勁旅君猜測,程新華在這個過程中頭一次清楚的意識到,按照上市要求管理2000多家門店都如此煎熬,盲目追求數量的后果必然埋下巨大的隱患,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才是上策。
此外,東呈今年還公開宣布了另一項重大戰(zhàn)略調整,未來會更加聚焦在四大主力酒店品牌。程新華對此直言,過去為了追求規(guī)模效應和迎合市場需求,不斷開辟新戰(zhàn)線,導致資源、資金、精力等過于分散,投入產出比極低,實踐證明只有把自己最擅長的事干好才是最有價值的。
與其追求“萬店規(guī)?!?,不如追求“好店規(guī)?!?,這既是程新華給東呈的要求,也是給整個酒店行業(yè)的一個警示。
畢竟,市場上現在開業(yè)的酒店的確挺多,但大眾消費得起的好酒店終歸還是太少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