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代人,比起提筆忘字更讓人扎心的,是很多時候,自己拿起手機,卻忘記了要干什么。這,無疑是數字時代帶給我們的“后遺癥”。
在這個信息爆炸、社交媒體無孔不入的時代,我們的注意力被分割得支離破碎。手機屏幕成了連接世界與自我最直接的窗口,卻也成為讓我們分心的最大源頭!
明明刷短視頻的注意時長很短,我們但并不感到輕松。因為我們忙不迭地被各類信息沖刷和刺激,體驗感變得越來越淺。而這,是因為一個重要的能力在流失——專注力。
一份《2022國民專注力洞察報告》中指出,當代人的連續專注時長,已從2000年的12秒,下降至8秒。
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有相關數據表明,一個人每天面對屏幕至少150次,平均每6.5分鐘看一次手機。
大家捫心自問,你已經多久沒有好好運動,多久沒認真閱讀一本書,或安靜地欣賞戶外美景了?每日清晨醒來第一件事,不曾關注窗戶外的花香鳥鳴,而是伸手摸向手機。
大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孩子!越來越多家長意識到,專注力的問題,在孩子身上體現更為顯著。甚至于,如今不少孩子被診斷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導致學習困難,生活受影響。
在這個專注力只有8秒的時代,孩子的專注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數字設備泛濫、多任務處理成常態、學習環境干擾以及學習本身吸引力不足,都在悄然侵蝕、偷走你家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的專注力下降,意味著什么
我家娃就是個注意力極易渙散的主兒,所以深有體會。為了幫助他克服這一問題,我不得不采取更為直接的措施,要求他在我眼皮底下完成作業,希望借此監督和引導他。
為此親眼見證了他專注力缺失的種種“惡行”:他時而看窗外,對任何細微聲響都過度反應;時而不自覺地玩弄文具,思緒不知飄向何方;更有時,他會突然起身走動,找各種借口離開書桌……
老母親為此操碎了心,更是深感擔憂和焦慮!專注力,是每個人在學習上最重要的能力,如果孩子有所缺失,那意味著什么呢?
??失去深入學習和理解知識的能力。
孩子無法長時間專注于某項任務,因此無法深入閱讀和理解復雜的文本,也無法深入思考和探索。這樣不僅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也限制了他的思維發展。
??失去與他人建立深入關系的能力。
孩子可能無法長時間內保持對別人話語的關注,致使他無法理解別人的觀點,也無法建立起深厚的人際關系,或導致他在社交中遇到諸多困難。
??失去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沖動和欲望,容易受外界干擾,很難堅持完成一項任務。自控力的缺失,不僅影響學業,也會對其生活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如何幫孩子奪回被“偷走”的專注力
自從發現我家孩子專注力下降后,老母親便踏上了一條不斷探索與實踐的旅程,并致力于尋找和實施各種能提升專注力的方法和技巧。
??設定小目標:和孩子一起定計劃,把大的任務拆成小目標,每完成一個就夸夸他,讓他享受成就感的同時,慢慢拉長專注時間。
??打造專注空間:在家里騰出個安靜的角落,擺上他的專屬書桌,并且收拾得整整齊齊。燈光溫度都調好,孩子學習更不容易被打擾。讓孩子學習起來更舒心。
??興趣為王:根據孩子的喜好,給他安排手工、繪畫、玩拼圖和積木等,還偶爾陪他玩一些專注力小游戲,比如走迷宮、舒爾特方格、記憶卡片等。
??分段學習:用番茄鐘計時,學一會兒歇一會兒。教會孩子番茄法管理時間,學習效率翻倍。
??親子閱讀時光:每天留點時間,陪孩子一起讀書,從短小故事開始,慢慢加碼。這樣既增進感情,也鍛煉了他的專注力。
??正面激勵:孩子每一點進步,我都要夸一夸,讓他知道努力就有回報,信心滿滿繼續沖。
??電子產品限時:需要的時候,引導孩子用電子產品做一些有益的學習或娛樂活動,但會確保這些不會干擾到他的專注力發展。
結語
通過以上這些做法,我們確實收到了不錯的效果。有句話說得好,“守少則固,力專則強。”在這個信息過載的時代,我們都需要裝一個心靈過濾網,把握適度的分寸,為自己,更為孩子找回遺失的專注力,更為找回我們對生活的主動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