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好,我是圖述數說,做地圖的知識提煉者。
歐足聯將歐冠、歐聯和歐協聯的參賽球隊同時擴充至36隊(原本均為32隊),我們已經分3期討論了歐冠參賽資格的確定、球隊的簽運以及參賽球隊及其主場,本期將關注歐聯地理,因為本周是歐聯的專屬周,歐足聯在周中僅僅組織了歐聯的比賽,并未安排歐冠和歐協聯的比賽。
蘇格蘭的參賽球隊是格拉斯哥流浪者,他們的主場是埃布羅克斯區(Ibrox)的埃布羅克斯球場(容量為51587人)。根據蘇格蘭學者的研究,埃布羅克斯的原始語義可能是“獾渡口(badger ford)”,獾是一種在不列顛群島廣為分布的小型哺乳動物。
英格蘭的參賽球隊是大曼徹斯特的曼聯和大倫敦的托特納姆熱刺。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全英(UK)2024年8月人均收入的中位數(Median)是2420鎊(約合人民幣22627元),低于大倫敦的2864鎊,但高于大曼徹斯特的2307鎊。
挪威的博德閃耀(Bod?/Glimt)是唯一一支位于北極圈內的球隊,他們的主場是諾爾蘭郡博德市阿斯普米拉地區(Aspmyra)的阿斯普米拉球場(可容納八千余人)。諾爾蘭郡(Nordland)的意譯是北地郡,東漢曾在今陜西富平一帶設置同名的北地郡,董卓手下的李傕即為北地郡人。
瑞典是最近十年來首次有2隊同時參加歐聯。
埃爾夫斯堡體育會(Idrottsf?reningen Elfsborg)來自布羅斯市,得名于布羅斯市(Bor?s)在歷史上的上級行政區——埃爾夫斯堡郡,他們的主場是布羅斯競技場(容量為1.62萬人)。
馬爾默足球會(Malm? Fotbollf?rening)的主場是馬爾默球場(容量為22500人),它緊挨著曾參與承辦1958世界杯和1992歐洲杯的馬爾默體育場(容量為26500人)。馬爾默市與唐山市在1987年結為友好城市,不僅是唐山市的首個國際友好城市,而且是第一座與中國城市建立友好關系的瑞典城市。
丹麥的參賽球隊是日德蘭半島上的中日德蘭足球俱樂部,他們來自中日德蘭大區的海寧市,主場是容量約1.2萬人的海寧競技場(Arena Herning)。
德國的參賽球隊是黑森州的法蘭克福和巴登-符騰堡州的霍芬海姆。
法蘭克福的主場是德意志銀行公園(容量約5萬人),其所在的美因河畔法蘭克福不僅是德國的金融中心,還是德國的航空交通中心,法蘭克福機場是德國旅客量最大的機場(2023年約5936萬人)。
霍芬海姆得名于巴登-符騰堡州卡爾斯魯厄行政區萊茵-內卡縣辛斯海姆鎮霍芬海姆村,其主場是萊茵-內卡競技場(容量約3萬人)。
由于戰爭的影響,基輔迪納摩暫時不能在烏克蘭境內進行歐足聯旗下的國際賽事,他們的歐聯主場設在德國漢堡的人民公園體育場(容量約5萬人)。
荷蘭有3隊參賽,阿賈克斯和AZ來自北荷蘭省,特溫特來自上艾瑟爾省。
首都球隊阿賈克斯的約翰·克魯伊夫競技場(Johan Cruijff ArenA,競技場為風格化拼寫)是荷蘭第一大體育場,它可容納大約5.6萬人。
AZ是阿爾克馬爾-贊斯特里克(Alkmaar Zaanstreek)的首字母縮寫,阿爾克馬爾是一座以乳酪而聞名的城市,而贊斯特里克意為贊河流域,它指的是以贊斯塔德(Zaanstad)為核心的贊河(Zaan)兩岸地區。
AZ的主場位于阿爾克馬爾市,它由行政解決方案提供商阿法斯(AFAS, Applications for Administrative Solutions)冠名,可容納大約2萬人。
特溫特足球俱樂部得名于上艾瑟爾省的特溫特地區,特溫特地區是地理分區而非行政區劃,類似于安徽省的江淮地區或陜西省的關中地區。
特溫特的主場是特溫特地區中心城市恩斯赫德市的格羅爾施“威斯特”球場(De Grolsch Veste),威斯特的意思是駐防城市,這里特指格羅爾城,它曾經是荷蘭的軍事要地,同時也是特溫特足球俱樂部的贊助商——格羅爾施啤酒在1615年時的創辦地,格羅爾施(Grolsch)是格羅爾(Groenlo)的形容詞形式。
比利時的2支參賽球隊都來自首都布魯塞爾。大部分國家首都的人均收入都高于其他地區,但比利時首都因為有較多阿拉伯裔失業者,導致人均收入較低。根據比利時國家統計局(Statbel)的數據,2021年比利時人均收入(Revenu moyen par habitant)為20357歐元,而布魯塞爾大區人均收入為16068歐元,具體到圣吉羅斯區和安德萊赫特區就更少了,分別為15490歐元和12965歐元。
圣吉羅斯聯的日常主場以比利時田徑運動員約瑟夫·馬里恩(Joseph Marien)為名,它只能容納九千余人,并且未達到歐聯的比賽要求。
因此,圣吉羅斯聯將在比利時國家隊的主場——博杜安國王體育場(容量約5萬人)進行歐聯主場比賽,博杜安國王體育場由海瑟爾體育場(Stade du Heysel)改建,博杜安(Baudouin)是比利時在20世紀下半葉的國王。
安德萊赫特的主場是樂透公園(容量為22250人),冠名贊助商樂透(Lotto)是比利時最大的彩票公司。
法國的參賽球隊是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的里昂和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的尼斯。
里昂的主場是由安盟保險冠名的安盟球場(Groupama Stadium),它可容納將近6萬人,是法國第三大體育場。
尼斯的主場是安聯保險冠名的安聯藍色海岸(可容納35624人),它被歐聯官網稱為尼斯大球場(Grand Stade de Nice)。
西班牙的2支參賽球隊均來自巴斯克自治區,分別是比斯開省的畢爾巴鄂競技和吉普斯夸省的皇家社會。
畢爾巴鄂競技的圣馬梅斯球場(容量為53331人)是本屆歐聯的決賽場地,因地處圣馬梅斯庇護所南側而得名。
圣馬梅斯是3世紀時期的基督教圣徒——凱撒利亞的馬梅斯(Mammes of Caesarea),他出生于小亞細亞中部的凱撒利亞(今土耳其開塞利, Kayseri),被禁止基督教的羅馬人丟入獸群,但馬梅斯臨危不懼,還向田野里的動物布道,以至于獅子都與他作伴。因為主場的典故再加上硬朗的球風,畢爾巴鄂競技被稱為“圣馬梅斯的雄獅”。
皇家社會的主場是由雷亞萊保險(Reale)冠名的雷亞萊競技場(容量約4萬人),其所在的圣塞巴斯蒂安市是巴黎世家的創辦地,“巴黎世家”其實是品牌創辦人克里斯托瓦爾·巴倫西亞加(Cristóbal Balenciaga)的姓氏,只不過后來由于西班牙內戰,工作室遷到了巴黎,然后才在中文語境中被翻譯為“巴黎世家”。
葡萄牙的參賽球隊是布拉加和曾獲得過歐冠的波爾圖。
布拉加的主場是容量約3萬人的布拉加市政球場,它的特點是沒有短邊看臺,只有兩座長邊看臺。
波爾圖的巨龍球場是葡萄牙第三大球場(可容納50033人),它的容量僅僅比排名第二的葡萄牙體育的若澤·阿爾瓦拉德球場(可容納50095人)少了幾十人。
意大利的參賽球隊是羅馬和拉齊奧,他們共用意大利第二大體育場——羅馬奧林匹克體育場(可容納70634人)。
希臘的參賽球隊是比雷埃夫斯的奧林匹亞科斯和塞薩洛尼基的帕奧克。
奧林匹亞科斯是擁有十余個運動項目的大型綜合性體育俱樂部,其足球分部的主場以在希臘獨立戰爭犧牲的喬治斯·卡雷斯卡基斯(Georgios Karaiskakis)為名,它與比雷埃夫斯的游艇碼頭僅僅隔著籃球分部的和平與友誼體育館(Peace & Friendship Stadium)。比雷埃夫斯是雅典西南方向重要的港口城市,類似于北京東南方向的天津。
帕奧克(PAOK)的全稱是“泛塞薩洛尼基君士坦丁堡競技俱樂部”(Panthessaloníkios Athlitikós ómilos Konstadinoupolitón),他們由希土戰爭后自伊斯坦布爾(君士坦丁堡)逃難的希臘難民組建。
帕奧克的主場是塞薩洛尼基市圖姆帕社區(Toumba)的圖姆帕體育場(容量為28703人)。塞薩洛尼基是希臘第二大城市,因其土耳其語名稱(Selanik),也被翻譯為薩洛尼卡。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是唯一擁有3支參賽球隊的城市,3支球隊分別是伊斯坦布爾歐洲部分的加拉塔薩雷和貝西克塔斯以及亞洲部分的費內巴切,他們合稱為“土耳其三巨頭”。
加拉塔薩雷體育俱樂部由加拉塔薩雷高中(Galatasaray Lisesi)的師生在1905年創辦,他們的標志由代表“加拉塔”的字母G和代表“薩雷”的字母S組成,“薩雷”意為“宮殿、宮廷”;加拉塔指的是加拉塔石塔(Galata Tower),由于疊字的緣故,它有時也被翻譯為“加拉達塔”。
加拉塔薩雷高中源自1481年設立的加拉塔宮廷帝國學校(Galata Saray? Hümay?n Mektebi),它是奧斯曼宮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臨近加拉塔石塔而得名。
加拉塔薩雷的主場是以俱樂部首任主席(Ali Sami Yen)為名的阿里·薩米·延球場,它是土耳其第二大體育場(容量為53798人),僅次于伊斯坦布爾阿塔圖爾克體育場(容量為77563人)。
貝西克塔斯(Be?ikta?)的主場是貝西克塔斯區的貝西克塔斯公園(容量為42445人),它將在2026年舉行歐聯決賽,在2027年舉行歐協聯決賽。“貝西克”意為“搖籃”,“塔斯”意為石頭,據說此區得名于奧斯曼海軍名將海雷丁·巴巴羅薩(Hayreddin Barbarossa)用于停泊艦隊而樹立的5根石柱。
費內巴切的主場(可容納47544人)以俱樂部前主席、土耳其前總理許克呂·薩拉吉奧盧(?ükrü Saraco?lu)為名,其所在的費內巴切社區(Fenerbah?e)得名于馬爾馬拉海之畔的花園燈塔,“費內”意為燈塔,“巴切”意為花園。
以色列的參賽球隊是特拉維夫馬卡比,馬卡比(Maccabi)的意思并非“俱樂部”,根據其官網的解釋,馬卡比是《出埃及記》第15章第11節摩西贊美的詩句“耶和華啊,眾神之中,誰能像你?”的縮寫。
特拉維夫馬卡比在日常與同城德比對手特拉維夫工人共用布魯姆菲爾德球場(容量約3萬人),不過由于周邊局勢不穩,他們無法在以色列本土進行歐足聯旗下的國際賽事。
因此,特拉維夫馬卡比將使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游擊隊的游擊隊體育場(容量約3.3萬人)進行歐聯主場比賽。
以色列在2021年與科索沃建交曾使以塞關系一度蒙上陰影,但雙方關系迅速回暖,作為阿拉伯喉舌的半島電視臺曾援引塞爾維亞媒體“巴爾干洞察(Balkan Insight)”的消息,稱塞爾維亞在2024年向以色列出口武器,半島電視臺對此相當不滿。
保加利亞的參賽球隊是拉茲格勒的盧多戈雷茨(Ludogorets),他們的名稱源自意為“瘋狂森林”的盧多戈里耶高原(Ludogorie)。
保加利亞曾在1968-1989年間通過征收“單身稅”和“無子女稅”的方式來提高結婚率和生育率。東歐劇變后,隨著稅收政策的調整,保加利亞的出生率迅速下降,加上大量年輕人移民至西歐和美國,其人口萎縮速度極快。以盧多戈雷茨所在的拉茲格勒市為例,它是拉茲格勒州的首府,在2003年時尚有37175人,但在2023年時僅有28234人,減少了接近四分之一(24.05%)。
盧多戈雷茨的主場是浩衛制藥競技場(Huvepharma),浩衛制藥是俱樂部老板基里爾·多穆斯切夫(Kiril Domuschiev)的主要財富來源。
羅馬尼亞的參賽球隊是FCSB(Fotbal Club FCSB),他們由布加勒斯特星陸軍體育俱樂部(Clubul Sportiv al Armatei Steaua Bucure?ti)的足球部門在2003年私有化而來,曾一度名為布加勒斯特星足球俱樂部(FC Steaua Bucure?ti),但由于羅馬尼亞國防部旗下的布加勒斯特星陸軍體育俱樂部認為“布加勒斯特星(Steaua Bucure?ti)”的名稱與標志不在私有化的范疇之內,且獲得了羅馬尼亞司法系統的支持,布加勒斯特星足球俱樂部不能繼續以“布加勒斯特星”為名,因此改稱為FCSB足球俱樂部。
布加勒斯特星陸軍體育俱樂部在2017年重新組建了足球部門,他們目前參加的是羅馬尼亞次級聯賽,歐足聯將其稱為FC布加勒斯特星(FC Steaua Bucure?ti)。需要注意的是,盡管羅馬尼亞足協已經認定FC布加勒斯特星繼承布加勒斯特星陸軍體育在1947-2003年間的榮譽,但歐足聯尚未進行同步,仍然將布加勒斯特星陸軍體育在1986年獲得的歐冠冠軍記錄在FCSB名下。
FCSB的主場是羅馬尼亞第一大體育場——容量約5.6萬人的國家競技場(Arena Na?ional?),FC布加勒斯特星的主場則是羅馬尼亞第二大體育場——容量約3.2萬人的星球場(S Stadionul Steaua)。
匈牙利的參賽球隊是費倫茨城體操俱樂部。費倫茨城是布達佩斯的第9區(Budapest IX. kerület),所以俱樂部的視覺符號使用羅馬數字(IX)進行標識;又因為費倫茨城位于布達佩斯的佩斯部分,所以俱樂部的視覺符號使用了布達的首字母(B)和佩斯的完整拼寫(PEST)。
費倫茨城(Ferencváros)也被音譯為費倫茨瓦羅斯,它開發于18世紀末,得名于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弗朗茨是德語音譯名稱(Franz),其匈牙利語音譯名稱為費倫茨(Ferenc),英語音譯名稱為弗朗西斯(Francis),西班牙語音譯名稱為弗朗西斯科(Francisco)。
費羅茨城的主場是匈牙利第二大體育場——由安盟保險冠名的安盟競技場(容量為23700人),它的容量僅次于普斯卡斯競技場(容量為67215人)。
捷克的參賽球隊是西部的比爾森勝利和首都的布拉格斯拉維亞。
比爾森勝利的主場是容量約1.2萬人的比爾森城市球場(Stadion města Plzně),比爾森是二戰期間少數由美軍攻克的捷克城市,而包括布拉格在內的大部分捷克城市由蘇聯的烏克蘭第一、第二和第四方面軍攻占。
烏克蘭人是東斯拉夫人,捷克人是西斯拉夫人,布拉格斯拉維亞得名于古斯拉夫神話中的斯拉維亞女神,她是豐收和領土的保衛者。
布拉格斯拉維亞的主場是捷克第一大體育場——容量約2萬人的伊甸競技場(Eden Arena),它位于布拉格在20世紀20年代建立的伊甸游樂和體育公園(Zábavní a sportovní park Eden)遺址之上。
拉脫維亞的參賽球隊是拉脫維亞創新綜合體集團(Latvijas Novitātes Komplekss)下設的里加足球學院,其標志中的R代表“里加的(Rīgas)”,F代表足球(Futbola),S代表學院(Skola)。
拉脫維亞創新綜合體簡稱為LNK,里加足球學院的一線隊和十余支梯隊的日常競賽與訓練均在道加瓦河畔的LNK體育公園進行,道加瓦河(Daugava)是拉脫維亞第一大河,在里加匯入波羅的海。
由于LNK體育公園不符合歐聯的比賽要求,因此里加足球學院將在拉脫維亞第一大體育場——道加瓦體育場(容量為10461人)進行歐聯主場比賽。
阿塞拜疆的參賽球隊是卡拉巴赫,他們在蘇聯管轄時期創建于平原卡拉巴赫的阿格達姆市。“卡拉巴赫”意為“黑花園”,由平原卡拉巴赫和山地卡拉巴赫組成,山地卡拉巴赫的俄語拉丁轉寫譯名是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簡稱納卡。
第一次納卡戰爭(1988-1994年)的戰場并不局限于山地卡拉巴赫,地處平原卡拉巴赫的阿格達姆市也被波及,甚至卡拉巴赫足球俱樂部的主教練阿拉維爾迪·巴吉洛夫(Allahverdi Ba??rov)也在1991年成為阿塞拜疆軍隊的營級指揮官,并在1992年6月觸雷身亡。
1993年,亞美尼亞軍隊攻入阿格達姆,卡拉巴赫足球俱樂部被迫遷往后方,并在多座城市顛沛流離;2001年,卡拉巴赫被阿塞拜疆最大的食品生產和出口商——阿塞遜控股(Az?rsun Holdinq)接手,情況逐漸好轉。
2015年,卡拉巴赫入主阿塞遜控股在巴庫東北部新建的阿塞遜競技場(容量約6千人),并使用至今,在事實上成為一支首都球隊,他們還和同城的巴庫石油工人(Neft?i)組成阿塞拜疆德比(Azerbaijan derby)。
由于阿塞遜競技場不符合歐足聯的要求,因此卡拉巴赫的歐聯主場設在阿塞拜疆第二大體育場——巴庫市中心的國立托菲克·巴赫拉莫夫體育場(Tofiq Bahramov Republican Stadium),它的容量(31200人)僅次于巴庫奧林匹克體育場(約7萬人)。
托菲克·巴赫拉莫夫是阿塞拜疆史上最著名的足球裁判,他作為1966世界杯決賽的邊裁,在舊溫布利球場面對英格蘭與德國的門線懸案時,做出了有利于英格蘭的判罰。
2024-25賽季歐聯的聯賽階段共有8個比賽周,它將在2025年1月底結束,此階段只淘汰三分之一的球隊(排名最后的12隊),多數球隊仍可向最終的獎杯進軍。
以上是圖述數說原創的第214期足球地理,歡迎您的評論、點贊與轉發,與您一起探索真知。
??圖述數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