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偉大人民領袖毛主席逝世,享年83歲。
在這一消息傳來時,華國鋒還在招待外賓,在接到電話后,便著急忙慌趕往了中南海“202”室,但華國鋒還是晚了一些。
就在眾人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難以自持時,華國鋒當即決定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召開會,著重討論了三個問題:一是毛主席的后事;二是毛主席的遺體如何處理;三是是否邀請外國代表團前來吊唁。
在大家經過商議后,華國鋒、葉劍英等中央領導人一致認為應該保留毛主席遺體,以供各界人士以及后人瞻仰,當然要瞻仰毛主席遺體必須有地方,因此,修建毛主席紀念堂也是十分必要的。
但面對華國鋒等人的這一提議,江青當即主張不保存遺體,據程汝明回憶:
“毛主席逝世之后,中央提出要修建毛主席紀念堂,保存毛主席的遺體,供人瞻仰,江青卻提出,毛主席有遺囑,說死后要火化,她不贊成保留毛主席遺體,也不贊成修建毛主席紀念堂。”
毛主席在生前的確不止一次的提出自己逝世后,遺體要火化。
1954年,毛主席視察杭州時,注意到在西湖旁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墳墓,看到這些,毛主席十分憂慮的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道:“死人與活人爭地不好。”
1956年,毛主席帶頭簽署了火葬協議,在毛主席簽署后,簽署這一協議的中共中央領導人更是不在少數。
在毛主席的晚年歲月里,毛主席也不止一次的向自己身邊的工作人員們表達自己的這一想法,一次,毛主席在與護士長吳旭君聊天時,也曾說:
“我在世時吃魚比較多,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長江里喂魚,你就對魚兒說:魚兒呀,毛澤東給你們賠不是來了,生前吃了你們,現在你們吃他吧,吃肥了好去為人民服務。這就叫物質不滅定律。”
吳旭君見狀連連搖頭,表示不干,毛主席輕嘆一聲道:“你在我身邊工作了這么久,都不能理解我呀。我主張實行火葬,我自己當然不能例外,我在協議上簽了名的。”
由此可見,毛主席對自己死后實行火葬是強烈要求的,而之所以華國鋒等中央領導人決定違背毛主席這一意愿是因為毛主席代表了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階段,把毛主席的遺體保存下來,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對人民來說,都是有利的。
所以面對江青的主張,華國鋒只說了一句:“全國人民是不會通過的,這件事就不要再提了。”
也正是華國鋒的這一句話令江青頓時啞口無言。
在毛主席遺體決定保存后,華國鋒當即決定成立保護毛主席遺體領導小組辦公室,最終在醫學院科學專家們的努力下,毛主席遺體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但彼時修建毛主席紀念堂還需要時間,為此,毛主席遺體便被暫時保存在了一個代號為“769”的地方。
直到1977年5月27日,毛主席紀念堂才徹底修繕完畢,同年8月20日,毛主席遺體被移送至毛主席紀念堂內。
1977年9月9日,毛主席紀念堂正式對外開放,自毛主席紀念堂開放后,華國鋒每年都會在9月9日和12月26日出門,可謂是風雨無阻,而這一切只為前往毛主席紀念堂瞻仰毛主席遺容。
每次來到毛主席紀念堂時,華國鋒總是會一邊向毛主席遺體鞠躬,一邊高聲喊道:“向偉大領袖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