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父親裕庚奉命出使日本,將六歲的裕容齡一并帶去。
接風宴上,日本舞者唯美的舞姿深深吸引著裕容齡。
當晚回到家中,她便立即向裕父裕母表示:“太震撼了!我想學習他們的舞蹈!”
誰知父母的反應卻十分激烈,他們緊皺眉頭,語氣嚴厲:
“舞蹈是下等人學的,你作為尊貴的格格,只需要坐在座位上,享受別人為你帶來的表演,何必想這些辱沒自己身份的事情!”
遭到父母強烈反對的裕容齡卻沒有放棄,反而瞞著父母學起了日本舞。
有日本大臣攜妻子上門拜訪,她不顧父母的警告,自告奮勇為其表演了一出扇子舞。
一舞結束,不僅日本大臣連連稱贊她是“舞蹈奇才”,就連不滿的父母都被她動人的舞蹈所吸引。
事后,在她的堅持下,父母最終決定讓她學習舞蹈,但明令禁止不許她在外人面前表演,只能將其當作自己的小愛好。
后來她也因此成為慈禧身邊最受喜愛的女官之一。
但她作為格格,作為宮里的“紅人”,卻和太監談起了戀愛,還遭到狀元拒婚。
那么,她為什么會看上一個太監?又是為什么遭到狀元拒婚?晚年又過得如何?
一、感情受挫,但熱情不減
裕容齡與太監相愛的故事要從1903年說起,那年裕父卸任回國,裕容齡兩姐妹也因為出過國,見識豐富,被慈禧召去做御前女官。
在宮里,裕容齡與慈禧身邊的太監小德張結識,這個相貌俊秀、風趣幽默的男人很快俘獲了她的芳心。
但是她作為一個格格,與太監相愛是絕對不能夠被容忍的,于是兩個人只能在暗地里偷偷相愛。
好在當時裕容齡因為出色的舞蹈技藝被慈禧所看重,整日帶在身邊,而小德張則本就是慈禧的貼身太監,這就給兩個人創造出不少的見面機會。
但也由于小德張的身份,有時候危機往往是伴隨著機會而來。
小德張有一只慈禧賞下來的西洋懷表,他在里面放上了一張他與裕容齡的合照,藏在其他照片下面,得空時便掏出來看一看。
結果沒想到他這一行為引起了慈禧的注意,被其要去查看。
將表呈上去的小德張,看似冷靜地低著頭站在旁邊,實則內心惶恐不已,冷汗直冒。
最后慈禧把玩良久,又將表還與他,誰也不知道她有沒有發現其中的秘密,但就結果來看,他們二人并未受到慈禧的懲罰。
就在驚慌不已的二人以為這場風波就此結束,兩個人的戀情能夠瞞天過海不被發現時,父親裕庚不知何處得到的風聲,發現了這個秘密。
震怒的裕父借口生病,將裕容齡接出宮,兩個人從此斷聯,戀情也就無疾而終。
那么裕容齡為什么會愛上一個身份低微的太監呢?只是因為其長得不錯嗎?
顯然不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要從裕容齡跟隨父親出使日本說起。
裕容齡在日本接觸到舞蹈,愛上舞蹈,后來又隨父親去往思想更加開放進步的巴黎,不僅在舞蹈上更進一步,思想上也早已蛻變。
她不認為自己的身份比誰高貴,即使自己是格格,深受慈禧喜歡,她對所有人也始終保持謙遜平等的態度。
所以她不在乎小德張的身份,既然自己喜歡,那就要去爭取。只不過由于外界的客觀因素,這段感情無法擺在明面之上,無法向眾人坦白,最后無疾而終。
后來父親為她物色一個狀元做相公,她也坦然接受。
不過也許是對方聽說到一些關于她與太監相愛的風聲,又覺得她只是個天天在慈禧面前跳舞,供人觀賞取樂的“伶人”。
即使是個格格,還被慈禧賜封號為“蝴蝶公主”,最后這門婚事遭到對方的拒絕。
感情上的一再受挫讓裕容齡有些茫然,但很快她又將這種情緒拋之腦后。
她不會因此質疑自己是否做錯事情,她相信總會有人懂自己。
畢竟舞蹈是她真正熱愛的事情,便愿意為此犧牲一些事情。畢竟從她決定學習舞蹈開始,就面臨著一路的艱難險阻。
二、困難重重,但蝴蝶破繭
當裕容齡第一次向父母表示自己想要學習舞蹈時,父母只當是孩子的一時興起,并未放在心上。
誰也沒想到她小小年紀卻很有韌勁,自己在背地里偷偷學起了舞蹈。
見過裕容齡跳舞的傭人無不對她的舞姿贊不絕口,這讓她信心倍增。
也因此使她一直想找到一個機會,向父母展示她的舞蹈天賦,讓父母對她刮目相看。
于是當日本大臣來做客的時候,她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一舞結束,大臣驚嘆:“奇才!簡直是舞蹈天才!”
而大臣如此激動的稱贊,也讓裕父裕母覺得很有面子,緩和了臉色,柔聲讓她下去休息。
事后不僅同意裕容齡學習舞蹈,還給她找來日本有名的舞蹈老師進行教學,只是不允許她再公開表演。
但對裕容齡來說已經足夠了,她喜歡的也只是舞蹈本身,而不是登臺表演。
在日本學習了四年的舞蹈,隨著父親裕庚被調往法國出任大使,裕容齡也來到了浪漫多情的巴黎。
當時的巴黎上層社會追求高雅與藝術,把能歌善舞、多才多藝當作一種區別于普通人的象征,多會把孩子送去學習藝術,這種氛圍多多少少影響著裕夫裕母。
于是,當法國大臣的妻子聽說裕容齡學過日本舞之后,對裕母提出邀請:
“著名的現代舞者伊莎多拉·鄧肯正在巴黎,我想請她為我的兩個孩子教學舞蹈,不如讓兩姐妹一起?!?/strong>
不甘落后于他人的裕母欣然同意,只是后來的發展卻出乎了她的預料。
在鄧肯的第一節授課上,裕容齡的舞蹈天賦便驚艷了她,她感嘆于其的天賦,還曾表示:
“這種天才就算不給費用,我也愿意教她!”
當時鄧肯正在排練一場舞臺劇,剛好看中秀美恬靜的裕容齡,并讓她擔任其中的主角,將其中最重要的一段舞蹈交給她完成。
裕容齡完美完成了這場演出,但事后卻被震怒的裕夫裕母軟禁。
原來,他們也受邀觀看這次的演出,然后發現臺上這個穿著暴露、赤足裸臂的女演員居然是自己的女兒。
氣憤之下,回到家的裕容齡被二人軟禁。
為了反抗,裕容齡鬧起絕食,一周后二人實在看不下去愈加消瘦的女兒,這才放任裕容齡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1902年,裕容齡在巴黎公開表演《玫瑰與蝴蝶》,一舞成名,被譽為東方的“蝴蝶皇后”。
但是晚年,“蝴蝶”皇后的翅膀卻不幸被折斷。
三、雙腿殘疾,但優雅不減
裕容齡是東方的“蝴蝶皇后”,也是中國舞者的第一人。
在被召入宮后,她接觸到更多中國傳統舞蹈,她將其與自己學習到的日本舞和西方舞蹈融合發展,創造出許多新的舞蹈節目。
后來清政府倒臺,裕家日漸沒落,她也沒放棄自己的舞蹈事業。
正如上文所說的,在國外長大的裕容齡有著進步思想,她從不認為自己比別人高貴,大家都是平等的人。
看到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中國人民,她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么,于是她決定舉行免費的演出,帶給人們一絲喘息的空間。
起初這一想法并不被她當時的丈夫所理解:
“雖然現在不同于往日,但畢竟你以前是個格格,公共場合表演有些不合適?!?/strong>
裕容齡卻堅持這么做,此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她參加也舉行過多場公益演出,直到自己被打斷雙腿。
后來,她因為曾經的格格身份,因為在慈禧身邊做過事而受到沖擊。
丈夫去世后,她被趕出自己的家,無奈之下住進馬棚,又被人生生踢斷雙腿。
失去雙腿的她度過了一段極其困苦黑暗的生活,她無法維持自己的生活,再也無法跳自己熱愛的舞蹈。
但她的韌勁不允許她就此消沉下去。
想明白后的她不顧他人眼光,用雙手一路爬著回到破敗的家,用盡方法和力氣收拾好家中的一切,同時把自己也收拾得干干凈凈。
當時的人們都驚嘆,她一個殘廢,居然能把自己收拾得那么干凈整潔,見人也總帶著笑。
風波過去后,她托人給周總理送去信,描述了自己的困境,在他的幫助下,日子才漸漸好過一些。
四、結語
裕容齡以其卓越的舞蹈才華和對東西方舞蹈藝術的深刻理解,在中國近現代藝術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隨父親在海外求學期間,她接觸到先進的文化和藝術理念,使她獨立、開放,也孕育出她對舞蹈的熱愛。
晚年的裕容齡不似前半生那般風光無限,甚至算得上凄慘。
年華逝去,她的容貌不再動人,雙腿被打折,她無法跳動自己引以為傲的舞蹈。
但是她的優雅卻絲毫不減,這份優雅,是舞蹈功底的沉淀,也是歷盡千帆卻仍然積極向上的韌性。
正如她自己表示的那樣,即使自己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那也要好好活著,那是自己的姿態,也是自己的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