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上級根據授銜的標準,授予解方少將軍銜,結果讓曾經的老領導彭老總非常氣憤和不滿,甚至直呼:“解方是少將,那我頂多算中將。”
的確,解方職務并不低,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期間擔任了志愿軍的參謀長,能力也是得到了認可。盡管他并沒有在一線殺敵,像軍長那樣大殺四方,但參謀長級別也并不低。
不說授予上將吧,授予中將應該還是合適的,結果卻僅被授予了少將,因此作為曾經的老領導,彭老總感到很意外。但實際上,上級授予解方少將軍銜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并沒有故意壓低他軍銜的意思。
解方是東北軍出身,早年間曾去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在東北軍他職務也不低,擔任過副師長以及師參謀長,深受張學良的倚重和信任。
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一直到1936年他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而且還長時間在東北軍中秘密從事黨的工作,在西安事變中,為貫徹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直到后來身份暴露,他才離開了東北軍輾轉去了延安。
他的這個名字,也是在延安的時候,主席給他改的。此后,解方相繼出任中央軍委情報部第三局局長、中央黨校的軍事教員、中共中央黨校軍事訓練班的秘書長,也曾在120師擔任第358旅的參謀長。
不過,這個時候已經是抗日期間了,所以說他的資歷還是尚淺。
抗日戰爭勝利后,解方回到了東北,任東北人民自治軍副參謀長和遼寧軍區副司令員。此后,他又擔任第四野戰軍12兵團參謀長,第40軍副軍長,并隨軍一路南下,還參加了海南島戰役。
建國后,解方參加了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參謀長,多次參與重大戰役的指揮,甚至作為朝中方面代表參加了開城停戰談判。
但從解方的革命經歷來看,他幾乎沒有獨立參與作戰,缺乏帶兵經驗,也沒有直接指揮過中型、大型戰役,戰功并不突出。
如果橫向對比的話,他和上將呂正操甚至中將萬毅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呂正操在1937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時間上比解方還要晚一些。但呂正操是率部在河北小樵鎮起義,參加了八路軍。
此后,更是走上了抗日前線,任冀中軍區司令員兼八路軍第三縱隊司令員。在晉察冀軍區領導下,他帶領部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積極開展冀中平原游擊戰。后來,他又擔任過晉綏軍區司令員。
解放戰爭期間,呂正操同樣在東北,任東北民主聯軍副總司令兼西滿軍區司令員,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兼東北鐵路總局局長等職。
可以說,呂正操的級別和貢獻都是不低的,授予上將也是情理之中。
而萬毅也是在抗戰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期間仍然率部與日軍作戰,表現英勇,屢立戰功。
1944年,他帶領改編、重組的111師脫離反動政府,編入山東軍區,成立八路軍濱海支隊。解放戰爭期間,他也去了東北,還擔任過縱隊司令員。
可見,呂正操和萬毅都屬于一線的戰將,功勛卓著。而解方盡管入黨時間早,但長期擔任參謀長一職,雖然貢獻是有,但與兩位相比還是要差一點。
不過解方在少將中排名第一,可見上級對他是非常認可的,但畢竟授銜是有標準的,是綜合考慮的結果,并非一時的職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