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一種名為“代理退保”的新型保險騙局愈演愈烈,形成“代理退保”黑色產(chǎn)業(yè)鏈。這些非法機構打著“全額退保維權”的名號,頻繁出現(xiàn)在各大網(wǎng)絡平臺的網(wǎng)頁上,大做宣傳。越來越多的保險消費者陷入“代理退保”的陷阱,損失慘重,其中,就包括平安人壽客戶吳女士(化名)。好在吳女士最后撥打了平安人壽客服投訴專線才沒有造成重大損失,吳女士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是心有余悸。
吳女士是一名醫(yī)務工作者,因為在醫(yī)院中接觸到了許多生老病死的病例,所以為自己與丈夫購買了一份保險,以用來抵御風險。但是,丈夫卻不理解吳女士的做法,覺得他們都是有社保與醫(yī)保的,自己再買一份保險完全沒有必要。吳女士夫妻倆常常因為這個事情吵架,因此,吳女士有了退保的想法。經(jīng)咨詢后,吳女士得知自己并不滿足全額退保的條件,因而感到苦惱。正當吳女士糾結于此時,手機上推送的一條標題為“專業(yè)團隊幫您全額退保”的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吳女士想如果真的“全額退保”那就太好了。但是,吳女士心中還是有一定的顧慮的,難道這個團隊真的有操作捷徑嗎?于是,吳女士抱著試試看的心理與這個“全額退保”中介取得聯(lián)系。在溝通過程中,對方要求吳女士提供手機號碼、銀行卡號、身份證號等敏感隱私信息才能“代理退保”。這讓吳女士心中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這該不會是騙子吧?
于是,吳女士撥通了平安人壽客服投訴專線,這才得知自己差點上當受騙。這些所謂的代理中介都是非法分子,為了牟取利益不擇手段,甚至將消費者逼進法律紅線。平安客服專員為吳女士科普了非法代理機構的慣用手段,如下:
一、假冒身份、不實宣傳——非法“代理退保”組織或個人冒充監(jiān)管部門、保險公司工作人員或法律工作者,利用QQ群、微信群、朋友圈、短視頻、網(wǎng)絡論壇、電商平臺等渠道進行不實宣傳。
二、偽造證據(jù)、惡意退保——唆使消費者無視合同約定、惡意投訴保險公司,慫恿或替代消費者偽造退保相關材料。
三、代理全額退保、非法牟利——謊稱可以為消費者辦理“全額退保”業(yè)務,讓消費者與其簽署“代理退保”服務協(xié)議,以牟取高額的“代理退保”咨詢費、手續(xù)費,并在這過程中收集消費者的個人信息,然后多次轉賣出去,造成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泄露。
吳女士慶幸自己及時得知”代理退保“的真面目,沒有上當受騙。吳女士也非常感激平安人壽客服投訴專線,為那些像她一樣的客戶,提供了及時的幫助。除了投訴專線,平安保險也全面升級了線上服務渠道,推出了一站式服務數(shù)字門店。以“平安金管家”APP為服務平臺,一站式服務數(shù)字門店以科技賦能金融服務,提供一站式保險業(yè)務服務平臺,具體包括問問題、查保單、辦業(yè)務、享權益、買保險等。平安的客戶可以隨時隨地自助辦理保險相關業(yè)務,包括咨詢以及投訴服務,不受時間的限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