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數年的發展,中國的運動健身消費已經跨越了最早的啟蒙階段,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快速增長著,并催生了多元化、多層級的需求。據艾瑞咨詢的《2024年中國健身行業經營白皮書》顯示,2024年中國健身人群預計將達到4.07億,滲透率達28.8%,人數同比增長4.4%。服務質量、多樣化、個性化以及社區建設成為人們重點關注的元素。同時,健身房等場所仍主要依靠線上的內容投放和推流吸引消費者。抖音數據顯示,該平臺運動潮流日均消費規模達到10.49億+,徒步登山、滑板投稿量近期增長超過95%,健身垂類視頻播放量達到33.6億。
在更加專業的需求面前,曾經將運動健身趨勢帶到全國的引領者——視頻博主們,也在不斷跟著大眾趨勢進化自己的內容。在近日舉辦的“抖音超能量運動作者交流會”(以下簡稱運動交流會)上,眾多頭部體育內容博主就分享了自己的內容進化心得:
面對需要新意的用戶、逐漸參與運動的人們 ,博主們也絞盡腦汁在內容上做得更專、精、深、新,同時幫助建立體育社區,與粉絲們參與更多的運動社交活動,帶領他們與體育產生更深的聯系。
隨著運動需求升級,運動內容創作是時候邁向Next Level了。
有趣、有用、有共鳴的的內容,指向深層“獲得感”
當運動健身內容最開始出現在內容平臺時,博主們的更新更多是為了個人價值的實現。擁有近150萬粉絲的滑雪博主@小美是個野孩紙 在運動交流會上進行分享時就提到,喜歡滑雪,喜歡分享生活,加上從剪輯視頻中獲得的快樂,是她在抖音上發布內容的契機。博主@短腿小蘿卜 發布抖音則是為了記錄自己健身并參加健體比賽的過程,膝蓋兩次重傷的他希望能在其中找到人生的意義,如今他的抖音粉絲已經超過了190萬。
這些博主最初的內容或是展現了一項運動的炫酷和好玩,或是展現了運動挑戰背后個人的勇氣和精神,這些特質吸引了粉絲的關注,尤其是許多從未接觸這些運動的人,受到博主的鼓勵,邁出了自己的第一步。例如一位博主就提到:“一開始大家看我滑雪摔跤會覺得有趣,但時間一長大家會厭倦,沒有新意了。”人們從內容中汲取快樂的門檻提高了,內容必須變得更有新意。植入網絡熱梗、展現新的運鏡和剪輯、跟不同領域的人產出跨界內容等等,博主們各自想出了不同的創新辦法。
上述趨勢也得到了平臺方的證實。抖音潮流運動運營負責人若谷表示,“今年抖音騎行視頻播放量增長超過94%,城市騎行正取代citywalk成為新的風潮,一條創作者的氛圍感騎行投稿,播放量突破1200萬。這類強調自由和松弛感的運動風尚越來越受歡迎,用戶也越發喜歡有用、有趣、好看的潮流運動內容。”
不僅僅是看內容的需求正在升級,越來越多的用戶已經不再滿足于只欣賞運動視頻內容了。在抖音每日潮流運動搜索達到72萬次的情況下,大量的人群對運動從了解變成參與,從運動細化到健身訓練、跑步、越野、徒步、騎行等細分類型后,他們的需求也從“我為什么要運動”“這個項目好玩在哪”,變成了“我該怎么進步”“我該到哪里尋找長期伙伴”等等進階的版本。
為了滿足用戶新的需求,抖音的運動創作者們也想出了許多新的形式吸引人們觀看。
最初的內容讓人們感受到了運動的炫酷,充滿驚喜和新意。為了讓這種新鮮感延續,博主們展現的方式變得更多元,甚至會通過跨界挑戰吸引更多圈外人觀看。博主@花小龍 就是健身領域的一位跨界達人,每隔幾期視頻人們總能看到他出現在各地,與不同的博主拍攝視頻,體驗其他領域的生活。其中影響力最大的一期是他與謝霆鋒一起健身的視頻,從有氧、力量,再到黑咖啡和沙拉蕎麥面,讓“鋒哥”全方位體驗了一次健身達人的自律生活,視頻獲得了超過364萬點贊。
@花小龍 的跨界內容使得創作方向不會固定在一個領域,讓粉絲不斷獲得新鮮感以及反差感。而@花小龍 每次帶不同博主健身挑戰的內容,也仿佛在告訴觀眾,健身并不難,運動健身應該有更多人參與。正是這些方法,幫助他獲得了超過1100萬粉絲的關注。
當觀看視頻的用戶開始親身參與運動,深入的運動教學視頻迎來了大量需求,博主們提到,這實際上與最初的分享是一種不同的路線。比起通過技巧來展現專業性,更重要的是將這種專業性化作合適的教學內容,以簡單的方式分享給入門的粉絲們。像博主@張京坤 就用詼諧的風格為騎行新手提供干貨指南。細致地分享難點技巧、講解騎行路線和攻略,甚至是瓶頸期提升的心得,如同朋友間談話一樣的內容散發出親和力,讓評論區都自發稱他一聲“坤哥”,并不斷在粉絲與博主間形成分享和問答式的互動。
參與運動一方面為了挑戰自我,但更多的人們是希望通過與戶外、自然強相關的運動項目釋放身心的壓力,這也是為何像登山、騎行和潛水等運動的趨勢正在抖音上不斷走高。沉浸式騎行、氛圍感拍攝以及生活感、公路片感覺的敘述方式,都能夠幫助屏幕前的人們疏導精神壓力,導向了一種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讓用戶觀看內容時產生強烈的共鳴。不止一位博主在分享中提到,真實的故事感對粉絲來說非常重要。這會幫助他們沉浸到運動氛圍中,激發對生活的向往。
此外,崛起的女性聲音也在運動健身內容中展現“她力量”,在她們勇敢展現自我的同時,攀巖、滑板等看起來硬核而小眾的運動被更多女性熟知,也激勵她們跨出在這些項目的第一步。
“在內容創作方面,今年許多優秀的健身作者展現出更好的表達”,抖音健身運營負責人孫霽分享到,“例如孫良軒參加快樂向前沖的破圈事件、花小龍與跨界作者共創演繹自律挑戰,透過這些爆款內容,可以看出健身用戶喜愛具有專業性、故事性、反差感、觀賞性的多角度創作。”
博主們各有特色的內容背后,展現了體育用戶在看視頻的同時,渴望獲取深層價值感的核心需求。“價值”一詞同樣是博主們反復分享的一點。它可以是人們通過運動放松心情,可以是希望體育與自身產生更深層的聯系、從中獲得更多的共鳴與歸屬感,也可以是用運動打開一種新的生活。不管是在內容中尋找新意、尋找精神力量,還是學習運動進階的技巧,體育視頻用戶們都真正將運動視為生活的一部分。博主@Charles劉佳 在交流會中提到,網友粉絲需要博主的引導,幫助他們建立運動方面的健康價值觀。頭部博主對內容創作的分享,正成為體育短視頻內容的一部創作指南。
同時,承載了這些博主的抖音平臺也正在為優質內容和博主提供支持。“抖音運動內容搜索和熱點增幅很大,運動創作正在風口上。后續我們將為作者提供長期優質計劃與流量分成、內容升級的培訓計劃、強體驗感的線下活動、線上活動及自制綜藝等上升機會,讓每個人都能在抖音發現運動的美好。”抖音消費決策運營負責人劉安琦表示。
俱樂部模式,體育社交圈層的鞏固
許多曾經的運動健身小白都會經歷一個轉變——原本還能接受周末宅在家里,但在接觸運動后,他們對與人交流的需求卻變得更強烈,不論是運動中的喜悅還是困難,人們總是希望能與他人分享,又或是共同經歷這種時刻,共同進步。博主@游不動的小明 就分享了一件他印象深刻的事,在妙峰山騎行挑戰前,近100名粉絲遠道而來為他加油,最終大家共同完成了這一次挑戰。運動人群擴大促使國內體育社交圈層的形成,人們對體育社交功能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大。
在歷史上,俱樂部形式的團體成為了人們參與體育活動的一種重要組織形式,為俱樂部成員提供互動以及團體的歸屬感。而在互聯網時代,俱樂部形式也發展出了不同的形式。
前文提到的體育內容同樣是如今俱樂部擴展影響力的重要手段,明星博主、教練通過優質內容吸引人們加入他們所在的團體,并在線上或線下一起練習。如果說過去體育團體的內容消費必須在線下才能完成0到1的話,那么如今這樣的流程已經可以在線上進行一部分,再將最核心的人群吸納到線下穩定的俱樂部團體。近幾年發展起來的跑團、戶外俱樂部以及飛盤俱樂部,在吸引新人“組局”之前,無一不是通過內容進行推廣。
像抖音這樣的平臺借助線上的內容與更多的線下活動連接用戶,內容達人和俱樂部形成體育活動的規模效應、更方便、更快捷觸達更廣泛的人群,為過億的用戶提供了參與體育運動的機會,并帶動了更廣泛的文體生態效應。
以抖音“格里克”騎行活動為例,參與的騎行愛好者獲得了參與運動、與同好互動的快樂,新、老選手的融合,讓人們分享了經驗,也帶來了新的活力。除此之外,海河邊的風景讓騎友們的身心放松下來,沿途的歷史文化、地標建筑,為騎行注入了更多人文氣息。而這么一個龐大的騎行團體出現在當地,本身也是對這項運動最好的線下推廣。
在滿足個人運動社交的需求以外,參與其中的俱樂部也得到了激勵,在“抖音開跑計劃”當中,參與報名的跑團不光能獲得裝備與經費的扶持,還能獲得內容拍攝等方面的指導,幫助他們進一步推廣自身和線下活動。獎勵加上雙周、月度任務的設置,讓俱樂部在開展活動數量、吸引人數和投稿量等維度上不斷努力。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6萬多人參與過抖音組織的線下運動活動。在“抖音騎遇記”的一系列騎行活動里,超過9200人參與其中,騎行俱樂部達到142家,活動場次達到564場。而“抖音開跑計劃”則在全國重點城市招募了185家跑團,落地活動1500多場,最終參與的超過5.3萬人次。
在更多人參與、收獲運動本身的快樂之外,活動現場也通過心得分享、跑者故事讓運動群體產生共鳴,而小游戲挑戰、打卡等趣味環節則讓活動內容變得更加豐富。線下活動產生的故事和互動,更加促進了參與的人們不斷生產新的內容,線上的傳播與線下的參與達成良性的循環。
結語
回看抖音運動健身內容進化的過程,在形式不斷更新的背后,一個重要方法是跟隨體育市場發展的規律,滿足運動人群不同階段的需求。不論是發掘運動的快樂,激發人們參與的沖動,還是將體育融入到潮流時尚和地域文化中,博主們都希望推廣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億萬粉絲傳遞價值。
從這個層面,體育內容的多元創作,既是機會,也是市場的呼喚,而像抖音這樣的平臺正在引領這樣的趨勢——對于體育博主在內容創新上給予了鼓勵和流量扶持,使得博主擴展影響力、創作變現的同時,極大豐富了平臺在體育內容上的層次感和范圍;在人們需要運動社交的時候,抖音聚集大量俱樂部,極大方便了運動人群與俱樂部之間的聯系。這些內容與活動滿足了不同用戶的價值實現,助力這些用戶的運動生活邁向Next Level。對于目前的運動健身人群而言,深度的獲得感、參與感和歸屬感,正是他們堅持體育運動的最大動力。
聲明:本文由懶熊體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