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頭條/越南
沒有不被水流過的土地
沒有不被商業塑造的城
【“生而全球”應該成為新一代中國企業家的宿命和追求/來自吳曉波頻道】
吾球商業地理:
不出海,就出局?但出了海,企業未必就能揚“帆”吐氣!因為過程中會有一堆問題,比如會不會被海浪打翻?即使到了目的地,適應不適應當地的法律、文化,甚至是各種奇葩的規定?這些都決定著出海的成敗和效率。但這一步又不能不走。所以不妨跟著我們去越南看一看,用身邊的鄰居為以后打個樣!
采寫/戴福全;主編/王千馬
圖片/戴福全+網絡(侵刪);
編制/大腰精+牛兒響叮當+喲嚯
國內卷,還不如出去卷別人!
在東莞以及珠三角采訪一段時間,發現很多企業把這一套弄得滾瓜爛熟。它們的口號也從“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再到今天,“出海造船。”
一直踩著時代浪尖的財經作家吳曉波兄,最近半年也將“企業出海”這個話題,揉碎了講。比如9月7日,他對話湯道生,認為內“卷”到天花板,出海尋找新的可能。而在更早之前的6月,他還將談出海的“主陣地”移到了新加坡——在“生而全球·定力未來”首屆出海全球峰會暨2024年中產業高峰論壇的最后,吳曉波發表了主題為《生而全球》的演講,認為“全球化的本質是一種價值觀。我們相信全球化的人才、資本的自由流動是現代人類社會文明的一個重要特征”,盡管不一定“不出海就出局”,但“生而全球”一定會成為當下諸多企業家的價值觀。
也就在這次峰會上,吳曉波具體探討了這樣幾個問題:
第一,出海為什么成為很多企業的必選項?
第二,出海會不會造成中國制造業的空心化?不支持企業出海的人們的擔心主要就是兩個——產業的空心化和資金的外流。
第三,討論中國和日本出海企業的異同。日本從13年時間里進行了大規模的企業出海。日本是怎么做的?踩過哪些坑?有哪些經驗或問題是我們未來有可能或一定會碰到的?
第四,我們來討論投資東南亞的一些戰略建議。
“吾球商業地理”在這里不做過多描述,但希望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吳曉波整理出來的萬字長文。此外,“吾球商業地理”更希望通過別人的親歷,來給大家找尋相應的答案。
正好,這段時間,“吾球商業地理”特約觀察員,也是安徽半山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市安徽桐城商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戴福全,正和商會一些成員組成了企業家代表團走訪并考察了越南。期間,先后拜訪了越南中國商會廣東企業聯合會、越南中國商會胡志明分會、越南中國商會江西企業聯合會、越南中國商會安徽企業聯合會,同時實地參訪了平陽省的新加坡工業區(二區)。
【越南中國商會安徽企業聯合會大廈/戴福全提供】
同時,他們也深入車間考察當地的產業情況。其中,他們走訪了這四家企業:深圳市拓撲泰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越南基地,A股上市公司凱旺新材(股票代碼301182)的越南基地,越南最大的家居建材集團越南環球集團,越南最大的中資化工集團越南利隆實業公司。
無疑,這樣的走訪,在讓人清晰地了解越南的產業情況、營商環境、關稅政策、成本結構、未來趨勢之外,也能對企業出海這樣的話題有進一步的認知。為此,戴福全根據本次走訪,整理了第一手資料,獻給“吾球商業地理”的每一位讀者。但請諸位自行判斷。
此外,“吾球商業地理”近期還將推出有關“企業出海”的深度解讀,敬請關注!
越南行記
到底有多少中國企業
奔赴越南了?
根據越南計劃投資部統計總局的數據,截至2024年8月31日在越南注冊的外國投資資本包括:新增注冊資本、調整后注冊資本以及外國投資者出資和購買股份的價值達到205.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
其中,來自新加披的投資排名第一,日本排名第二,中國香港排名第三,韓國和中國大陸分列第四、第五。這只是統計學上的數據,但實際上來自中國的投資在越南絕對是頭把交椅。除了那些通過中國商務部批準來到越南的企業,還有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的很多企業,穿透到最后,也是中國大陸的企業,差不多占比50%吧。
如果把這些都算上,加上還有一部分中國人通過娶越南老婆,從而達到在越南開設企業的目的,中國企業在越南落地的項目數不勝數,保守估計得有4萬家,其中拿到中國商務部ODI備案的企業不超過4500家。
這也讓越南的中文熱堪比中國的英語熱。我們在酒店附近散步,拐進了很偏的一個咖啡廳,服務員都在學中文,知道我們是中國人后,走到我們面前,把手機微信的二維碼打開,畢恭畢敬的雙手舉過來,懇請我們加她微信,說方便促進她的中文。這只是一個剪影,可見中國在越南經濟生活中的影響力。
梳理一下中國產業轉移到越南的歷史,可以發現它有這樣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中國臺灣的企業,最早開始在越南考察落地,大概在1960-1980年代。這代人現在大多已經去世或者退休了,企業賣的賣、倒的倒了,他們的子女愿意接班的不多。
第二個階段是2000-2010年代,以中國東莞為代表的制鞋業大規模遷移到越南,開始引起特別的關注,甚至一度有“越南將會取代中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這樣的擔憂。
第三個階段是2010年代開始至今,尤其是中美貿易摩擦開始以后,能源、電子、半導體等科技型企業,把自己的制造基地陸續搬遷至越南,然后通過越南轉賣歐美日韓等國。這也導致越南成為了全球對外貿最為敏感的國家,對出口的依賴度達到90%。
越南行記
越南的成本還有競爭力嗎?
越南一直以來被人津津樂道的便是他們低廉的勞動力、可以忽略的土地成本,是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的福地洞天。如今呢?
以胡志明市為例,普通工人的工資相當于人民幣3000元/月,但是這些工人的工作效率是大陸產業工人的60%左右,平均算下來,相當于5000元/月的薪資,與國內的二三線城市以及基本持平。
按照越南的法律規定,工資每年上浮15%,很快就會超過中國的平均薪資了。
越南的土地成本也變得不便宜,最近這十年來,已經上漲了數倍,平陽省、北寧省等這樣的工業基礎稍微好一點的地方,土地價格已經達到250美元/平米,一畝地相當于人民幣120萬元/畝,已經非常不便宜了。租賃廠房,價格差不多3.5-4美元/月/平米,相當于每月租金人民幣25-28元/平米,跟深圳坪山區部分區域接近了。可以看到,越南在土地、廠房上面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
【走訪深圳市拓普泰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越南工廠/戴福全提供】
此外,還有一些隱性門檻或成本,不是能夠計算的。比如勞動法對工人的保護堪稱天花板,外資企業在越南反而是弱勢群體。比如有同胞在越南租賃房子,沒注意通用的協議模板,在企業租賃未到期但規模擴大急需新增場地期間,找房東溝通退租。最后實際情況是,退租可以,需要給房東找一個租戶,在找到合適的租戶之前,空置期的房租由租戶出。
還有中資企業的越南籍員工,挪用公司巨額公款,越南法律規定追訴期一年。超過1年,就無權追究責任了。
關稅成本也沒有了優勢。美國對越南發起301調查,直接把越南的光伏產業列入了黑名單,導致越南的出口業績大幅度下滑,拖累了整體的經濟發展。
越南行記
越南人對中資企業
的心態如何?
到越南后,跟一些在越南生活了20多年的前輩交流,得知越南的教科書上極度歪曲我們的對越自衛反擊戰,認為自己被侵略了,從而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另一方面,隨著大量的中國資本涌入越南,在各行各業進行投資,帶給了越南大量的就業機會、學習機會,老百姓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和豐富。所以老一輩越南人對中資企業是“又愛又恨”吧。
我們一位同胞在越南深耕了20年,實力雄厚、為人低調,他講了一個故事:20年前,他們在越南的基地是當時最先進的、環境最好的。他曾招聘了越南一位退伍軍人擔任保安,一聊天才知道自己當年跟這位越南兄弟參加了同一場戰役,只不過是對手。
這位同胞嚇一跳,每個月特意多給這位保安大叔一些錢,讓他不要有怨氣。
【走訪上市公司凱旺新材(股票代碼301182)越南基地/戴福全提供】
如今,越南的年輕人開始追捧與中國風相關的一切事物,學中文、交中國男女朋友、進中資企業工作,這些都是很時髦、很酷的代名詞。
這樣矛盾的兩代人,矛盾的思想,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交織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了:持有中國護照的客人,越南不給在護照簽證頁簽注、蓋章,而是單獨給出一頁,僅此一例。因為我們的護照上有南海九段線,而越南自認為跟我們在南海有領土爭端。這也是我迄今為止,碰到的最為奇葩的規定。這就跟小孩子打架說狠話一樣,一定要把場子找回來——這或許就是“玻璃心”吧。
總而言之,中資企業在越南落地會有一系列問題,基層公務員仇華的比較多,腐敗的頻率、概率也非常高。
越南行記
越南到底是不是
出海的福地呢?
越南的可用勞動力接近5000萬人,年輕人居多,有著一定程度的人口紅利。印尼的勞動力成本低,但是宗教問題嚴重制約著企業的正常經營;馬來西亞的勞動力數量不夠;菲律賓一直在動亂,根本就沒想好要發展。
基于這些基礎,越南在東南亞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
但美國的301調查令的出臺,直接粉碎了越南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夢想。諸如天合光能、隆基股份等已經投產的光伏組件基地、電池片基地,大規模裁員,超過60%的產業工人被裁掉,造成了一定的震動。
盡管這些年發展,讓越南的產業配套在逐步完善,產業基礎也逐步在加強。尤其是自2019年初開始,在越南落地配套的企業太多了,把它們的鈑金、機加工能力都建設起來了。走一圈下來,發現目前落戶越南的企業,真正因為規避美國關稅制裁的企業不多,大多都是基于自身的戰略需要,要么是主要客戶的訂單轉移、要么是海外擴張的需要、要么是規避關稅門檻。
今天越南,體量相當于一個廣東省。盡管有著取代中國制造業的“宏愿”,但目前實際承接的都是相對低端和普通的制造業,真正具備搞技術門檻的產業,其研發和運營中心都在深圳、在中國。另外,它在某些地方也極度缺乏專業的產業服務能力,比如法律服務、金融服務等等。
但不管如何,越南就在我們的家門口。它是我們不能忽視的對象。希望日后去越南投資,未來就跟國內投資一樣簡單。
附件
《城市戰爭:
國運、時代及世界三重奏下的中國區域沉浮》
入選:
“新華薦書”2023年度十大好書
中國出版集團2023年度優秀主題出版物
及2024年度全民閱讀書單
長安街讀書會第20230103期干部學習新書書單
春風悅讀榜2月書單
北京書評2023年01期優秀圖書推薦書單
第五屆“全民閱讀·書店之選”人文社科類
十佳圖書候選作品
人民日報圖書館2023年6月“金臺好書榜”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23第一季度影響力圖書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中國式現代化”主題重點推薦書單
今日頭條“頭條好書精選”2023年2月書單
2023年2月百道好書榜
當當、京東、文軒網,以及線下各大書店均有售。
- THE END -
吾球商業地理
見城市生長和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