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樂產業觀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作者 | 易拾
9月24日,環球音樂大中華區(Universal Music Greater China)宣布成立環球音樂粵港澳大灣區廠牌(Universal Music China Greater Bay Area)。
環球音樂粵港澳大灣區廠牌的全新區域總部將設立在深圳,這標志著環球音樂作為首家面向粵港澳大灣區設立音樂廠牌的國際主流音樂公司,將積極拓展在這一全球最大、經濟最活躍的城市群的戰略投資。
粵港澳大灣區憑借其獨特的文化底蘊與日益強大的經濟實力,正迅速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音樂產業的重要一環。無論是在現場演出市場的巨大潛力,還是在粵語流行音樂的深厚積淀方面,粵港澳大灣區都展示了它在未來音樂市場中的重要地位。
隨著環球音樂新廠牌的創辦,粵港澳大灣區有望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音樂樞紐。
新興演出勝地
前不久,英國搖滾天團酷玩樂隊(Coldplay)官宣將于2025年4月在中國香港的啟德體育園舉辦三場演唱會。這是Coldplay自2009年以來首次重返香港,并將成為啟德體育園啟用慶祝活動的一部分。
正在建設中的啟德體育園,主場館有50000座位,是紅磡體育館的四倍。啟德體育園預計明年上半年啟用,酷玩樂隊將成為最早在啟德體育園舉辦大型演唱會的國外知名藝人之一。
對于香港演出市場來說,過去一年使用率接近100%的紅磡體育館已經不夠用了,香港急需能夠容納3.5萬人以上的大型演唱會場館,以滿足國際大牌藝人的演出場地要求,啟德體育園的啟用,無疑將成為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個重要大型演出場地。
除了啟德體育園,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群近年來打造了多個大型文化活動場地。今年8月,占地超8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4萬名觀眾的佛山千燈湖音樂秀場啟用,未來三年將舉辦不少于150場音樂主題活動。今年1月5日開工建設的深圳歌劇院,定位是粵港澳大灣區最高級的歌劇藝術殿堂,對標的是世界一流的格局。
佛山千燈湖音樂秀場效果圖
粵港澳大灣區,涵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廣東省的九個城市,近年來迅速崛起為全球最重要的音樂演出市場之一。
根據行業數據顯示,每年中國音樂演出市場的收入有四分之一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的城市,如香港、廣州、深圳,擁有多處世界級音樂場館,這些場館的建立為承辦國際音樂會和大型演出提供了重要的平臺。
近年來,包括陳奕迅、張學友等華語流行巨星的巡回演唱會均選擇在大灣區內多個城市舉辦。張學友正在進行的60+全球巡演,目前已完成的174場演出,有61場在大灣區內城市舉辦,占比達到35%。陳奕迅的Fear and Dreams全球巡演,也已經在大灣區內城市演了42場。不僅帶動了票房收入,還極大地提升了該區域在音樂市場上的聲譽。
粵港澳大灣區不但是華語巨星的演出勝地,也是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香港的Clockenflap音樂節、珠海的“長隆國際馬戲節”和澳門的國際音樂節,每年吸引了大量國際藝術家和觀眾參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名片。
隨著更多新場館的落成,將會有更多像酷玩樂隊這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藝人來到大灣區開唱,這樣的大型國際演出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大灣區作為音樂演藝目的地的全球影響力,并為本土藝人提供了與世界級藝人同臺演出的機會。
傳承與超越
在陳奕迅的演唱會上,粵語歌曲成為維系他和粉絲的重要紐帶,每一次他的經典粵語老歌想起,都引發現場觀眾的尖叫。
粵語流行音樂的黃金時代始于20世紀70年代,隨著香港娛樂產業的快速發展,粵語歌曲在這個時期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與發展。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等歌手通過他們的經典作品,不僅引領了華語音樂的潮流,也奠定了粵語歌曲在整個大灣區的核心地位。
許冠杰、譚詠麟、張國榮、張學友、陳慧嫻、黎明、王菲、Beyond、
粵語流行文化通過電影、電視劇和綜藝節目進一步擴展了它的國際影響力,成為中文流行音樂歷史上的獨特存在以及連接全球華人的情感符號。
近年來,盡管粵語流行音樂發展勢頭不如過去,但以廣東話為載體的歌曲仍然是大灣區文化的重要體現,人們對于粵語歌的美好記憶隨著張學友和陳奕迅的巡演不斷被激活,年輕一代則通過流媒體平臺與粵語歌曲產生新的聯系。
大灣區的年輕人們仍然在努力延續著前輩們創造的輝煌,以曾比特和AGA為代表的新生代歌手,通過其獨特的音樂風格和創新的音樂理念,在年輕一代中收獲了大批忠實聽眾。年輕一代的粵語歌手和樂隊在廣州等地不斷涌現,去年12月,環球音樂寶麗金唱片簽下了廣州95后粵語歌手阿細。
大灣區的音樂文化并不僅限于粵語歌,在這個多語言、多文化交匯的區域,音樂的多樣性也得到了充分體現。除了粵語流行音樂,客家話、閩南話和海豐話等方言音樂也在本地流行,國際性的文化交流也非常頻繁。除了大型演出,每年在廣東和深圳等地,都有大量國內外樂隊在小場地登臺。
這正是大灣區的優勢,作為我國國際化程度最高、對外開放水平最高、與海外聯系最頻密的區域,大灣區的年輕人們有更好的條件通過交流來創造屬于新一代人的音樂情懷,將粵語流行音樂發揚光大的同時,也創造出更多元、更豐富的帶有大灣區區域特色的作品。
下一站,音樂樞紐
在粵語流行音樂的黃金時代,寶麗金唱片(環球音樂前身)無疑是華語樂壇最具影響力的唱片公司之一。從許冠杰和溫拿樂隊開始,到后來的譚詠麟、張學友、陳慧嫻、黎明和周慧敏等,寶麗金成為一代代人的美好回憶。
從寶麗金到環球音樂,大量粵語歌手先后脫穎而出,影響力從中國輻射到全球華人社群,逐漸確立了環球音樂在華語流行音樂市場中的龍頭地位。
如今,環球音樂繼續保持其在粵語市場的領先地位,特別是在培育新生代粵語音樂人才方面。曾比特和AGA等新生代歌手不僅延續了粵語音樂的傳統,還通過融合R&B、電子等國際音樂元素,推動了粵語音樂的多元化發展。
本土文化和國際資源結合曾經是粵語流行音樂市場崛起的關鍵,用黃霑的話說就是“中西合璧”。相比過去,如今的粵港澳大灣區,本土文化資源更加豐富,音樂基礎設施也更加完善。而且,粵港澳大灣區還是中國數字音樂音樂產業的中心,區域內發達的數字音樂平臺,為中外音樂的快速傳播提供了便捷條件。
中國音樂市場近年來發展很快,在國際唱片業聯合會IFPI的《全球音樂報告中》,2022年首次進入世界前五,2023年在排名前十的市場中增幅最高。Omdia和MIDiA等咨詢公司發布的數據報告還預測,中國將在2030年前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音樂市場。
與市場地位不相匹配的是,相比K-Pop,中文流行音樂在全球市場里缺乏相應的存在感。或許我們需要一個國際性的音樂樞紐,為中國音樂對外輸出創造一個合適的接口,“不斷提升中國音樂市場在全球音樂產業的地位,讓全世界聽到來自中國的獨特聲音。”(環球音樂集團市場發展執行副總裁亞當·格蘭奈特)
粵港澳大灣區有足夠的理由和條件成為國際化的音樂樞紐,環球音樂粵港澳大灣區的落地將是重要一步。
作為全球最大的音樂公司,環球音樂有能力通過其全球網絡和資源,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本土音樂人走向國際舞臺,同時為國際音樂人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便利。環球音樂在粵語音樂市場積累的豐富經驗,將有助于深入挖掘和培養區域內的音樂人才,充分發揮大灣區的音樂和文化潛力。
對此,環球音樂集團大中華區主席暨首席執行官徐毅表示:“我非常期待歡迎眾多來自大灣區的優秀藝術家加入我們,共同譜寫華語流行音樂的全新律動,將大灣區打造成為一個引領潮流文化的核心樞紐,驅動創意、激發活力、增進連接,打造新鮮的音樂作品,顛覆傳統的娛樂體驗。”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