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東北菜不行,而是東北菜太“刑”了。你以為的東北菜是小雞燉蘑菇、酸菜汆白肉和亂燉?
原來東北菜能拿得出手的可真不是這些,郭德綱的《報菜名》聽過吧?里面相當部分都是東北菜。
▲鍋包肉,當地人讀作“鍋包又”
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就這前三樣兒,全吃過的人就不多。
1989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了解一下,后來吃過的,都在里面辛苦勞作呢。
中國首屆廚王是東北的劉敬賢,憑借蘭花熊掌一舉奪冠,今天這道菜可能得簡化成西蘭花豬蹄,那怎么成為一個菜系?
▲蘭花熊掌
現在大家熟知的小雞燉蘑菇,原版是猴頭燉飛龍。猴頭不用多說,飛龍是一種叫花尾榛雞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吃上一頓會讓好幾個人進去踩縫紉機。
后來廚師把花尾榛雞換成了山雞,再后來山雞也成為另一種型號的縫紉機,無奈之下改成了小雞。
▲花尾榛雞
鼎鼎大名的地三鮮難道是土豆、茄子、辣椒?這有什么可鮮的?
原版可是東北虎、熊和梅花鹿,縫紉機冒煙呼呼的。
鐵鍋燉大鵝的原版也非常硬核,燉的是大雁。東北亂燉的原版則更“刑”了,食材亂不亂的不知道,但反正都整整齊齊的在國家動物保護的清單里。
現在那些野味兒也就剩婆婆丁了。
▲鐵鍋燉大鵝,一至冬天,大鵝身價都高了
另外,東北菜也就是從我國公路和鐵路建設四通八達以來,才火遍各地的。
東北地處我國邊陲,在白山黑水之間,一個山海關將他從整個中原文化隔離開來。
再加上當地森林茂密,冬天封山封河,交通不便,之前的傳唱度并不高。
不像山東、江浙一帶,水系發達,交通便利,入朝為官者甚多,順便把自己的家鄉菜也帶到朝堂之上,較早受到大家的追捧。
▲夏天的大興安嶺
直到來自白山黑水的滿清入了山海關,主政中原,這一現象才有所好轉。
滿清作為游獵民族,日常體力消耗較大,為了打獵方便,都是只吃早晚兩頓飯。
所以對菜式的精致程度并沒有太在意,重點在于量大、實惠、扛餓。
這一特點沿襲至今,形成了以燉煮和燒烤為主的東北菜模式,無論是菜名還是賣相,都和八大菜系的文化內核不太一樣。
民國自東北王張作霖不幸被炸之后,真正能推廣東北菜的大人物少之又少,后來少帥又被軟禁,導致民國的東北菜比較衰落。
反觀后來首先成為四大菜系的魯菜、川菜、粵菜和淮揚菜,都和很多教材里的人物息息相關。
加之東北人豪爽的性格,適合喝酒交友,但不太適合服務業,也讓東北菜的推廣受到一定的阻礙。
東北菜包容性比較強,又受到西餐,尤其是俄餐的影響,和八大菜系專注自己特色的標準略有出入,所以并沒有入圍八大菜系。
但今天的東北菜已經火遍全球,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東北菜館,是不是八大菜系并沒那么重要,好吃實惠才是硬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