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萬能的大叔】設為“星標?”
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更新
“被騙了好多年,圖一圖二是假協和,后面的是真協和。”
——某小紅書網友。
“協和維E乳”事件,可能你聽說過,甚至也用過。
作為“便宜+好用”的國貨之光,最近幾年特別受到了網友的追捧和種草。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殺入”這個賽道,一場“真假協和”之爭,令這家35年的老國貨,深刻感受了網絡輿情的“威力”,據說差點倒閉……
大叔兩年前就喊出:
小紅書已經是企業網絡輿情的重要發源地!
但萬萬沒想道,KOC除了種草,也能種“毒草”,成為公關戰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劃重點,下面細說)
按照一般的危機公關邏輯,大叔肯定建議:
“蘇州協和”應該硬剛啊!甚至發起訴訟,以正視聽!
其實呢,蘇州協和藥業創始人鄭正華也公開接受了媒體采訪,辟謠了,說自己不是假協和!
訴訟也訴了,也贏了。
但是呢,“網絡輿情”并未扭轉,普通消費者還是被媒體、KOL和KOC帶了節奏,認為“協和維E乳”是“假協和”!
怎么辦呢?
既然硬剛無用,蘇州協和就在前幾天發了一篇《35年老國貨,被網暴后的自白》(以下簡稱“自白”),來以柔克剛!
你可能看到這里,還是沒看懂所謂的“真假協和”到底是誰真誰假?
這就對了,因為大叔故意這么寫的,就是希望勾出你聽到“協和”之后的潛在心理暗示:
你是不是認為,我說的“協和”就是“北京協和醫院”?
其實錯了。
這也是大叔認為,上文那篇“自白”文章的核心信息點,在第二部分:
“為什么"協和"牌護膚品會在蘇州?(潛臺詞:而不是北京呢?)”
大叔稍微做個解讀啊,其實核心就是3點:
1、1956年成立的“中國醫學科學院”,是“協和”這個品牌的“祖宗”!但“祖宗”當時有兩個名字,簡單理解就是古代文人的“名”、“字”或“號”,比如:大師王陽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 中國醫學科學院的另一個名,就叫“北京協和醫學院”。 整個“大協和”體系,后來分出來19個研究所、6所附屬醫院、9個學院和多個院外研發機構。其中,就有一個所叫做"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先劃個重點,第2點需要),它的全稱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皮膚病醫院(研究所)”,是“北京協和醫學院”直屬的6所醫院之一。 2、1989年,鄭正華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位于南京)合作,在蘇州吳縣成立了"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蘇州吳縣保健日化聯營廠",這就是蘇州協和藥業的前身。 3、聯營廠賣保健日化品,總要有個牌子吧?當時,大家就決定申請"協和"作為護膚品的商標。1991年,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準,“蘇州協和”注冊了"協和"商標,注冊類別是第3類,包括生發精、化妝品、香波等商品。
自此,鄭老就開始生產和銷售一系列“協和”品牌產品,包括不限于:特效抗脫發露、灰甲靈、美膚靈、祛痘水和維生素E乳……
所以,“蘇州協和”其實從來沒說自己是“北京協和醫院”,談何“真假協和”呢……但二者確實都屬于“大協和”體系,應該屬于“親戚關系”。
這可能就是蘇州協和沒有硬剛的第二個原因,一家人不宜撕破臉吧。
但是,如果你拿到了“北京協和醫院”這個品牌授權,你也想推維E乳產品,你肯定說自己才是“真協和”啊!你可能就想著從“真假協和”話題切入社交媒體,再進一步在小紅書等種草平臺加深“真假”的標簽,最終直接影響普通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可能,就有了開篇提到的那篇小紅書博主的感受:
原來,我被騙了好多年……
上述操作套路,僅為大叔個人的猜測哈,僅從公關視角看,也是很不錯的策略。畢竟,普通消費者哪里懂協和體系及其歷史,大家心里只有一個印象就是:協和就是北京協和醫院!
但其實呢,協和醫院不僅“北京協和”是正宗的,還有兩個正宗的,分別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綜上,大叔稍微做個總結。
被喊了5年的“假協和”,“協和維E乳”爆款的出品方——蘇州協和,為啥不以暴制暴,卻要以柔克剛呢?
理由可能有3點:
1、不引戰。
“真假協和”的關鍵是界定清楚“協和”這個主體,而不是一定要分出“我是真的,你才是假”。
一旦陷入“真假”辯論賽,成了公關戰硬剛的邏輯,反而回到了對手的主場。因此,“蘇州協和”選擇以柔克剛,我不詆毀任何人,我就講清楚自己的歷史和故事。
此外,大叔猜測,大協和體系可能也不希望看到“協和內斗”吧。
2、求共情。
大叔經常說,危機公關永遠需要共情,示弱是很好的手段,但道理都懂,執行起來卻很難。比如身陷輿論風暴的小楊哥,他如果說“我過去就是個屌絲”,我們是無法共情的,因為你現在一晚上能賣一個億,無法匹配現在的情況。
怎么辦呢?其實只有“真弱”,你才能得到共情。“蘇州協和”差點倒閉啊,5年了,現在還在經歷“網暴”,可見此事對自己傷害之深。因此,雖然標題寫的是“求共情”,但其實“共情”從來不是靠“求”來的,而是靠“低姿態”。
3、擺事實。
這點,其實大家都懂,但為什么做不好呢?因為你情緒不對,事實講再多也無用。大策略沒定,你光說自己被冤枉了,被網暴了,也無法獲得共情。大叔經常說,在危機溝通時,企業應把“情緒共鳴”和“陳述事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才是有效的溝通。
以本案為例,蘇州協和在“自白”全文,都把自己放到一個極低的姿態下,展示了自己真實的無奈和無助,比如:
“發這篇文章前,我們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決定鼓起勇氣發聲”、“我們也并不想責怪對我們有誤解的網友?!畢f和’的過往,很難一句話講的清,如果你們愿意聽我們訴說,請看下去”……
最后,蘇州協和還在求“對我們有誤解的消費者”能耐心看完,求媒體“到蘇州實地探訪”……大叔認為,只有同等重視“情緒+事實”,才有可能破解“KOC種毒草”的難題,而不是動不動就“告到ta傾家蕩產”,后者反而突出了你的“強勢”。
三只羊專輯:
年度復盤:
大叔對話高手:
大叔內推:
誠邀你將本公眾號添加“星標”~不加星標會收不到更新提示,在公眾號主頁右上角點擊“添加星標”!
不用打賞,您幫點“在看”“點贊”就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