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行攝漫記《用鏡頭講車》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以往,國外品牌汽車的價格都不低,對于賣車很賺錢的這一說法,在合資車身上不會有任何懷疑。但比亞迪集團年銷量超過了300萬臺,在全球整體排名前十,在全新科技研發(fā)上,它又是最舍得花錢的,那它買一輛車能賺多少錢?
我們來看看國外品牌車企在2023年的單車利潤數(shù)據(jù):特斯拉全年賣了181萬輛車,凈利潤1079.69億,每臺賺夠小6萬;奔馳乘用車賣了204.41萬輛,乘用車凈利潤1114.87億,每臺賺5萬多;韓系每臺利潤不會低于2萬。但比亞迪卻是,賣了超過300萬輛車,單車盈利僅8450元。
比亞迪銷量最高的,但單車利潤不高,薄利多銷。有人說,比亞迪對研發(fā)這事當真是“不光把利潤都投進去了,還額外自掏腰包”。不難看出,比亞迪利潤很多用于研發(fā)、用于普惠用戶,同時也把合資品牌的暴利拉下馬。也就是說,比亞迪以一己之力,打破了中國汽車市場利益分配格局。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注:奇瑞未上市,無法獲取數(shù)據(jù))
首先是在行業(yè)方面,鋰電池上游材料的價格大幅度下降支持。比亞迪降本增效,回饋廣大用戶。
其次是在研發(fā)投入方面,在A股超5300家上市公司中,比亞迪2024年上半年的研發(fā)費用排名第一,成為A股“研發(fā)之王”。
從2011年至今的14年里,比亞迪有13年研發(fā)投入高于凈利潤,有時候甚至是同期凈利潤的幾倍。截至目前,比亞迪累計研發(fā)投入已近1500億。這意味著,比亞迪不僅將從市場上獲得的收益全部投入到了新技術上,更自掏腰包持續(xù)打磨產品,回饋市場,反哺用戶。
隨后,比亞迪加量不加價,這點也是很厚道的。例如,比亞迪在售插混車型全系標配 12V磷酸鐵鋰啟動電池,增加成本、增加配置,只為帶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
同樣也是很關鍵的另一方面是成本控制。比亞迪一直以來,以技術創(chuàng)新實現(xiàn)產品設計的優(yōu)化、垂直一體化、規(guī)?;?、高端化、出海等,使得整車研發(fā)和銷售更協(xié)調、更優(yōu)化、更高效。
(注:奇瑞未上市,無法獲取數(shù)據(jù))
2024年車市表面上是拼價格,內核卻仍是在比技術。比亞迪用新能源打造出足夠領先的產品,再利用國內產業(yè)優(yōu)勢不斷競爭,沖擊和摧毀合資車企的城池,甚至是空出長期被海外車企霸占的高端品牌市場。因此,我們相信在全球汽車市場,中國品牌汽車的高光時刻一定會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