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國民黨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孔祥熙的親戚。抗戰期間曾護送12萬法幣賑濟款到達延安,毛澤東稱他“是個有為的青年”,并和他一起觀看演出,鼓勵他“青年貴在堅持,堅持必有收獲”。
孔祥熙
韓天耀,1915年6月13日出生,祖籍山西陽曲。
在韓天耀出生的四年前,辛亥革命趕跑了中國最后一個皇帝,但那時國民的精神仍禁錮得厲害。韓天耀一家都虔信耶穌基督,父親是“安理甘會”的,母親是“美以美會”的,不知為什么唯獨韓天耀沒有接受洗禮,成了無神論者。
1934年,幻想以實業救國的韓天耀進入山東齊魯大學經濟系。翌年,一二·九學生救亡運動興起,擊碎了他自我編織的美麗花環。顯然在華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張平靜的課桌的時刻,實業救國、經濟救國又怎么走得通?此時,年僅20歲的韓天耀正任學生會副主席,他再也按捺不住滿腔熱血,勇敢地站出來,組織學生罷課、游行,投身于愛國救亡運動。
后來韓天耀不顧親友的阻撓,參加了行政院戰地服務團,到開封、洛陽前線送彈藥抬傷員,為民族抗戰,盡了一個青年應盡的天職。
1937年盧溝橋頭的槍聲,揭開了中國人民全面抗戰的序幕,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在抗戰這面旗幟下終于形成。武漢淪陷前,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德在武漢出席國防軍事會議期間,拜訪了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孔祥熙,面陳大西北和晉東南災情頻仍,人民生活極度貧困的狀況,希望國民政府給予賑濟,以廣泛動員民眾參加抗戰。
毛主席
此前,毛澤東已請宋床齡向孔祥熙代為致意,希望孔在聯共抗日方面致力。因此,當朱德提出賑災問題時,孔祥熙便慨然應允,決定撥款十二萬元(法幣),派專員送往延安。
由誰擔此重任,孔祥熙對此頗費躊躇。這時擔任國民黨中央賑濟委員會專員的韓天耀,恰從開封、洛陽前線的行政院戰地服務團歸來。他主動向孔祥熙請纓,承辦這件事。孔祥熙這才放下心來。
韓天耀一行拿著孔祥熙的信抵達西安。一切安排妥當后,韓天耀迅速從陜西中央銀行提取了7萬元現金(另5萬元留給晉東南),裝在一條麻袋里,然后和林伯渠、徐海東等一起,跳上西安辦事處事先安排好的大卡車,向著延安疾馳而去。賑濟團一路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終于抵達延安。
當天晚上,毛澤東興致勃勃地接見了賑濟團。8點多鐘,兩名紅小鬼提著馬燈,把韓天耀一行4人引進鳳凰山麓毛澤東居住的窯洞。毛澤東親切地和每個人握手,詢問了路上的情況。
毛主席
當毛澤東的秘書李六如向毛澤東介紹韓天耀乃是孔祥熙的親屬時,毛澤東高興地說:“表現不錯么,是個有為的青年。”
毛澤東接著又說:“孔先生這次做了一件好事。你回去以后,請轉告孔先生,在人民困難的時候,為人民辦過好事的人,人民是不會忘記他的。中國有句老話,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要孔先生堅持抗戰,我們一定支持他。”
談話持續了3個多小時,毛澤東精力充沛,滔滔不絕地談到了抗戰,談到了國共兩黨合作的諸多問題。這時韓天耀聽后感佩不已插話說:“如果有可能的話,毛主席與蔣委員長能見上一面,當面談談就好了。”
毛澤東沉吟片刻,說:“那要看時機了,如果蔣先生有意,還是可以談的么。”而這句話,七年后終于成為事實。
最后,毛澤東建議賑濟團在延安多住些日子,到各處去看看,以便對延安有所了解。毛澤東還說:“到了延安多了解一點延安的事情,對一生都有好處。”毛澤東高瞻遠矚的談話,使韓天耀在五十年之后,還一再由衷地表示:延安之行是我一生的轉折,是我一生的光榮。
毛主席
幾天后,大約是10月19日,在延安紀念魯迅逝世兩周年的晚會上,韓天耀又一次見到了毛澤東。毛澤東拉著他的手,和他并肩在前排坐下,一起觀看演出,還問了他對延安的觀感。韓天耀頗受感動地說:“延安和別的地方是不一樣,我看到了許多新氣象,學會了許多新東西。”
毛澤東鼓勵說:“很好,青年貴在堅持,堅持必有收獲。”
本來孔祥熙囑咐韓天耀將賑款送到延安就趕緊回來,結果他卻被毛澤東挽留下來,在延安一住就是3個月。
韓天耀不辱使命,從西安到延安,又從延安到西安,傳遞信息,互致問候,成了抗戰時期國共之間一名出色的信使。
孔祥熙
1947年孔祥熙赴美,翌年在美定居。他給韓天耀來信表示:“我有許多事擬請你幫忙,盼能來美。”韓天耀不為所動,既沒有去臺灣,也沒有去美國,而是留在大陸,建設新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