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五連桿懸掛、自適應底盤、3.0T六缸、電子限滑差速器)
從二十年前推出的第一代車型到如今的第四代車型,寶馬X3(參數丨圖片)經歷了多次的更新迭代,初代車型由奧地利的麥格納開發制造,而如今寶馬收回了X3的制造權,從早期的實驗性產品到如今的核心車型,20年期間,寶馬X3在全球累計售出大約350萬輛,新一代的X3 M50 xDrive都有哪些變化,加入了M徽章的寶馬SUV操控性如何?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
底盤懸掛
懸掛方面,寶馬保留了傳統的雙球節麥弗遜前懸掛進而五連桿后懸掛,雖然結構未變,但懸掛運動學和彈性運動學特性已經改變。與當前在售的X3車型相比,后傾角偏移增加了19%,這種設計可以增加直線行駛的穩定性,對于長途駕駛來說更輕松。
同時后軸的輪距增加了45毫米,更寬的輪距讓車輛在轉彎時側傾減少,后軸的副車架采用新款液壓懸置,增加了后部的剛性。同時前后的防傾桿也重新設計,采用帶有塑料插入件的高壓硫化橡膠軸承,即使在高速過彎,車輛出現側傾,也不會影響轉向的精準度。后軸采用扁平結構,彈簧和減震器移動到了靠近邊角的位置,這意味著占用的空間更少,增加了座艙和后備箱的空間。
新款X3都可以選裝M Sport懸架,但M50版本標配了M Sport懸掛,相比標準車型,減震器的阻尼更大,彈簧剛度增加,同時防傾桿的剛度也有所增加,無論是轉向精度還是路感,都有所提升,當然犧牲了一定的舒適性,對于后排的乘員來說并不友好。
寶馬并沒有為新款X3標配自適應懸掛,M50版本也需要選裝,如果選擇自適應懸掛套件,車輛就可以根據駕駛模式自動調整懸掛的軟硬,在舒適模式和運動模式下,車輛的駕乘感受截然不同。除了減震器的改變,自適應懸掛套件也包含運動轉向系統,轉向采用更直接的齒條比,操控更為靈活。
M50標配了M Sport制動器,對于高性能SUV來說,剎車也是關鍵一環,考慮到增加的重量,剎車系統要跟得上,前輪采用四活塞固定卡鉗,后輪采用單活塞浮動卡鉗,加上專門設計的通風系統,減少激烈駕駛時的剎車熱衰減問題。
2025款的寶馬X3 M50 xDrive的實用性
第一加速
M50版本搭載3.0T直列六缸發動機,采用48V輕混系統,發動機同樣進行更新,采用米勒循環、重新設計的進氣口和燃燒室幾何形狀,工程師對噴射系統、點火系統、廢氣路徑和凸輪軸正時進行修改,而有了M徽章,意味著發動機進一步加強,采用更堅固的曲軸驅動裝置,以及帶有冷卻通道的活塞供油系統,主軸承外殼也重新設計。
經過一番改進,發動機功率達到380馬力,峰值扭矩為540Nm,在1800-4800rpm之間爆發,扭矩區間寬泛,而在48V輕混系統的加持下,綜合功率達到398馬力,比老款增加了38馬力。匹配xDrive四驅,M50 xDrive可以在4.6秒內破百。有趣的是,這套48V輕混系統的結構類似寶馬插混,將電機集成在變速箱外殼中,直連曲軸,這意味著在低速狀態下,可以進入純電模式,比如在車庫停車。
第二操控
48V輕混系統讓車輛的換擋更為平順,除了為電機供電外,48V電池還通過電壓互感器為車輛的12V電氣系統供電,這意味著傳統的12V電池被取消,無需后期更換。M50 xDrive標配后橋M Sport差速器。這種電子控制的限滑差速器根據情況和路況調整左右車輪的扭矩,在0-100%之間噶變,這意味著不僅前后輪的扭矩可以分配,左右后輪的扭矩也可以分配,減少過彎推頭。
第三乘坐
新一代寶馬X3的尺寸比現款更大,標軸版本的長度增加了34毫米,寬了29毫米。再加上車輛高度下降25毫米,整車的造型更為寬大低趴,同時前輪輪距增加了16毫米,后部增加了45毫米,軸距為2865毫米。其內部空間比老款X3更大,當滿載時,后備箱容積為570L,如果放倒后排,容積擴展到1700L。
為了減少噪音,新一代優化了車窗導軌和接縫密封件,前擋風玻璃也采用隔音玻璃,后視鏡經過空氣動力學設計,減少了風噪,車內減少了物理按鍵,采用12.3英寸模擬儀表和14.9英寸中控組成的曲面屏,氛圍燈設計也更接近新能源車型。
選車偵探觀點:新一代寶馬X3尺寸更大,底盤懸掛、動力系統均經過改進,但在外觀造型上褒貶不一,缺點則是一步步增加的尺寸意味著更加笨重的車身,48V系統的加入也增加了后期維修保養的成本,大家覺得新一代X3 M50怎么樣?歡迎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