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7位開國上將中,肖華是一位傳奇人物。1955年,他被授予上將軍銜時,才39歲,是當時我軍隊伍中最年輕的上將。
肖華
1929年4月,當毛主席率領紅四軍一部來到興國時,肖華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時的肖華才13歲,因為父母都是共產黨員,他自小就投身了革命。毛主席和紅四軍的到來,讓肖華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進步思想,也為他的未來指明了道路。
一次群眾大會上,毛主席生動的演講引得眾人開懷大笑,包括在臺下的肖華。他的目光完全被毛主席所吸引,心中對革命有了更深的向往。
在瀲江書院里,毛主席起草并制定了興國縣《土地法》,肖華有幸成為土地革命干部訓練班中最年輕的學員。在這里,他的革命思想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不久后,肖華擔任了共青團興國縣委書記,開始奔走各區鄉,發動青少年參加共青團。他的工作得到了毛主席的認可和賞識。
毛主席
1930年3月,毛主席再次來到興國,住在瀲江書院的文昌宮里。當警衛員找到肖華,告訴他毛主席要見他時,肖華的心情既緊張又激動。這是他第一次和毛主席近距離接觸并談話。
由于是第一次見到大人物,肖華內心十分擔心,生怕會說錯話,給毛主席留下不好的印象。好在,肖華的口齒伶俐讓他很快放松下來,和毛主席的談話也變得越來越流暢。
毛主席對肖華很是滿意,兩人之間的談話也越來越深入。毛主席教他怎樣做青年的工作,肖華在毛主席那里學到了很多革命道理。之后,毛主席又多次來到興國,先后找肖華進行單獨談話。這些談話讓肖華以更加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第一次中央蘇區擴紅的時候,興國就有一萬多名青少年參加紅軍,這其中離不開肖華的努力和貢獻。他的工作得到了更高的認可,也為他之后的軍事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革命的道路上,肖華一直跟隨毛主席的腳步,不斷學習、成長。他和毛主席的深厚情誼,也成為了他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肖華
在軍事生涯之外,肖華還是個多才多藝的人。比如他創作的《長征組歌》,在當時就收獲了極大的好評。
1964年,黨中央為紀念長征、弘揚紅軍精神,號召全軍創作相關文藝作品。肖華靈感爆發,花了半年的時間,成功寫出12首形象鮮明、情感真摯的詞作。后來,作曲家們從這12首詞中選出了10首進行編曲,最終匯成了一部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新穎、風格獨特的大型聲樂套曲——《長征組歌》。
肖華將軍的傳奇故事遠不止于此。他不僅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家,更是一位對家庭有著嚴格要求的人。
將軍有五個孩子,分別是兒子蕭云,女兒蕭雨、蕭露、蕭霜和蕭霞。作為身居領導崗位的開國將軍,肖華要求子女堅持生活上低標準,學習工作上高標準,不允許他們借自己的身份占半點“便宜”。
就連他的大女婿杜鏈同志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這一點。在將軍病重住院的日子里,他不僅對自己有著極高的要求,還對家人提出了嚴格的期望。
肖華
1985年,肖將軍的身體狀況急劇惡化,從開始治療,直到去世,都沒離開過醫院。在病榻上,他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和責任,總是想再做點什么工作。
這天,解放軍總參謀長楊得志前來看望肖華??粗〈采咸撊醯睦嫌眩瑮畹弥拘睦锖懿皇亲涛丁K麊栃とA,你個人還有什么心愿或要求嗎?
肖華看著身邊的妻子和女兒,搖了搖頭說:“組織上已經很關心我了。孩子們也都長大成人,都已是國家干部。我個人沒有什么要求。我只是感覺在我們的干部選拔時,應該不管資歷,不管學歷,按照實際工作的客觀需要選拔人才……”
當時肖華的兒子不在身邊,只有女兒和妻子陪伴在側。過了一會兒,將軍好像想起來什么似的,突然伸手拉住老伴兒,說:“打電話,把大女婿喊來……”
肖華夫婦
肖華的大女婿叫杜鏈,時任國家計委“信息辦”副總工程師兼總體規劃處處長。杜鏈接到電話后,馬上趕到病房。肖華緊緊地握著他的手,告訴他:“杜鏈,你要努力……”
“要努力”,這是將軍最后的囑托,他希望從事科研工作的女婿能夠繼承他的遺志,繼續為黨和人民做出貢獻。杜鏈深知父親的用心,他承諾一定會不辜負父親的期望,繼續嚴格要求自己,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肖華依然保持著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深熱愛。1985年8月12日,開國上將肖華因病離世,但他的精神會永遠傳承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