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是一位杰出的開國上將,他的戎馬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然而,晚年時期的他,身體狀況卻越來越差,時常抱病在身,令組織與家人深感擔憂。
楊勇
1981年之后,楊勇的身體總是出毛病,他感到疲倦,動不動就會咳嗽。盡管如此,將軍也并未太當回事,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某天,楊勇在家中舉辦了一個小型的宴會,特意為他的衛士小孫同志慶祝生日。小孫同志感動不已,但同時也察覺到楊勇的身體狀況似乎并不樂觀。長期的咳嗽和日漸消瘦的體態讓小孫同志深感擔憂,他開始勸說楊勇去醫院進行全面檢查。
經過醫院的縝密檢查,發現楊勇腹腔位置有個陰影。經過進一步檢查,診斷結果令人震驚——癌癥。癌細胞已經擴散至肝部,整個肝部的正常部分僅剩不到百分之三,幾乎無法康復。醫護人員只能盡力延長將軍的壽命。
楊勇和孩子們
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噩耗,楊勇雖然內心清楚自己的狀況并不樂觀,但他明白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每個人都無法避免,因此他選擇坦然面對。
經過醫生的詳細檢查,楊勇所患的是癌癥中最兇惡的低分化細胞癌,已經擴散到全身,無法進行手術。醫生只能采取一些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盡力延緩他的生命。這一消息對于楊勇的家人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楊勇一直被病痛所困擾,他再也沒有離開過醫院。他每天都在與死神賽跑,試圖爭取更多的時間。然而,病情的惡化讓他的身體逐漸衰弱,他開始產生了安樂死的想法。
一天,當醫生查房后,楊勇對一直陪伴在身邊的夫人林彬和兩個孩子坦誠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表示,既然已經到了這種程度,無法挽救生命,而且國家的經濟困難,藥品昂貴,不如讓他安樂死。
張震得到消息后,前往醫院看望楊勇。楊勇對張震說,自己已經覺得疼痛難忍,或許早死也是一種解脫,“70歲已經夠本了!”楊勇坦然地說。
張震
為了緩解將軍的痛苦,醫院提出要給他增加營養,為他購買燕窩。然而,楊勇卻堅決拒絕了這一提議。他搖著頭說:“吃它干什么?吃它能治???”他的這種節儉和堅強讓醫生和其他人都深感敬佩和感動。
在醫院的精心治療下,楊勇頑強地度過了1981年、1982年直到1983年。雖然他的身體狀況時好時壞,但他始終堅持與病魔抗爭。
1983年1月,在生命的最后兩天,楊勇陷入了昏迷狀態。他的家人和朋友們擔憂地守在病房外,期待著奇跡的發生。最終,當顯示器上的曲線消失,一條平緩的直線出現時,將軍安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1983年1月6日,楊勇因病逝世,享年70歲。
楊尚昆
為了追悼和紀念這位杰出的開國上將,中央為楊勇同志召開了追悼會。然而由于參加人數過多,已超出了控制范圍,中央組建了治喪委員會,負責人楊尚昆做出了相應的安排:外地的同志們不要趕回北京;來到北京的同志也不要參加追悼會。
這兩個安排主要是為了安全考慮,以防人數過多發生什么意外。
盡管如此,人們對楊勇將軍的追悼之情卻無法阻擋。許多生前的老戰友們自發地前往北京送老首長最后一程。
追悼會結束后,楊勇的骨灰被葬入八寶山革命公墓。這是黨和人民對這位偉大將軍最好的安排與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