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朵的核心競爭力,從來就不是舒服,而是「它讓你知道了它很舒服」。
前段時間,亞朵發了二季度財報,亮瞎整個酒店業同行。
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64.5%,凈利潤同比增長27.1%。算上一季度的數據,上半年營收增長了74.93%,凈利潤增長118.33%。
這個數據單看也沒那么離譜,但考慮到去年整個上半年全國人民都在報復性出游,酒店業面對游客潮,含淚漲價大賺特賺,這個數據就很有含金量了。
去年基數高了,按理來說,今年應該多少會有點回落。
四大酒店集團里,前面三位老大哥除了華住營收增速14%,還算過得去,錦江、首旅都表現平平,只有亞朵,還能把業績往上一頓爆拉。
說明啥?說明掌握了核心科技了(不是)。
說明人家找到了比做酒店更賺錢的事情了。
01
亞朵財報里最大的亮點,就是零售業務,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57.6%,達到5.4億元,為集團貢獻了將近三分之一的營收。
所謂的亞朵零售業務,就是賣枕頭,賣床品。你在酒店里用的同款,亞朵會放到淘寶店上面賣。還有個獨立的品牌名稱,叫亞朵星球。
別小看賣枕頭這么個生意,這可是亞朵的營收支柱。
亞朵的收入結構主要靠三駕馬車,最大的是加盟酒店收入,也就是向加盟商收管理費。然后才是自家的直營酒店,接下來是零售。
靠著這個季度的爆發,亞朵的零售收入一舉超越直營酒店,成為第二大支柱。照這個勢頭再努努力,亞朵的酒店沒準就要變成副業,賣貨才是主業了。
亞朵管理層自己也說,希望零售業務今年能達到20億營收。
零售行業,這幾年的情況懂的都懂,像亞朵業績這么亮眼的品牌,其實不多見。
更難得的是,現在這個大版本,大家都在吐血狂奔,都在比誰更不賺錢,偏偏亞朵不跟著大版本走。
打開淘寶,它賣得最好的深睡枕Pro,售價309元,顯示銷量超過40萬。銷量第二高的慢回彈記憶棉枕,售價169元,顯示銷量超過30萬。
這價格,這銷量,你說離不離譜?
只能說人家賽道選得好,床品啊,枕頭啊,睡眠啊,確實是能賣出溢價的。
前幾天我和一個朋友聊天,她以前在一個網紅家居品牌工作,也做枕頭。她告訴我,她們家的枕頭外面賣399的一款,公司內購價不到100,忍住良心如刀割般的煎熬,賺四倍的溢價。
我聽著很無語:你們這韭菜割的也太厲害了。
她說:這還不算猛的,我們有內購10塊錢的商品賣120的。
此刻,我的沉默震耳欲聾。畢竟在認識這個朋友之前,我就買過他們家的東西了。
說回亞朵,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零售業務的毛利率是51%。酒店業務呢?36%。
誰是更好的生意,已經一目了然了。
02
亞朵很懂用戶要什么。
有些商家,你能看出他們很努力在做好用戶服務,但要么是用力過猛,要么是無效努力。說白了就是想得不夠細。
亞朵不一樣,它是真的很理解它服務的那群人。
這里的理解,不是網上常說的那種,亞朵入住可以多給你一張房卡用來單獨取電,人在外面,房里空調也不會停。
也不是很多人夸的,亞朵有無線充電位和type-C接口,特別適合電子產品特別多的年輕人。
亞朵對客戶的理解,是建立在精準的定位之上的。
亞朵旗下酒店品牌不多,主要覆蓋三星到四星級酒店。這個價位區間的核心客戶是誰?是商旅客戶,也就是出差的白領打工人。
亞朵對這個人群的理解,顆粒度細到納米級。
這個人群最大的特征是什么?是他們住酒店的費用不是自己出的,要么是公司報銷,要么是合作方承擔。
一般這類住宿會有個通用的報銷標準,一線城市五六百,二線城市四五百,三線城市三四百這樣,當然,各行各業標準有高低,這幾年降本增效可能還有普降,我們暫且不論。
一般情況下,如果我出差,肯定希望把這個額度用滿,在報銷額度范圍內住最好的,甚至自費加個幾十一百也行,反正大頭不是我出錢。
另一邊,萬一報銷額度用不滿怎么辦?萬一你的差旅可以報銷800,你住的酒店一晚只有500怎么辦?
亞朵的操作是,我不是有零售業務嘛,不是有很多自有品牌的小物件放在酒店里賣嘛,如果你的報銷額度沒用滿,那多出來的額度我換成枕頭啊,毛巾啊,充電寶什么的小物件賣給你,但是發票上還是干干凈凈只有住宿費一項的。
打工人薅到了羊毛,亞朵把毛利更高的零售商品搭售出去了,公司按照住宿標準報銷了,也沒覺得損失了啥。
我再舉個例子,前段時間一個投行的朋友和我說,他每次出差,客戶都會給他訂酒店。別家的會員積分都是誰出錢,積分記在誰的賬上。但亞朵可以把積分記在他這個住客的賬戶上。
結果就是他現在只要出差,都會選擇亞朵。
只能說,打工人那點小需求,都被亞朵摸透了。
這才是亞朵區別于其他連鎖酒店的核心競爭力。別小看這些細節,其實特別重要。
這里我先引入一個概念,叫氛圍感,這幾年美妝品牌特別喜歡用這個概念。
什么叫氛圍感,就是一個護膚品,也不和你說它有什么獨家配方,有多少專利技術,有效成分濃度有多高,具體功效有多好,這些實在的東西一概不提,反過來,它和你說一大朵云山霧罩的東西,它的香味來自什么天然植物,膚感和質地有多柔順,瓶身和包材用了哪些特別的材料,每款產品對應怎樣的故事或者概念。
氛圍感這東西,要的就是一個工夫在詩外,要的就是一個:有的人說不清哪里好,可就是誰都替代不了。
亞朵也是追求氛圍感的品牌。
再怎么說,枕頭被子也只是快消品,但凡是快消品,在咱們這就不會有啥生產門檻,再舒服的枕頭,只要你找對了廠家,都能生產出來。
所以亞朵的核心競爭力,從來就不是舒服,而是「它讓你知道了它很舒服」。
很多人和我安利,亞朵的床品有多舒服,TA出差睡得有多好。
但在我看來,這些安利有幾成靠譜,可能要打個問號。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是在亞朵這么一個空間里,享受到了比較舒適熨帖的服務,產生了一個「舒服」的印象,也就是所謂的氛圍感。
在這個舒服的氛圍感里,很多人再去審視亞朵的床品,發現做得確實還算不錯,再加一點濾鏡,就變成值得安利的品牌了。
03
從這個角度看,亞朵的枕頭賣得好,不是枕頭有多厲害,而是把酒店生意做明白了。
中國的酒店業,整體還是吃規模飯。靠著行業內通行的經濟型酒店+大規模連鎖打法,把遍布全國的個體經營的小旅館擠出了市場。
如今業內三大連鎖巨頭首旅如家、華住和錦江,都帶著經濟型酒店的基因。
規模飯吃久了,就會出現一個問題:過剩。
一個數據是,國內經濟型酒店客房數占市場總客房數的61%,酒店數量則是要占到82%。
而且酒店還是個很特殊的行業,別的產業出現過剩,上游調整產能,出清一波,很快就會恢復,但酒店業是沒有這個出清過程的。
這幾年,看起來倒閉了很多酒店,但整體市場供應量一直沒有減少。
這個行業的情況是,酒店可以倒閉,但房間、家具、裝修這些硬件設備不會消失,還是會在市場里流通。
很多酒店看起來倒閉了,但關幾個月,找到下家接手以后,換個物業,改改裝修,貼上新logo,馬上就可以開門營業。
一個數據是,過去三年里,首旅、華住和錦江三巨頭逆勢而行,一共新開了將近一萬家酒店。這些新店哪里來的?還不是加盟商接盤倒閉的小酒店,貼牌重新上市嘛。
所謂的出清,無非是左手倒右手的「偽出清」。加上過去幾年,全國新增的民宿超過10萬家,整個行業,尤其是中低端經濟型酒店的供應,過剩只會更加嚴重。
亞朵的聰明之處在于,它規模不大,旗下直營和加盟,總共也只有一千多家店,但它從創立第一天就規避了經濟型酒店這個市場,直接從三星級往上做,主力放在四星級這個水平。
如今,亞朵在中高端酒店市場,客房數占比達到全行業9.4%,市占率行業第一。
無論中低端酒店卷得刺刀見紅,怎么降價也帶不來新客流,亞朵都不在乎。它的生態位,暫時還不需要那么卷,甚至還有增長空間。哪怕過去三年,它也能維持盈利,這在酒店行業里也算得上鳳毛麟角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亞朵沒有選擇做中高端酒店,那后面一切的零售業務都無從談起了。
中高端酒店的定位,決定了它的客群是一批收入不錯,工作壓力巨大,普遍缺覺,但對睡眠質量要求又很高的人。只有這批精準客群,才會花大價錢去購買一夜好眠,才會有「亞朵的枕頭上躺滿了失眠的社畜」這樣的說法。
中高端酒店的定位,也決定了用戶的預期,經濟型酒店賣的是睡覺的空間,消費者對你的預期,只是一張干凈的床和一個能鎖門的房間。只有到了中高端酒店,用戶才會期待優質的服務,良好的隔音和舒適的床品。
有預期,才有用戶心智,于是亞朵可以用酒店為媒介,為用戶提供一個沉浸式的體驗場景。
別的品牌需要花錢租商鋪來開展廳,要花錢打廣告請用戶來體驗,
亞朵不用,亞朵是個酒店,你來體驗還得自掏腰包,你要種草還得先花一筆住宿錢。一次種草不成功沒關系,下次你再來住,它還有給你種草的機會。
這幾年,亞朵還開發了新產品——深睡樓層和深睡房,強化房間的隔音,配備深睡系列寢具,打造「一夜好眠」的氛圍感。一方面可以再把房費往上加,另一方面,也是一種逼氪手段。
不得不說,亞朵實在是很聰明。
我不需要成為最厲害的酒店集團,也不需要成為枕頭最舒服的枕頭公司。我只需要成為枕頭公司里酒店開得最好的,成為酒店集團里枕頭最舒服的就可以了。
商業世界就是這樣,選擇一條好賽道,遠比跑第一名重要的多。
04
亞朵選擇了一條好賽道,所以這幾年消費品市場的內卷,完全沒有波及到它。
你以為它賣的是床品,不是,床品只是載體,它賣的是睡眠。
別的消費品這幾年都在講內卷降價,是因為產能過剩了。但是亞朵不一樣啊,它賣的是睡眠,這東西可是稀缺品,而且這幾年越來越稀缺。
像北美,現在成年人平均每晚睡6.5個小時,上一代人是8個小時,再往前,20世紀初的人們每天要睡10個小時。
10個小時,聽起來很魔幻對不對?以很多人現在的睡眠質量,你哪怕每天給他10個小時的時間,他都睡不了這么久。
我小時候還特別不懂事,小時候聽老師說:人一天的三分之一時間都在睡覺。
我還覺得浪費。人生短暫,怎么能有這么多的時間浪費在床上呢?
后來,隨著我考上大學,來到大城市,進入職場,我發現,成為大人的一個特征就是,你的睡眠再也不由你做主。
老板、客戶、同事(不靠譜的那種)、朋友,大家都可以來瓜分一下你的睡眠。
哪怕有時間睡覺,抖音、手游、網劇都在和你說:
睡什么睡,起來嗨!
如果我們把睡眠理解為一種資源,那么很明顯,無論是社會睡眠總量,還是個人的睡眠時長變化,整體都是在縮短的,而且資源的配置也越來越不由個人說了算。
而且這個趨勢很有韌性,不管經濟周期上行下行,缺覺是人類不變的困境。
大環境好了,大家忙著賺錢沒時間睡覺,大環境不好,有人壓力大睡不著,有人困在內卷式競爭里不敢睡。
抓住了這一點,做社畜的生意,亞朵的認知可比其他做消費品的同行高多了。
《晚期資本主義與睡眠的終結》這本書里有個觀點很有意思,睡眠被剝奪的歷史,就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過程和「自然」被從我們身上剝離的過程。
因為剝奪了我們的睡眠,現代社會可以從我們身上賺兩份錢,先是讓你把睡覺的時間拿去消費,拿去娛樂,拿去追求進步,從你的醒著的身體上賺錢。
然后等你睡眠越來越少,特別渴求一夜好眠的時候,再向你販賣睡眠,幫助你好好入睡,從你身上再賺一遍。
從這個角度看,睡眠經濟就是醫藥行業,醫治的就是「現代社會」這個頑疾。
只不過,我們無法脫離現代社會,睡眠經濟這副藥也就一直不能停。
最后,祝看文章的同學們今晚都能有個好覺。
關注IC實驗室視頻號
B站:IC實驗室
微博:IC實驗室
公眾號:IC實驗室
全網同名,歡迎來撩?
商業世界的有趣就在這里。
關注大眾消費,互聯網商業和流行文化,分享拙見與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