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這兩天我看到“比亞迪單車盈利僅8450元”這個消息的時候,第一反應是:比亞迪還出單車?一輛單車盈利8450元,還用“僅”,看來迪子也是飄了啊……
沒想到啊沒想到,這句話指的是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單一輛車僅盈利8450元,考慮到汽車最低售價都要至少6位數,這個“僅”確實是用得到位了。
但在不少用戶眼中看來,比亞迪近來的一系列舉措稱得上是“頭鐵”,比如它的利潤排行僅列第四名,但卻勇于帶頭降價,在上半年還推出一系列冠軍版橫掃市場,堪稱新能源車市場的價格屠夫。這也引來不少質疑的聲音,比如想當然的”降價=偷工減料“言論,但其實比亞迪有勇氣搞“加量不加價”“增配不增價”,降價讓利給用戶而不傷自己根基,應該說它的成本控制當記一大功,畢竟年年銷量這么高,規模優勢很明顯,規模上去了,成本就下來了,很簡單的道理。
最好的例子就是比亞迪在售插混車型全系標配12V磷酸鐵鋰啟動電池,磷酸鐵鋰啟動電池相比于傳統的鉛酸蓄電池,成本高,但車主的體驗也是全面升級,完全不用擔心壽命、虧電、需要搭電救援等問題。
雖然控制成本,但在研發投入上,比亞迪卻是挺舍得。在A股超5300家上市公司中,比亞迪2024年上半年的研發費用排名第一,成為A股“研發之王”。從2011年至今的14年里,比亞迪有13年研發投入高于凈利潤,有時候甚至是同期凈利潤的幾倍。截至目前,比亞迪累計研發投入已近1500億。
所以,比亞迪為什么單車利潤不高?一來是研發投入大,二來是雖然加量、增配,但是它不加價,相反地還降價,三是推廣新能源車力度也大,像什么新能源車出海、遠征德國這些都是要花大價錢的。這不僅是比亞迪對當前市場的策略選擇,更是其對未來市場的深遠布局。從行業的長期、持續發展來看,這些都是利好、向上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